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意识保护民工权论文

时间:2022-06-09 09:36:00

导语:提高意识保护民工权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高意识保护民工权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调查方法:范围、方式和内容;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农民工权利实现及权利意识状况;改善农民工权利状况的对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农民工是我国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群体、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选择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企业、饭店、火车站等为调查点、关于农民工的性别调查结果、关于农民工从事行业的调查、就业渠道、农民工外出找工作的渠道很多、政府提供的帮助和服务非常有限,中介机构起的作用也非常小、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状况的调查、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相对低、农民工工资克扣、拖欠时有发生,仍然困扰着农民工群体、加强农民工就业与劳动权益保障、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将其纳入城市文化生活体系等,具体请详见。

农民工是我国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制度等因素,农民工在城市中没有获得相应的待遇和尊重。本项研究是以石家庄市为个案,通过实证调查,考察农民工权利意识和权利保障的现状,思考相关政策的合理性,为提高农民工权利意识和更好地实现农民工权利,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一、调查方法:范围、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342份,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为93%。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选择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企业、饭店、火车站等为调查点。

调查数据处理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给出表格统计数据描述或图形描述。

调查的主要内容:城市农民工权利现状,包括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文化生活;权利意识情况,包括参政意识、维权意识、法制意识。

二、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关于农民工的性别调查结果显示: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男性占75.6%,女性占24.4%。可见,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女性外出务工还是少数。

关于农民工年龄的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下的农民工占总人数的2.9%,18-30岁的占44.7%,31-40岁的占33.5%,41-50岁的为15.3%,51-60岁为3.6%。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了绝大多数。

关于农民工在外务工年限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外务工不满一年的占24.1%,1-3年的为33.5%,3-10年的为31.2%,10年以上的为9.7%。

关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7.9%,初中文化程度占51.5%,高中、职高文化程度的为27.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6%。总体上,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但有提升的趋势。

关于农民工从事行业的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有31.6%农民工从事建筑(装修),有14.6%在工业工作,有20.2%在餐饮娱乐及其他服务业工作,1.8%在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工作,7.9%是个体工商户。可见,农民工主要从事劳动强度比较大的行业。

三、农民工权利实现及权利意识状况

1、就业渠道:

农民工外出务工通过老乡、亲戚介绍的有135人,自己找的有125人,通过劳务中介介绍的有6人,用人单位直接到家乡招聘的有7人,包工头带出来打工的有22人,通过招聘会、招聘广告找的有17人,政府或有关部门介绍或组织的有2人。农民工外出找工作的渠道很多,但主要还是通过熟人介绍等比较原始的方式,以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帮助的基础上。而政府提供的帮助和服务非常有限,中介机构起的作用也非常小。

2、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状况的调查:

(1)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相对低。调查显示:农民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的有176人,占总人数的51.5%;8-10小时之间的有137人,占总人数的40.1%;8小时以下的有21人,占总人数的6.1%。农民工一般都有加班经历,并且没有假期。每月加班次数的统计显示:每月加班0-4次的有183人,加班5-9次的有96人,加班10-14次的有19人,加班15次以上的30人,各占总人数的55.8%、29.3%、5.8%、9.1%。过长的劳动时间,过大的劳动强度必然对农民工身心造成一定伤害。而关于农民工月工资的调查显示:46.8%的被调查者月均工资为1000元以下;月均工资800元以下的有37人,占总人数的10.8%,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低于当前最低工资标准。(每月750元);33.6%的月均工资1001-1400元;12%的月均工资1401-1800元;16.4%的月均工资为1800以上。农民工工资比较低,一般在1000元左右,而且工资增长缓慢。只有有一技之长或包工头性质的管理者收入相对较高。

(2)农民工工资克扣、拖欠时有发生,仍然困扰着农民工群体。农民工领取工资的形式多样,其中按月发放的占56.7%,按月发放但要扣一部分保证金的占6.1%;“年终结算,平时借支生活费,年终结不清来年结”的占19.2%,工资在工程完工后发放的占11.3%。农民工的工资拖欠比较严重,偶尔被拖欠的占39.9%;经常被拖欠的占7.9%。另外,还有其他形式变相的克扣。农民工加班后,不给加班费的有65人,占总人数的19.8%;给不给加班费全由老板自己定的有67人,占总人数的20.4%;按平时工资标准支付的有147人,按平时150%、假日200%、节日300%的标准支付加班费的有49人,分别占44.8%、15%。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但农民工工资拖欠、克扣仍然比较严重。尤其,在农民工从业比较集中的建筑行业更加突出。但随着农民工就业市场的逐渐成熟,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对农民工薪酬标准的态度也开始趋于客观公正。

(3)劳动用工行为不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凭证。调查显示:49.7%的被调查者只有口头约定,没签正式合同;还有21.3%的被调查者或者没有任何形式的约定,或者由用人单位拿走而失去制约作用。只有95人,占29%签订了书面合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法律维权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处于相对强势的用人单位不严格执行劳动法,为逃避责任找各种借口不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另外,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农民工为求就业,不敢提出要求,屈服于用人单位。因此,目前签订劳动合同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还不普遍。由于缺乏劳动合同的约束,农民工劳动权益很容易被侵犯。在法制社会下,要树立正确的法律维权意识。农民工应该习惯于运用劳动合同,主动维护自身权益。

当前,社会保障对农民工覆盖率低。调查显示:农民工用人单位没有给上任何社会保险的有170人,占总人数的51.8%;只上工伤保险的有48人,占14.6%;只上养老保险的有6人,占1.6%;只上生育险的有2人,占0.6%;还有23人,占18.3%不知道单位上没上。其原因主要有: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实现一体化,农民工的流动性使他们在城市参保收益不确知,甚至难以获得。这使用工企业和农民工双方都对参保不积极。用工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愿因为农民工交纳保费而增加“包袱”。农民工对社会保险不了解,根本没有考虑参保。访谈中了解到,农民工体会到与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但农民工对工伤保险、养老保险有较多的关注。

劳动缺乏安全保护。农民工工作环境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别。如建筑、运输等重体力劳动,工作环境比较差。餐饮服务业相对较好。用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也参差不齐。调查显示:反映用人单位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的有75.7%;免费发放劳动保护用品的有39.2%;有安全保护但不免费发劳动保护用品的有17.8%;没有安全措施的有18.7%。由上可见,在劳动法的约束下,大多数用工企业积极为农民工劳动环境的改善和劳动保护采取了一些措施。

(4)农民工在工作中受歧视严重。对“您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何种歧视”的回答中,有238人,占总人数71.4%,选择在薪酬、福利,工作安排,工作升迁,应聘时或多或少遇到过歧视;只有95人,占总数的28.6%,选择没有遭遇歧视。农民工大多户籍不在本地,流动性强,用人单位为了加强对农民工的控制,要求农民工交纳押金(或培训费、服装费)或扣押证件。调查显示:被用人单位要求交押金、扣证件或二项皆有的有118人,占总人数的36.2%;什么都不要,但要有担保人的有39人,占总人数的11.8%。当然,仍有95人,占27.8%反映什么都不要。这说明目前农民工就业仍然因身份而普遍受到不公平待遇。

(5)农民工业余的文化生活贫乏。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务工之余,“睡觉”的有103人,占总人数的31.4%;看电视或电影(露天电影)的有128人,占39%;聊天的有91人,占27.7%;上网的有99人,占30.2%听广播的有45人,占13.7%;看书看报的71人,占21.6%;打电话的有44人,占13.4%;学习业务的有20人,占6.9%;家务劳动的有35人,占10.7%;玩棋牌的有44人,占13.4%;参加体育活动的有29人,占8.8%。大部分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原始,与城市居民的娱乐文化相比显得单调。睡觉、看电视、聊天是农民工主要的业余文化活动。农民工看电视、听广播主要是为了娱乐,但已经出现一些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关注法律、国家政策、招工消息等与自己利益有关的栏目。文化程度较高,较年轻的农民工也开始上网,看书看报。

6、农民工权利意识不足。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工最关注的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工资发放。但对“您知道现在石家庄市最低工资保障线是多少?”的回答中,只有11.4%的被调查对象知道,其余或完全不知道或不能准确说出。至于“平时加班及法定节假日的加班支付标准”,有203人,占总人数61.9%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不知道;有125人知道,占38.1%。86.8%被访者不知道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的电话号码。农民工对用工单位是否应该给上社会保险的认识,认为应该上的有225人,占总人数的65.8%;认为“不知道”和“上不上无所谓”的有102人,占31.1%。这反映了当前维权实践和维权意识现状。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农民工经常很困惑,不知道怎么去维权。有67人,占19.6%选择忍了就算了;找当地朋友帮忙或找老乡帮忙有34人,占10%;找劳动部门,找包工头,求助法院,找妇联、寄托于政府的各占20.5%,16.4%,10.2%,0.6%,6.7%。当发生讨薪案件时,您知道可以免费请律师?调查显示:有186人,占56.7%不知道;104人,占31.7%知道但觉得不太现实;知道,也准备试试的有38人,占11.6%。可见,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不足;政府有关部门在维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

农民工对政治权利的认识差强人意。对村民选举态度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对回村参加选举的态度较消极。请假回家参加选的有58人,占总人数的17%;“挣钱最重要,不参加选举”的有91人,占26.6%;“别人参加,我就参加”的有50人,占14.6%。在访谈中了解到,影响农民工回村参加选举积极性的因素有:村民选举的一些弊端,如内定、贿选等因素使选举形式化,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认为与其回家参加没有实际意义的选举,不如留下来多挣点钱。另外,工作单位不愿意因回家参选而耽误工作,一般不会批准,农民工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而放弃回家参选。农民工对选举权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充分。对城市居民权利的态度的调查显示:认为应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的有230人,占总人数的69.7%;没想过的有59人,占17.9%;无所谓的34人,占10.3%;不应该的有7人,占2.1%。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已经意识到应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这代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权利意识的成长。

由上可见,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或缺乏对相应政策和法律的了解,农民工权利意识还处于较低层次。但农民工权利意识在逐渐增强,或显性化即他们开始敢于申张自己的权益。

四、改善农民工权利状况的对策

1、加强农民工就业与劳动权益保障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工权益越来越为相关政策所关注。在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下,农民工仍然是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其权益经常得不到保障。如就业的非正规性、工资拖欠和克扣问题、劳动合同、安全保障、社会保障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农民工工作地和所在的农村的政府应该有组织地提供和就业招工信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供需网络。这样可以使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规范化,减少农民工就业风险,增加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

(2)加强社会中介的作用,规范社会中介组织。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如有规范的机构名称、组织章程、业务范围与管理制度及服务办法;专项开展职介服务,并有相应的固定服务场所、办公设施等。建立职业中介机构年审制度,申报期内无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有效投诉,无不良诚信记录,自愿开展免费职介服务,统一安装并使用职业介绍软件。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职介服务补贴标准,鼓励职介服务发展。

(3)加大劳动监察部门的工作力度,加强监督用工单位行为。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加大工资清欠力度,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对恶意拖欠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或关闭,对有关人员要依法予以制裁。

(4)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效推进制度执行。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根据当地工资标准确立合理的缴纳额度,尽快建立跨区保险服务,以解决农民工流动带来的不便。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

(5)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坚决遏制违法强制超时劳动。

(6)加强对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援助。

2、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将其纳入城市文化生活体系。

农民工游离于农村与城市社会生活,很难享受到由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也难以挤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受众行列。农民工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改善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已成为确保社会稳定、打造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为农民工文化生活解渴应该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课题。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彻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赋予农民工同等的国民待遇,使农民工分享城市社区文化资源和文化参与机会。将农民工的文化设施的需求纳入规划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供给文化设施。

(2)改变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隔离和排斥。社区组织应有意识地扩大文体活动内涵的包容性,选择适宜农民工参加的社区文化活动,积极引导社区内农民工参加各类社区文化活动组织。

(3)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应发挥主导作用,增加财政投入,制定激励制度;用工单位应发挥主体作用;此外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关注和关怀,形成政府-用工单位-社会“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用工企业必须提供基本的文化设施或组织文化活动。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如免费送电影,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文化进工地”活动,开辟工地阅览室、电视放映房、文体活动中心等。

3、建构体系化、系统化、常规化、制度化的农民工培训制度,实现农民工继续教育可持续化。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具有战略意义的农民工培训制度或政策,把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作为一项系统化、长远的政策稳定下来。明确政府在农民工素质培养中的责任。经常对农民工实际需要进行调查,以开发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就培训内容、培训组织机构、培训对象、设施建设、筹资方式等作出系统、具体的规定。

(2)协调整合劳动和社会保障、扶贫办、安全生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多家单位以及社会力量共同规划农民工培训,避免多头管理,各自运行,造成的资源浪费。培训资源共享,如培训设施、培训资料、师资等,以降低培训成本,增加培训机会。

(3)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考核机制。目前,对各部门委托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种培训实际效果的考核主要以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人数为标准,缺乏有实际意义的硬性的量化考核标准。以技能增长、农民工实际感受等能反映培训质量为指标建立考核标准。

(4)不断扩展政策层次,将针对性的培训逐步扩展为更广意义的农民工素质教育,增加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如开办农民工夜校、放宽电大、职业学校的入学门槛。

4、加强宣传、教育,在城市社区增加农民工权利实现的制度空间,培养农民工权利意识。农民工权利意识较弱,这导致政策制定过程中角色缺失,从而影响政策的回应性。这不利于推进当前民主决策、民主政治的建设。

(1)加强农民工组织观念,鼓励农民工参加各类社团,如工会,务工委员会,培养组织归属感,培养通过组织维权的习惯,发挥组织宣传教育作用,培养权利意识。

(2)以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讲座或法律培训,为农民工普及法律知识和相关政策,树立法律维权意识。积极引导农民工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