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社会本位理念与实现

时间:2022-08-13 05:38:12

导语:经济法社会本位理念与实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法社会本位理念与实现

岳彩申编著的《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从法律的形式理性角度,探究经济法的核心问题,并在结合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背景下,探讨理性核心与形式理性的辩证关系,指出理性核心是形式理性的必然结果,二者存在严谨的逻辑发展关系。强调运用形式理性研究经济法的必然性,在经济法形式理性前提下,通过经济法形式理性的价值与维度、经济法的基本命题与逻辑起点以及经济法的规范性等篇章,多角度、多层次地论证经济法与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关系,阐述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核心价值与时代使命。社会本位理论是指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宗旨的本位思想,分属于经济法学科领域,公共利益的满足程度取决于国家的社会分配、市场运动、经济行为以及宏观调控。将社会本位作为我国经济法调整原则,有利于经济法在发挥固定资产投资、产业调节、货币发行、消费者权益、商品质量控制作用的同时,满足社会利益的基本需求。作者强调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在现行经济法中的作用与关联,通过深度结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市场经济增速放缓因素,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地位,全面阐述形式理性与社会本位理论的交互关系。

岳彩申指出,理念是法律制度构建并运转的基础,只有使经济法基于某种理念,经济法才能焕发旺盛生命力。经济法规要获得社会普遍接受,必须体现自身所代表的社会整体利益,社会本位理念正是经济法对公共利益的代表性表达。经济法作为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媒介,是观念和理论发挥效用的主要路径。任何理论和观念只有通过经济法形式表现出来,才可转变为客观社会活动。因而,社会本位理念与经济法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而形式理性则是指依托相关法律法规运作的法律体系,有效保障社会个体与其他主体,在特定法律体系内获取极大限度的相对自由。总体而言,经济法的形式理性是社会本位理念制度化、法律化的法律保障,是将公共利益理念转化为经济法原则的有效途径。因此,借助形式理性将社会本位法律化,是促使社会本位理念从思想转化为行动的必然结果。作者通过“经济法的范畴体系”“符号维度与语言维度的经济法形式理性”等篇章,重点阐述将经济法社会本位理念转变为具体法律法规的可行性,以及实现最终目标的社会价值,强调国家是社会本位理念上升为经济法律的重要枢纽,并从社会意义、社团或政府意义方面阐述国家的含义,指出国家行为建立在维护社会利益与秩序基础上,通过发挥国家立法机关效用,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主张与理念转化为国家意志,借助法律法规形式转变为具体社会行为。其实质是国家政府机关利用法律工具实现社会本位理念法律化的过程。因而,实现社会本位理念时,要从立法角度出发,注重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新定位,在社会与个人之间分配义务与权力并设置相关法律责任,同时明确社会权力与社会利益的地位。

如果社会权力与社会利益无法得到体现和确认,社会本位制度化、法律化则无从谈起。因此,立法阶段,立法机关必须克服个人本位与国家本位思想,从社会整体角度考虑个人权利与其他主体权利的安排。需要注意的是,立法机关应将国家作为途径而非目的,要使国家权利转化为社会权利。其具体要求为:首先,对我国传统私法实施社会化改造,在公共利益层面约束社会个体权利。其次,在我国传统法律外,构建经济法、市场法等法律,促使公共利益上升为法律化权利。并根据权利设定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社会本位理念的法制化、制度化基础是立法机关在确认国家权利、集体权利及个人权利的前提下,重新确认和发现公共权利的过程。然而作者指出,社会本位理念法律化后,依旧无法脱离司法机关与行政部门而自行实现。在一个尊重和强调权利的国家中,义务和权利所获取的救济和保障,是国民享受权利的重要因素。维持权利的责任,应由社会和个人来承担,更应由国家立法机关来承担。公共权利和社会本位同样如此。

社会权利代表所有社会公众的利益,国家应为社会权利与公共权利提供必要的救济途径和方法,并使其与个人本位立法相统一。作者强调,司法在社会本位实现与公共权利维护上具有巨大作用。司法体系的核心是救济权利。司法机构通常以个人权利救济为主。当社会本位制度化并转变为法律目标后,司法应及时对其进行调整,使其满足公共权利需求。《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虽以形式理性探讨经济法本质问题,却从公共利益层面诠释社会本位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与权利,强调利用国家立法机关为社会本位提供法律途径,并以权利救济观念维护社会本位法律化后所拥有的社会权利,以司法手段调整并改善社会本位与权利救济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实现经济法社会本位理念的制度化与法律化。

作者:郭晓玲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创新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