个人信息民法保护路径
时间:2022-04-10 11:00:31
导语:个人信息民法保护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信息化发展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侵害了个人的权益。我国民法总则中对个人信息保护进了明确,通过法律法规给予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我国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到民法之中,对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本文基于个人信息侵权情况,阐述了民法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路径,旨在减少信息侵权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个人信息;民法保护;责任划分
个人信息包括电话信息、姓名、家庭状况、个人健康情况等,人们在应用互联网、登陆软件平台过程中,部分个人信息会遗留在网络平台之中,被他人所窃取。个人信息泄漏会严重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侵害了个人权益。我国在民法中对个人信息泄漏问题进行明确,若组织、个人买卖个人信息,构成侵权,可通过民事诉讼的方法维权。
一、民法个人信息权保护研究
民法保障个人信息权益,若组织、个体存在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自然人可依据民法对相关人士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进行相关的赔偿。民法中提出,若个人、组织需要获取他人信息开展工作,包括银行、软件等,必须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在互联网平台中,个人信息作为数据信息而流通,我国民法承认数据主体享有数据权,但法律中尚未对数据权进行细化的解释。我国将个人信息分为以下几类,个人生活信息、个人评价信息、个人检测信息、自我报告信息,法律中的个人信息以上述条件为标准。民法对于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基于财产关系的划分,在法律中将个人信息划分为客体,基于权利的应用人们可对个人信息进行占有、处分、收益,但现实中个人以及组织对信息的采集不存在侵权行为。个人信息在互联网推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民法中对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类型化受到制约,将其作为一种救济形式在法律中存在,这是权益侵害事后处理的主要手段,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得以实现。但是,我国正致力于综合性法律体系的构建,基于民法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侵权之前的行为应当利用行政管理、自我管理的手段进行治理[1]。
二、个人信息人格权保护民法研究
个人信息侵权行为主要基于网络信息流通产生,个人作为数据的主体拥有者,其关系到个人的实质利益,应当将其纳入民法之中,将其与人格权一般看待,并通过侵权法对个人信息侵权行为进行保护。个人信息泄漏在明确责任方的基础上,若个人信息泄漏,则应用人格权的法律制度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个人信息受到侵害过程中,个人的人格尊严、个人声誉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欧盟等国家基于个人信息泄漏产生的后果,保障个人的基本权益。中国民法中规避了西方国家中中间权利的概念,将个人信息泄漏、侵害所造成的实际伤害纳入到现行法律体系之中,并应用民法思维处理网络个人信息泄漏情况,实现对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人格权缺失是我国现行民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很多组织利用公共媒介传递个人信息,其中包括明星、公众人物等,在个人信息应用过程中肆意泄漏个人信息,会对人格权造成侵害,民法应在此阶段对其进行完善,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依据民法中的人格权侵权行为,要求组织、个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并给予赔偿。
三、企业采集个人信息民法研究
民法对个人信息保护中存在独特的情况,就是企业搜集个人信息数据的行为,这种行为一直被社会部分人群所诟病。企业对采集的个人数据是否拥有一定的权利,民法中对数据控制者,也就是数据采集组织应如何定位。企业在采集个人数据过程中成为了占有者,在民法中可以将其定义为占有关系,沿用法律中的占有制度对此问题进行处理,我国在《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决定》之中提出了上述内容。但就民法而言,法律的主体在于利益分配机制,法律针对企业采集个人信息的现象,必须重视利益的平衡。但民法中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配,为双方设定了注意义务,基于义务关系明确在个人信息采集中的过错行为。企业在个人信息采集中应重视义务的履行,重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并避免将其应用到其他行业之中,若在此过程中违反了法律规定,则表明有一方违反了义务,在民法中可认定其为侵权行为,要求其对对方进行一定的赔偿。基于民法角度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基于不同的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结合现有的权利法,对个人信息权进行保护,这是现行法律制度的主要保护手段[2]。
四、结论
民法是维护我国人民基本权益,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保障。个人信息在网络上传输,不法分子将其作为买卖的工具,出售给其他组织,其他组织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推销相关的产品。个人信息泄漏伴随着侵权行为的产生,严重影响着个体的生活,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立法,重视民法的个人权益保护,完善法律制度,给予侵权者相应的惩罚。
[参考文献]
[1]杨志俊.论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以《民法总则》的颁布为背景[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100-104.
[2]许文林.从《民法总则》视角探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论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7):89-90.
作者:王开轩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 上一篇:市民社会与民法发展进程
- 下一篇:经济全球化法学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