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交平台网络侵权行为分析
时间:2022-03-05 11:00:03
导语:新型社交平台网络侵权行为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型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让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知情权得到了充分的实现,然而,网络平台的发展在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却也对公民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几年,“表白墙”作为一个新生的传播媒介风靡于各大高校,其在传播信息,表白吐槽与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大学生们所关注和支持。但在运作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譬如未经当事人许可公开他人照片、评论转发不实言论、对他人进行网络暴力等,这都是对于他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侵犯。本文便针对“表白墙”运行中出现的侵权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校“表白墙”;网络侵权;对策
一、隐私权和名誉权的概念
(一)名誉权。名誉是指社会对公民个人的品德,思想,才能等方面作出的综合性的社会评价,集中体现了个体的人格尊严。名誉权是指法律赋予公民和法人享有的得到和保持客观的社会评价,避免遭受不法侵害的权利。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公民名誉权的侵权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网络的出现,更是使得名誉权侵权变得普遍。常见的现象有,在网络上发表或者转载对他人名誉权造成侵害的信息或评论,捏造传播虚假事实,恶意诋毁他人名誉等。(二)隐私权。隐私是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不愿对外公开的私人信息、不愿被外界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不愿被外界侵入的私人领域。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其个人信息、个人活动和个人领域依法受到保护并排除他人非法侵犯的权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民的隐私权被侵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和严重,但是在具体认定对于隐私权的网络侵权行为时,往往会因为网络的虚拟性、隐秘性等特点而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表白墙”运行中网络侵权的现状
大学生在运用高校“表白墙”的过程中,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不经证实的网络谣言并大范围的传播,拍摄并公布他人照片用以表白或吐槽,虽然很多行为都不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但也的确对于当事人的民事权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侵害,主要体现在对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侵犯。故本人以问卷星在线调查的方式就这一现象作出了以下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真实的生活体验总结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高校学生网络侵权和维权意识薄弱。此次问卷中关于“你是否有意识到以拍照的方式表白或吐槽他人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的问题,多达54.39%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的选项,这表明多数大学生对于网络侵权的意识十分薄弱。在实际生活中,权利受到影响的当事人在被以拍照的方式受到表白或吐槽或者受到谣言、网络暴力时,在可能感到不适的情况下,也很少会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即使意识到也很难产生维权的想法或找到合适的维权途径。(二)高校学生在利用“表白墙”的过程中的侵权现象大量存在。据平日调查发现,大量他人照片未经打码即公开在“表白墙”上的现象大量存在,且根据问卷结果显示,有50.88%的大学生曾经传播或者评论过未经证实的言论,即近半数大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过对他人权利的侵犯。网络使得网民可以在隐秘的空间下畅所欲言,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又使得很多未证实的言论和信息在短时间内便可以发酵和扩散。大学生在使用“表白墙”的过程中,简单的操作便可以表达自己的诉求,即便是做出了不规范的行为,也很难得到相应的惩戒,大量侵权行为由此广泛存在。(三)高校“表白墙”使用中发生侵权时缺乏相应的救济措施。“表白墙”的使用中,最常出现的也是最严重的侵权现象是对他人进行吐槽,引发他人恶评甚至“人肉搜索”的情况,大学生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除了及时告知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之外,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后果却难以得到弥补,大学生除了起诉很难找到其他救济措施,而大学生又很难考虑到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高校“表白墙”运行中发生网络侵权的原因
(一)高校“表白墙”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标准。高校“表白墙”作为高校学生以服务他人为目的而自发运行的公众号,常由几位学生作为非营利性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自行进行管理,无论是对于公众号管理人员行为的规范还是内容的限制和要求,都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标准。(二)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不强。高校“表白墙”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对于大学生权利的保护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信息的筛选和确认以及是否做到及时删除和制止不实言论的处理上,都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了较高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意识淡薄便会加大对他人权利侵犯的可能性。(三)缺乏关于网络侵权的教育。从上文中的数据得知,高校学生的网络侵权的维权意识十分薄弱,可见相关的法制教育并没有做到位,正因为缺乏相关法律意识的培养,才会使得高校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大量侵权行为的发生以及在自己的权利遭受侵害时缺乏维权的观念。(四)相关立法不完善现行法律中对于侵权性质的不实言论的规制过于宽松,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很难依据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而由于缺少相关立法的规定,网络侵权行为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侵权行为付出任何成本。
四、减少和避免“表白墙”运作中网络侵权的对策
(一)在“表白墙”的运行中普及“实名制”。由于网络隐秘性的特点,人们很难做到“网上网下行为一致”,而网络实名制作为一种以用户实名为基础的互联网管理方式,可以成为保护、引导互联网用户的重要手段和制度。在使用“表白墙”时普及使用“实名制”,可以约束大学生自身的行为,也可以发挥大学生的网络监督权。(二)相关部门对于高校公众号的管理制定明确有效的管理办法。高校“表白墙”作为高校的一张名片,需要高校加以规制管理,对于公众号管理者的选拔和管理,对于表白或者吐槽内容的限制以及对于不实言论的确认等方面,都需要明确有效的管理办法。相关部门对于各个高校的公众号也可以制定统一的规范。(三)教育体制中加大对于网络侵权的法律普及。学校的法制教育是学校德智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身边的“表白墙”中的侵权行为,学校可以引此类案件为鉴,作为典型案例纳入学校教学体制中或者开展网络使用中规范个人行为的相关法律课程和知识讲座,增强高校学生的网络侵权观念与维权意识。(四)对于网络侵权进行严格立法。过于宽松的立法使得网民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肆无忌惮,而在大学生这个抑郁症多发的脆弱群体面前,有时“表白墙”上针对自己的吐槽或是谣传都有可能成为压死当事人的最后一根稻草。网络暴力很可怕,缺乏相关惩戒措施使得这一现象很难得到控制。对此,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监督网民的行为,营造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五)丰富救济渠道。当大学生的隐私权名誉权受到侵害时,救济的渠道不应仅限于采用法院起诉这个渠道,高校“表白墙”由于流行于各大高校,也理应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学校应针对此事完善相关校规校纪,完善相关的惩戒措施和教育机制,充分发挥高校自主教育的作用,为大学生的民事权益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茹.浅析大学生网络隐私权现状及其法律保护[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1(22).
[2]陈伟峰.新媒体视域下高校信息网络传播权意识的现状与对策——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
作者:常文倩 单位:延边大学法学院
- 上一篇: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法律问题思考
- 下一篇:个人信息权刑法保护立法及完善
精品范文
10新型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