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精神对大众传媒影响
时间:2022-05-22 03:09:00
导语:民法精神对大众传媒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法精神是人们长期从事民法理论和民事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从而指导民事活动的、体现民事行为本质属性的一种意识。一般为人们认可的民法精神有平等、自愿、诚信和公序良俗。平等,所谓人人生而平等,即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平等是民法最根本的精神,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重要标志之一,反映了民法产生时原始的状态。从法律角度讲,平等可理解为三点:第一,民事主体平等地参与民事活动;第二,民事主体平等地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第三,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受到平等的保护。自愿,也可称为意思自治,即在法律禁止之外,民事主体可自由地基于其意志进行民事活动。自愿的核心在于自由,即当事人意志的自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其基本理念是保障和鼓励人们依照自己的意志参与市场交易,强调在经济行为中尊重当事人的自由选择,让当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形成合理的预期。
私权神圣,即民事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具体地说,指私权应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不受任何人或任何权利的侵犯,非依公正的法律程序,不得被限制或剥夺。私权受到侵犯时,应获得相应的救济,亦即民事主体所拥有的民事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既不受其他民事主体的侵犯,也不受公权力的侵犯。
诚信,即诚实信用,要求当事人以诚待人、恪守诺言、不欺不诈和言而有信。具体到民法上,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应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
公序良俗,即一切民事活动不应当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我国《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二、大众传媒中民法精神的缺失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传媒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行业规模。虽然我国大众传媒取得了繁荣的发展,但是诸多媒体侵权案件提醒我们,我国当下的传媒业是不成熟的,行业制度存在许多弊端。在限制传媒业健康发展的根源中,我们认为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和传媒工作者的价值观的偏差是最关键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权谋私。部分记者凭借采访报道的权利,对受采访者收取红包,对有关单位吃拿卡要,甚至威胁对方来索要不法利益;一些节目打出平等参与免费参与的口号,实则对参与人是否交“报名费”来不同对待;有些领导动用权力干预传媒工作,使得大量新闻事实不得公之于众或者报道不实,混淆了公众的视听。第二,职业素质低下。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部分传媒单位形成了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失去了客观真实公正的职业素质。为了提高其知名度,有关传媒人员通过过分夸大事实或者捏造不存在的情形来报道新闻,使得当事人的名誉权遭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三,缺乏社会责任感。由于我国大众传媒行业长期受到行政干预的影响,很多传媒机构没有脱离原来的行业习惯,工作以领导马首是瞻,报道功绩为主揭露现实为辅,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建议、心声则漠不关心。还有些传媒单位为了吸引广告商和拉高吸引力,不惜刊登、播放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在大众传媒中发挥民法精神的必要性
第一,坚持平等精神在大众传媒的中的影响。人人生而平等,这不仅是法律规范上的要求,更是一个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前提。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自身地位越来越重视,对平等的渴望是越来越强烈。在大众传媒中树立起平等精神,既能够有效地宣传平等,又可以将平等落实于现实,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第二,坚持自愿精神在大众传媒中的影响。自愿,即自己根据自身意愿而没有外界的干扰。一方面是对媒体自身来说,我们要保证媒体的意思自治,让媒体自由表达的权利得到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媒体在采访公众时,双方都应该秉承自愿精神。在采访工作中,公众的想法和心声应该自由地向媒体表达,不受任何限制,媒体不得事先规定或者强制受采访者说话的内容。第三,坚持私权神圣精神在大众传媒中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民生问题被国家政府重点关注后,人们对自身私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法律的底线是不得触碰的,公民的私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权神圣是大众传媒业者在工作中必须树立的观念。第四,坚持诚信精神在大众传媒中的影响。诚信是大众传媒行业的生存之本。随着文化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媒体的种类也会日新月异,互相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恪守职业道德,塑造诚信媒体,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引大众传媒工作的方向,提高我国媒体的公信力,是当下传媒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第五,坚持公序良俗精神在大众传媒中的影响。中华民族的公序良俗应有以下内容:爱国、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审势、求新、勤俭、奉公、务实。大众传媒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些品质,一方面通过报道好人好事宣传善良风俗,另一方面通过抨击社会不良现象维护社会秩序。
综上所述,大众传媒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在大力发展传媒产业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其界限。公民权利的和社会秩序是大众传媒实践中首要注意的问题。坚持民法精神,把平等、自愿、私权神圣、诚信和公序良俗贯彻到大众传媒事业当中,那么我国的大众传媒必将走向繁荣之路。
- 上一篇:市长在工会两个普遍工作会发言
- 下一篇:副主任在工会扩大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