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经济法保护分析
时间:2022-04-13 10:11:17
导语:消费者权益经济法保护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消费方式的转变,对于消费者来讲需要将保护的范围进行延伸,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权益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兴起,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制定更加适宜的法律规范,还需要对法律实施的形式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使得法律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经济法的适应性,促进经济法的完善,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为消费者的经济行为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文章对消费者权益的经济法保护进行全面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加适宜的法律规范,为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提供帮助。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经济法;保护分析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逐渐提升,对于自身权益的保障更加重视,善于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消费者对于法律的研究和掌握情况毕竟有限,在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无法得到准确的帮助,造成自身的权益维护不当,因此需要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经济法,让消费者了解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怎样通过经济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升法律意识。
1消费者权益与经济法概述
1.1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日常经济活动中通过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一般来讲这些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消费者在进行商品购买的过程中需要享受到人身和财产两个方面的权利,不能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出现人身财产受到伤害;知情权,消费者进行商品购买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商品的真实情况,商家也需要提供商品的真实信息;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进行有偿支付的过程中,其过程需要公平,不能出现违背消费者意愿进行强行售卖的情况;维护尊严权,消费者在进行商品交易期间,其人格应该受到尊重,不得出现一些侮辱消费者尊严的行为;批评监督权,消费者对于购买的商品存在批评建议的权利,可以对商品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1.2经济法。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从现阶段来讲经济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理解。1.2.1构成体系。经济法是一个总体的称呼,是对经济生活中涉及的各项法律知识进行全面的调节,也是各项法律制度的总称,在其下面包括了一些较为细致的法律体系,包括:消费者权益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这些法律体系对于经济活动不同领域进行规范,使得经济活动在一个理想化的管理范围内,维护市场经济活动的整体稳定性,促进市场经济活动的稳步发展。1.2.2调整关系。经济法对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进行调整,这是经济法律规范的重要条件,通过对各项管理的分析可以发现,经济活动中涉及的关系是比较多的,不仅包括消费者与商户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企业与企业、供应商与企业等各种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相互之间进行协调可以将各种经济关系进行梳理,使得各个方面的经济活动可以协调地进行,防止经济活动中的一些行为的失控,提升经济活动的整体质量,促进经济活动中各项关系的和谐性。
2消费者权益的经济法保护缺失
目前来讲新型的消费形式不断地出现,不断地影响着消费者的各项消费行为,造成消费者的自身权益受到一些侵害,经济法对于这些权益的保护性不强,造成保护的缺失,具体表现在。2.1新型消费风险控制不足。风险是指人们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对风险的感知能力,风险主要分为错误性决定风险和不确定性决策风险,两种风险带来的损失都具有严重性。首先,顾客对商品的满意程度是指通过商品和服务可以得到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是同等的,不会出现失望的状态。购物过程中对于商品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消费者的满意度风险,使得整体的购物过程不符合消费者的预期。特别是网上购物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消费的风险,造成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一些新的维权问题,例如现阶段比较关注的快递问题,快递服务是在我国的电子商务领域中经常出现问题的方面,网上消费出现风险的位置也是快递环节,快递在运行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快递服务质量不能符合消费者的要求,使网上消费风险的存在,对整体的消费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客户的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但是在这方面我国的经济法并没有进行具体措施的制定,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造成法律规范中的问题。2.2消费者地位被动。我国的消费者在进行商品交易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弱势的地位,这种情况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更加凸显,首先,体现在消费者对于商品的真实性的理解方面存在欠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商家并没有提供详细的信息,也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对商品进行介绍,而是将有利于商家的信息提供给消费者,并且使用一些促销方面的手段造成消费的误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网上购物的兴起,消费者权益保护受到的挑战进一步增加,虚拟的交易使得商品信息的真实性更加无法判断,加上经济法对网上消费行为监管的缺失,所以无法满足消费者权益保障的要求。其次,政府部门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方面未进行全面的重视,消费者权益在受到侵害后,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落实不到位,造成消费者进行权利维护的过程中得不到指导和重视,即使消费者对一些商品进行了举报,政府部门也未进行重视,造成消费者对经济法的职能失去信心,逐渐地放弃使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造成经济法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缺失。2.3经济纠纷处理质量不足。经济纠纷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质量和效率达不到理想化的要求,出现这种情况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自身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在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不能采取方法对自身的权益进行保护,造成一些侵权行为得不到重视,无法发挥法律的作用。其次对于经济维权的时间和经济条件要求较高,一般的维权案件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和经济作为支撑,并且我国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补偿额度并不高,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自身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消费者对于这样的结果不满意,逐渐地失去维权的勇气,使进行权利维护过程中质量下降,造成权益维护方面的问题。
3提升消费者权益的经济法保护质量手段
经济法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的法律,为了更好地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需要加强法律方面的建设,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建设更加规范的法律体系。我国消费者在购物风险中受影响较大的是经济风险,而在进行网上购物等这些新兴购物方式的管理过程中配送质量的管理是影响经济因素的首要原因,因此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将商品质量进行更加严格的把控,加强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控制,提升经济活动整体质量。同时,结合消费者的反馈情况制定更加规范的法律措施,将一些新型的消费方式加入经济法体系中,制定更加适宜消费者的法律规范,为消费者的权益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规范和保护。例如新《消法》调整的是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但微信代购往往没办工商登记,以熟人的名义进行,出现纠纷后,更可能被视为“普通民事纠纷”。同时,杨红灿也强调说:“如果企业通过微信进行营销,开展代购业务则适用新消法的规定。”因此将其规范到适用《产品质量法》,销售者要对产品质量承担担保责任和缺陷产品事后赔偿的责任,提升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质量。3.2提升消费者在权益保护中的地位。消费者在权益保护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法律引导,制定更加规范化的法律制度,将消费者在法律中的地位进行提升,更好地对商品等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理解,防止一些问题的出现,提升消费者维权的效率。其次,加强对政府部门的智能化管理,落实责任,提升政府在法律中的指导地位,积极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加强对商品的监督和指导,禁止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流入市场,提升管理质量。例如消费者协会需要发挥自身作用,依法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受理消费者投诉并进行调查、调解,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反映相关情况,提出建议,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参与商品和服务质量等监督检查和测定,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提升工作质量。3.3提升经济法管理效率。经济法在进行维权的过程中效率较低,为了将这种情况进行改进,首先需要加强对法律的普及,提升消费者对经济法的认识,在遇到权益侵害时可以及时地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条款进行改进,提升权益补偿的额度,提升案件处理的效率,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逐渐将法律地位进行提升,消费者愿意使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善于使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进一步促进法律各项规范的发展,使得经济关系更加和谐。
4结论
为充分发挥经济法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功能,一定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的经济法律体系,不断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政府部门应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能,重视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落实责任,制定更加规范化的管理方法,而且应该严格监控商品市场运行行为,将一些质量不达标的商品进行查处,逐渐提升消费者对于权利的认识,有效确保消费者权益。
参考文献:
[1]方文娟.公益诉讼的经济法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7,12(8):147-149.
[2]屈玉含.经济法视野下浅谈网购活动中消费者权益保护[J].法制博览,2017,10(23):240.
[3]刘水林,芦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范式转化的经济学解释[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18(6):93-104.
[4]曹娟.消费者权益的经济法保护功能分析[J].现代营销(下),2016,8(4):146.
[5]任小青.消费者权益的经济法保护功能分析[J].法制博览,2015,5(36):259.
[6]梁婉颖.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刍议[J].商场现代化,2015,4(14):25.
[7]赵辉.经济法价值视野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3,6(10):106-107.
作者:曾铮滢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 上一篇:税法经济法化与反思
- 下一篇:数学教育逻辑思维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