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立法分析及英译论文
时间:2022-04-01 03:16:04
导语:汉语立法分析及英译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禁止性规范词之语言功能分析
汉语立法文本中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表述语句可以用“(人/事)+禁止性规范词+行为动词”这一结构加以呈现。但是当立法者所要凸显的内容不同时,在表述上主语会发生变化,此时所使用的规范词也会有不同。(1)直接以法律、国家等禁令发出者作为主语,禁止性规范词用“禁止、严禁、不允许、不许、绝不允许”。如《反分裂国家法》第2条第1款: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2)直接禁令的承受者作为主语,禁止性规范词用“不得、不准、不能、不应当、不应、不要、无权。如《合同法》第300条:承运人提高业务标准的,不应当加收票款;《刑事诉讼法》第7条: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3)直接以禁令所保护的内容作为主语,禁止性规范词用“不受、不容、不可”。如《公司法》第5条第2款: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在英语立法文本中,shall及其各种句式主要用来规定各种法律实体的权利和义务,对适用对象作出规约、许可、授权、禁止等。由于shall为中值情态动词,由其表述的法律条文具有准确性、明确性和权威性。以美国宪法为例,shall的禁止性规范句式有:(1)shallnotdo:ThePresidentshallnotreceivewithinthatPeriodanyotherEmolumentfromtheUnitedStates,oranyofthem。这句出自第二条第一款,在本句中,shallnot对总统的权利进行限制:总统不得在任期内自合众国政府和任何州政府接受规定俸给以外的其他报酬。(2)shallnotbedone:TheJudges...shall..receivefortheirServices,aCompensation,whichshallnotbediminishedduringtheirContinuanceinOffice.这句出自第三条第一款,shallnotbediminished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在任职期间,俸给不得削减,从而保证法官的合法权利。(3)no...shall…:NoTaxorDutyshallbelaidonArticlesexportedfromanyState.这句出自第一条第九款,该款规定对各州输出的货物,不得课税。no...shall..表示禁止。(4)no...shall..norshall..:Nopreferenceshallbegiven...tothePortsofoneStateoverthoseofanother;norshallVesselsboundto,orfromoneState,beobligedtoenter,clear,orpayDutiesinanother.这句也出自第一条第九款。以上两句通过no...shall..或no...shall..norshall..这样的句式规定美国诸州有关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该结构具有清晰、简洁、紧凑的特点,使行文流畅自然,有条不紊,体现出立法语言的逻辑性和审美性。[7]shall通常表示应履行的义务,容易让听者/读者产生认同感,而must表示应服从的命令,给人一种强迫感。法律条文中通过营造认同或至少是默认来行使权力,要比强迫更有效。[8]
汉语立法文本中禁止性规范语词运用及其英译
正确理解禁止性规范语词在法律条文中的语义内涵是做好翻译的前提。我们将通过归纳、分析汉语立法文本中禁止性规范语词的语言功能,结合英语立法文本禁止性规范语词的功能来进行翻译。1.“不得”“不得”是汉语立法文本中使用最频繁的禁止性规范语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87条: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此句的禁止性语词是对国务院总理等权利的禁止,我们可以采用shall译为:ThePremier,Vice-PremiersandStateCouncilorsshallservenomorethantwoconsecutiveterms。除此之外,常见的句式有:(1)未经/除……,不得……“未经……,不得……”是我国立法文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禁止性表达式。即“未经A不得B”,是一种附有程序或条件的禁止。[9]与此类似的结构是“非经……,不得……”这一表述式。例如,“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民法通则》第100条)对于此句语言表达,可以采用正面表达来突出禁止性规范词语的语义作用:Acitizenhastherighttohisportrait,nevertobeusedwithouthisconsent.类似结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0条的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我们可以根据禁止性规范语词的句法功能,将此句翻译为:Noorganizationorindividualmay,onanyground,infringeuponthefreedomandprivacyofcitizens''''correspondenceexceptincaseswhere,tomeettheneedsofStatesecurityorofinvestigationintocriminaloffenses,publicsecurityorprocuratorialorgansarepermittedtocensorcorrespondenceinaccordancewithproceduresprescribedbylaw.(2)……不得……(行为)当规范语句的主语是“禁令的承受者”,禁止性规范词用“不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除使用shallnot来表达禁止外,我们还可以调整为:NoorganizationorindividualmayenjoytheprivilegeofbeingabovetheConstitutionandthelaw.而当法律要禁止同一主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行为时,因“……有下列行为”的囊括力强且具有表述清晰的特长,故通常将“不得”与“……有下列行为”相结合形成禁止性法律规范的常用表述式“……不得有下列行为”。与此类似的结构表述式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如《合同法》第19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我们可以采用类似上文结构翻译为:Anoffermaynotberevoked:……另外,“不得”还可以有如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不得”之前的语句为排除条件,前后两个分句构成同义反复。我们可以翻译为:Foractsthatareexplicitlydefinedascriminalactsinlaw,theoffendersshallbeconvictedandpunishedinaccordancewithlaw;otherwise,theyshallnotbeconvictedorpunished.2.“禁止”该禁止性规范词通常用在祈使句中,来表达对法律规范承受者的行为的禁止,即通过“禁止”来指示法律规范承受者不当为某一行为。通常省略“法律”、“国家”等行为者,通过“禁止”对行为人的行为方式进行限制,要求不为一定行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条: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条文中没有行为施动者,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被动句强调动作本身,可以译为:Sabotageofthesocialistsystembyanyorganizationorindividualshallbeprohibited.“严禁”一词具有类似语言功能。通常也使用在祈使句中,隐藏的主语“法律”或“国家”禁令承受者不当为某一行为。3.“不受……”“不受……”是一种被动句式,立法者可以从表述的形式上突显要保护的“主体或其权利、利益”。在汉语立法文本中的惯用表达有:(1)……不受侵犯(A不受侵犯)此结构为常见句式。例如,《宪法》第37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根据语义,可以译为:Thefreedomofpersonofcitizens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shallnotbeviolated.另外还有一种正反结合的表述方式,即“……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例如,《公司法》第14条第2款: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可以译为:Thelegitimaterightsandinterestsofacompanyshallbeprotectedbylaw。(2)不受法律追究主要使用在规定免责的法律条文中。例如,《宪法》第74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根据“非经……不受”这一结构,我们可以在翻译中调整为:NodeputytotheNationalPeople''''sCongressmaybearrestedorplacedoncriminaltrialwithouttheconsentofthePresidiumofthecurrentsessionoftheNationalPeople''''sCongressor,whentheNationalPeople''''sCongressisnotinsession,withouttheconsentofitsStandingCommittee.(3)不受……的干涉该表达式通常用来强调独立行使权力。例如,《宪法》第126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除shallnot结构外,我们还可以使用语义内涵一致的结构来进行翻译:Thepeople''''scourtsshall,inaccordancewiththelaw,exercisejudicialpowerindependentlyandarenotsubjecttointerferencebyadministrativeorgans,publicorganizationsorindividuals.4.“不准”“不准”在法律运用中的惯用表达式(1)未经……许可,不准……“未经……许可的,不准……”是程序性禁止表达。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第7条:……未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任何人不准上下船舶、航空器,不准装卸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根据语义和结构关系,我们可以翻译为:……nopersonshallbeallowedtoembarkonordisembarkfromanymeansoftransportandnoarticlessuchasbaggage,goodsorpostalparcelsshallbeloadedorunloadedwithoutthehealthandquarantineinspector''''spermission.(2)有下列情形的……,不准……当遇到多种禁止情形时,通常与“有下列情形的……”搭配,以语义含糊达到法律调整的目的。例:《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国人,不准出境:……。我们可以译为:AliensshallnotbeallowedtoleaveChinaiftheycomeunderanyofthefollowingcategories:……总之,禁止性规范词在汉语立法文本中的使用形式多样。只有正确理解这些规范词的语义内涵,才能在翻译中做到语言功能对等。
本文作者:尹延安工作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 上一篇:新闻侵权立法问题改善探究
- 下一篇:化妆品缺陷产品召回之现状及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