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实践教学思考

时间:2022-08-15 09:18:49

导语:经济法学实践教学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法学实践教学思考

近年来许多院校开设了多种形式的法律实践课程: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咨询、司法实习等。但是这些实践教学安排都是作为一门课程,一个固定的学分进行实施的。法学专业各主干课程能否在本课程的课内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经济法学课程改革如何与现有的综合性、整体型的实践教学模块相结合,产生合力并形成联动机制?我们认为,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师应当针对我国经济法学鲜明的实践性特点,不断反思当前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法律知识的完善,尤其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以期使接受过经济法教育的学生能在经济法律实践活动中得心应手、应对自如。本文通过对《经济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的梳理,在分析、总结了经济法学实践教学环节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经济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建议。

一、《经济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一)《经济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当前我国《经济法学》课程实践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据笔者了解,多数教师一般采取以下的环节和步骤:第一,结合典型案例布置经济法学课程实践教学任务。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将比较典型的案例展示给学生,并结合经济法学理论进行初步的介绍;然后通过教师的主导性案例剖析,使学生对该案例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和评判思路。此外因为涉及具体法律适用,老师还会要求学生在尽量回顾已经讲解的相关知识的同时提前查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并在案例分析中由老师对这些法律文本进行阐释。第二,对实践活动进行预估和验证。这也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一般是少做提示和点评,要求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学生独立做出自己的结论。这一步骤被大多数老师认为是最能体现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方法之一。教师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并选取部分优秀学生演讲或发言,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对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学生的讨论结果和临场表现是任课教师评价的主要对象。教师对表现确实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批评,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以便在课后能不断的补充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第四,课后由教师检查反思,吸取经验教训,以期在日后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中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这一环节的落实是教师自身对实践过程所遇到障碍的分析,并在日常的考核和期末的测评中书面记载学生的平时表现。总之,在这一“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过程的贯彻过程中,“课中”环节,老师一般情况下主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将课堂内的实践教学逐一的落实并取得相应效果,学生仍然是被动的灌输和知识点落实的“受体”,而非学习的主体;“课前”、“课后”环节,老师则是一种建议性预习、复习要求,没有跟踪监督措施,也没有考核激励机制,学生虽然有主动性,但是大部分学生往往迷茫或者敷衍了事,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围绕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经济法学教学内容的建设与改革,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梳理经济法学实践教学环节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对《经济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反思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应保持质与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平衡认知论的核心。[1]而按照传统的教学落实方法,教师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接受和被检验的对立面中。纵观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的落实,存在着无法回避的弱点:

第一,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热情不高。高校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松散的关系交往模式,决定了大部分老师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缺乏具体的了解。正如孟繁超教授所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及被灌输某种既定知识的地位,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生动性。学生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间没有互动性”。[2]同时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也没有被放在一个平等的对话地位之上。教师在自觉不自觉中只注意到那些踊跃发言和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了那些对经济法学有兴趣但又不善言辞的学生,导致教学效果分布不均衡现象的产生。而学生自身对充满技术性规定的经济法学缺乏必要的预习、复习,也往往是学生在课堂之上难以跟上老师的进度、缺乏课堂讨论参与度的重要原因。

第二,教学方法的运用缺乏系统性,考核方式单一。经济法课程包括总论、经济法主体、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等内容,其中涉及几十部法律,与之相关的行政性法规更多。其中,既有经济法理论,又有大量的实践性内容,因此课程安排必须有计划地进行。由于课程安排大多都仅有70课时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如此繁重的授课任务,对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很高。同时还要求任课教师在法律实务操作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以便向学生传授有关法律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教师讲到某个法律问题时,或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或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虽然也会提前做一些计划和安排,但从整体的教学设计来看,却难以兼顾到前后教学内容的要求,从而表现为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随意性,不成体系。同时,老师将学生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分成来考核:平时主要包括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考勤、当堂回答问题的表现和期中考试成绩。而期末则主要是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最后依卷面成绩来反推评判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平时表现,并以此来判断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在实践性教学方式和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具有随意性,难以真正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近些年,在经济法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实践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选择不同的方式和相关的案例进行实践教学时,随意性较强,往往只随机选择一些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案例,对这样做的效果关注度不够。案例教学法是指用虚拟的方式重现现实中的法律案例,将所发生的法律事件带入课堂,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法律情景,建立真实感受,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法律事件的亲身体验、阅读和分析,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启迪其思维,培养其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蕴涵其中的法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3]案例分析是经济法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基本上贯穿于经济法教学的始终,对教学案例的选用要有具体的要求,即应当具有代表性、普适性和时效性,同时还应当注意所选案例的难易程度。有些教师在讲课时,习惯于用刚发生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这样讲课,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由于时间仓促,教师对案例的使用缺乏慎重而全面的思考,或者会出现案例与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失衡的情况,或者会产生对案例分析和研究不够透彻的现象,同时也很难照顾到课程整体教学的需要,从而导致案例应用效果不佳,学生对此的认知度也不高,难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四,教授内容重理论,不注重法律思维的能力的培养。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直观表现为运用法律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经济法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要培养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现象进行法律思维的能力。而我国当前法学院的教育更多的是讲授和落实“三基”。在这些环节的落实过程中,学生始终置于教师的法学理论灌输、引导之下。甚至在2008年我国司法部“允许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国家司法资格考试”的政策背景下,仍然有部分教师不改变本科授课内容,固守理论而从不涉及法律实务。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自然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亦不能通过课堂养成“面对现象,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思路。[4]

二、对经济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经济法学课程实践教学作为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有效开展有利于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经济法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强化法律职业伦理修养,训练法律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5]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结合上文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强化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

(一)落实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在经济法学教学中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即根据学生自主选择,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方向型”和“创新型”:(1)对那些只想了解经济法学基础知识而想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他感兴趣的课程上的学生,则以基础型实践教学为主;(2)对那些只对经济法学的某一单行法如金融法、财税法或劳动法感兴趣并想在这一领域深入研究,则以课程方向型教学为主;(3)对那些对经济法学的学术前沿十分感兴趣,又有创新、发散性思维同时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以创新型实践教学为主。

(二)强化经济法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系统化建设经济法实践性教学系统化是指:在经济法课堂教学中,融入实践性教学元素,经过系统设计,使之形成符合经济法课程要求并与经济法教学内容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6]经济法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多,涉及几十部法律,课时安排又比较紧张,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可供选择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社会调查、义务咨询及法律诊所等。一般来说,一次课堂教学不可能同时采用众多的实践教学方法,具体选择运用哪种教学方法,应当由任课教师结合课时安排和课堂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有计划、成系统地进行。在运用这些实践性教学方式时,应注意同整体的教学计划相一致,系统地设计其具体内容,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和方案中,保证长期执行。案例的内容可以变,但是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方案不能变,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法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持久。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变知识的传授为能力的培养在经济法教学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法律应用能力的训练,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鼓励、提倡教师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如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答疑式教学、引发式教学等。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相比,参与式教学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将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的灌输变为双向的交流,师生互动,调动师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静态、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师生共同探讨知识的过程,起到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经济法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平面教学模式,探讨、总结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规律和经验,结合教学内容播放教学案例光盘、庭审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此外,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经济法课程和相关教学资料、练习题,为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拓展提供便利条件,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经济法搭建师生交流平台。

(四)创新学生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率,对学生法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相当的引导作用。依目前实践,相当多的院校仍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虽然卷面考查也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但它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精神品质、实践能力、法学思维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因此,合适的评价体系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和技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提倡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考核指标要从传统的知识重心转移到能力重心,考核环节从结果重心到过程与结果并重。”[7]因此,在教学效果评价和考核上要力求真正考察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包括平时课堂表现、实习情况、课外读书写作、社会实践等综合项目来判定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在量化考核的试题设计上,除考察基础知识之外,应设计更多能考察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表达能力,处理实际法律问题能力的题型,如案例分析,热点问题讨论等,以达到考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