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短信息侵权的法律思考论文
时间:2022-12-24 11:15:00
导语:关于手机短信息侵权的法律思考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短信息以其简便、迅捷和实惠的优点成为人与人之间最为主要的交流方式。然而,在其带给人们生活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短信息也被作为侵犯他人合法的人身、财产权利以及其他犯罪的工具。目前,我国法律对短信息领域的侵权问题却尚未有明确系统的规定,广大的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全面的保护。本文将对短信息领域存在的侵权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短信息侵权;未授权短信息;违法信息
一、短信息的类型
短信息,是指通过移动网络向移动电话用户传送的文本、图片、音响、影像或其他组合信息,是一种在移动网络上传递简短信息的无线应用。日常生活中我们收到的短信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设计内容也千奇百怪。在谈及短信息领域存在的具体法律问题前,我们应当对短信息进行分类,以求对策的针对性。笔者认为可以从短信息的接收者的角度来做划分。因为短信息的接收最终是落实到单个个体上的,因此对短信息的分类可以从接收主体的主观反应角度进行划分。以短信息接收者作为一个善良人为判断标准将短信息分为自愿接收型短信息和排斥接收型短信息。自愿接收型短信息包括接收者亲友的信息和已经获得其授权的短信息,排斥接收型短信息包括违法信息和未经其授权的短信息论文。
二、我国短信息领域存在的问题
自愿接收型短信息以接收者的自愿为前提,并未侵犯信息接收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并不存在短信息的侵权问题。排斥接收型短信息是指短信息的接收者所不愿接收的信息,不论是违法信息还是未授权的短信息,都侵犯了接收者的权益,是短信息领域侵权形式的表现。
(一)违法信息侵犯接收者的权利
违法信息,是指内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短信息包括非法招聘信息、传播淫秽内容的信息、非法出售黑车枪支信息、危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信息等。这类型信息的传播不仅会对信息接收者的生活造成困扰,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它侵犯了信息接收者以下权利:
1.侵犯信息接收者的隐私权
(1)侵犯私人生活安宁。私人生活安宁对于每个公民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每个人都希望有个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短信息具有接收的不可抗拒性,接收者无法拒绝自己并不愿意接受的短信息,比如一些倒卖枪支的短信息在接收者休息时候发送至其手机,这些违法信息未经接收者同意便私自发送至他人手机的短信息都会使接收者的生活安宁遭到破坏。
(2)侵犯私生活信息。通过短信平台,人们的隐私在相互之间的传播速度并不亚于在网络上的传播时速,一个人的私事很有可能在瞬间就成为人们闲谈的话题。而个人生活信息的内容相当之广泛,从家庭成员、亲属关系、交际关系、财产状况,到个人的身高、体重、病史、婚恋史、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爱好等。有些传播者会出于恶意或者报复将他人的私人信息通过短信息的方式发送至与他人有一定关系的人处,以达到破坏他人之间的关系或者其他目的。在侵犯他人私人生活信息时可能会同时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2.侵犯他人著作权
短信息的传播内容与传播主体有很大的联系。短信息内容侵犯他人著作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同行业者侵犯著作权。一般的商业性短信息都是由商业机构自己编制然后发送至其选定的接收者,在此过程中编制短信息的商业机构耗费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对其编制的短信息享有著作权。短信息内容侵犯同行业者的著作权主要表现在一些专门的短信息发送机构向接收者所发送的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雷同现象。二是,自然人侵犯著作权。自然人之间相互发送的信息也都有相对特定的内容,一般不会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但在节日来临之际,很多移动电话的用户都会收到一些节日的祝福或者笑话,接收者在收到短信息后,如果认为短信息有一定的意义就会将其转发给其他人,那接收者的这个转发行为就构成了对移动公司或者其他自然人的著作权的侵权。
3.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移动电话的用户经常性的会收到有关某一方面的信息服务,这些短信息大多都打着用户自愿订阅的旗号或者短信息内容过长在短信息的最后部分才告知接收者此服务的收费方式,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发送者便强制性的为接收者提供服务。一般订阅服务都是十分简便的,通常只需回复某个字母到指定号码或者不须任何回复行为即视为订阅。而若要取消此服务,则需要登录某些网站进行专门的取消活动。有的服务还未说明收费标准,让接收者误认为发送回复信息与平时发送信息是一样收费,而实际上却收取接收者大量的回复费。
4.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
自由权,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维护其行动和思想自主,并不受他人或者其他组织非法剥夺、限制的权利。通信自由权是公民自由权的一种,每个人都有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通信的自由,这种自由不受外来的干涉和妨碍的权利。通信自由包括发送自由和接收自由两个方面,即自然人应当有权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决定发送哪方面的信息以及接收哪方面的信息。但基于我国目前短信息体系的缺失,实际生活中移动电话的用户并不能真正的实现这个权利,往往接收到一些自己并不愿意接收得到的信息。
(二)未授权信息侵犯接收者的权利
未授权信息是指信息接收者接收到的短信息虽然在内容上并未违反法律之规定,但因为短信息的接收者并未授权给短信息的发送者,因此接收者排斥收到这类型的短信息。如前所述,自然人享有通信自由权,其有权决定发送何种类型的短信息以及接收何种类型的短信息。但未经接收者授权就发送至其手机的短信息包括各种类型的广告短信息、笑话等,不仅让接收者接收自由权荡然无存也使接收者的生活安宁早点遭到破坏。因为接收者并未授权给短信息的发送者,其必然就不愿接收到此类型的短信息,因此未授权的短信息同时侵犯了接收者的通信自由权和生活安宁权。此外,这些不在接收者意料之中的短信息还会占用接收者有限的短信息存储空间并须耗费一定的时间来处理这些短信。
三、解决短信息领域侵权问题的建议
(一)确定短信息的监督管理主体
要解决短信息领域的侵权问题,首先必须建立一个能够对短信息的发送起到监督管理作用的机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监管的方式来对短信息服务监督和管理。具体而言,由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短信息服务的监管工作,其下设立省级电信管理部门。省级的电信管理部门负责各省范围内的短信息服务监管工作,根据具体的行政区域划分和实际需要,还可以在市和县一级电信主管部门设立监管机构,这些机构根据《电信条例》和其他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的规定,对短信息的内容进行监管,从源头上对违法短信息和未授权的短信息进行控制。
(二)短信息服务必须征得接收者的同意
一方面,短信息运营商要向接收者发送有偿短信息服务必须以征得接收者的同意为前提。在移动用户办理号码时,运营商可以在双方签订合同时,通过书面形式将其拥有的短信息服务内容向手机用户作介绍,并在手机用户同意的前提下为其开通服务。对于短信息服务中介向手机用户发送有偿短信息服务的情况,可以要求业务的经营者在编辑短信息时必须在短信息的内容中明确收费方式和定制方式,在消费者定制此服务时要有明确的提示和确认过程,最后在消费者定制后,还要有相应的取消服务方式的告知。另一方面,短信息运营商或者中介向接收者发送无偿的短信息时也必须征得接收者的同意。虽然无偿短信不会损害接收者的财产利益但却会是接收者的私生活受到干扰。
(三)实行手机实名制
虽然我国在今年的9月1日开始实行手机实名制,但是相应的法律法规却尚未完善。因此,首先,要制定和出台有关手机实名制的相关法律制度,其内容应该包括手机实名制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以及责任追究体系。其次,要做好推行手机实名制的工作。政府在制定有关实名制法律的同时必须有严格的配套措施,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实行全面的保护。再次,明确手机运营商的责任。要求手机运营商要严格的按政府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对手机用户的信息进行保护,否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以平衡运营商和手机用户由于地位悬殊所带来的利益失衡。公务员之家
(四)确立短信息的证据效力
短信息领域侵权的案件中,短信息作为唯一的文字体现,立法应当明确其在诉讼中的证据地位。因为短信息的接收者只有短信息是其权利受到不法侵犯的唯一体现,要确实有效地惩治短信息领域的犯罪行为,就必须对短信息作为证据进行规定,明确其作为证据上的效力。笔者认为短信息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因此应该将短信息作为原始证据,其证明力要强于传来证据。虽然短信息具有易更改性的特征,但是这个缺陷可以通过短信息运营商处的记录得以弥补。
(五)规定时段发送未授权短信息
基于短信息不断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如果一味的限制未授权短信的发送,势必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符合,但若允许运营商在任何时段都可以发送未授权短信息,则会对消费者的生活安宁造成影响。因此可以规定一天中的某个时段专门作为未授权短信息的时段,这样一来在手机的媒介功能得以激发和利用的同时,消费者也可以知道这一时段接收的短信息的性质,可以有选择的进行阅读。
(六)制定专门法律
我国目前尚未有专门规定短信息领域侵权问题的法律,现行的短信息领域可能涉及到的几个法律法规,主要有《民法》、《著作权法》、《全国人大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基本都在2000年前后颁布,其制定的条件与现在短信息发展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不适应现阶段短信息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在还未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中专门规定有关短信息侵权的问题。明确规定侵权短信的判断标准、短信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更好的规范短信息领域的侵权行为。
综上所述,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率的提高,短信息领域出现的问题也愈来愈多,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对短信息领域侵权问题进行规制的必要性。在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同时也应对其采取相应的规制措施。笔者对目前短信息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对我国短信息领域存在的侵权问题进行规制。当然,对短信息领域侵权问题的治理不是朝夕可成的事,因为它需要有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严密的行业自律规制以及全社会特别是短信息发送者的社会责任感。
注释:
滕艳军.短信息的法律治理.法制与经济.2006(2).
王利明.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28,517.
参考文献:
[1]唐晓峰.对垃圾短信的民事法律反思.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2]南景毓,马召伟.法律漏洞及其补充——由手机短信侵权民事责任引发的深层思考.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
[3]那秋明,陈意.关于手机商业短信息广告发展的法律思考.北方经贸.2006.
[4]续俊旗.海外实行手机实名制立法及启示.通信企业管理.2007.
[5]吴江南,郝斌斌.简析手机短息的民事责任.求实.2009.
[6]种云译.垃圾短信的违法性分析.法制与社会.2008.
- 上一篇:略论翻译与文化信息的传播论文
- 下一篇:广告语中的社会文化透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