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论文
时间:2022-09-11 11:48:00
导语:农村土地承包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从六个方面阐述产生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解决措施
1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主要原因
1.1富民政策带来农村土地承包的纠纷。实施“一免两补”政策后,农民承包土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农民在土地出让时,未知“一免两补”政策,私自将土地转包。富民政策出台后,致使农民与农民之间土地转包纠纷案件突发,出现发包方上访现象。
1.2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误解带来纠纷。在政策出台前,农村土地产出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农民并不重视土地问题。随着二轮土地延包和富民政策的出台,广大农民对农村土地政策的理解不一。
1.3户籍政策与土地政策不一致带来的纠纷。按现行的户籍管理政策当事人可将非农户口转为农业户口。很多农民误认为:只要有农村户口,就应该享有土地经营使用权,从而带来农村土地纠纷。
1.4理解、执行政策不全面带来纠纷。在农村预留的土地全部以合同的形式一年一发包。各乡镇、村屯的很多干部群众在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政策时,就土地问题而学习贯彻土地政策,而忽视《合同法》、《村民组织法》,造成由于土地纠纷带来的合同纠纷。
1.5发包方引发的纠纷。一是执行党和国家的土地政策不严格而引起,特别是在农村有的村屯超过5%的标准预留机动地,有的违背农民意愿频繁调整土地。二是发包不公平,未按发包程序办理,农民群众有意见而引起。三是由于基层组织或干部干扰农民经营自主权引起,给农村土地承包带来纠纷。
1.6承包方引发的纠纷。一是由于承包方拒不履行义务引发土地承包纠纷;二是因为情况变化,群众要求变更或解除而带来的纠纷;三是由于承包方擅自改变承包土地用途而带来的纠纷;四是承包土地的农民之间,因相邻关系侵犯土地使用权等原因带来的土地承包纠纷。
2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建议
2.1切实明确和解决土地纠纷的根源。(1)集体经济组织预留的机动地;(2)依法开垦的新增耕地;(3)未经依法批准的“小开荒”;(4)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土地;(5)全家人口消亡或承包方全家迁入市区,转为非农户口的,应收回土地。
2.2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1)农村承包合同的订立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平等、自原、协商、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承包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明确以下条款:a.承包合同;b.发包方、承包方名称及双方法定代表人的姓名;c.承包项目;d.合同的履行期限;e.双方的权利、义务;f.违约责任;g.双方约定的其它事项。(2)无效承包合同的确认。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无效合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采取欺诈、胁迫及其它不正当手段的;发包方无权发包的。(3)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双方协商一致且不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无法防止的外部因素,使承包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法履行的;订立合同所依据的国家政策计划调整或变更而严重侵犯一方利益的;承包的土地被国家征用的。(4)加强农村承包合同的“三级管理、两级仲裁”制度,实行县、乡、村三级管理,县、乡两级仲裁,解决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2.3切实加强对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的领导。(1)高度重视土地纠纷问题。化解土地矛盾和纠纷最前沿、最重要的是村、乡两级,这两级的主要领导必须破除等、靠思想,做到不回避、不掩盖、不推诿,研究化解矛盾的办法、措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2)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要认真学习和宣传《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和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内容,积极引导农民依法有序反映和解决问题。(3)建立健全土地纠纷信访案件来访登记制度和管理制度。要建立信访案件逐级反映和首问负责制度,对农民提出的土地纠纷问题要在15日内给予答复。土地纠纷案件处理过程和结果等要建卷成册。
- 上一篇:审计局办公室竞聘演讲稿
- 下一篇:纺织行业安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