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循环经济法
时间:2022-04-22 09:49:00
导语:谈论循环经济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循环经济法是以生态效率为中心,按照自然形成物质循环规律进行的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直至人类的理想王国。循环经济法正是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规范,确立直接管制、间接调控、自我整合的平衡系统,将循环经济纳入其中,逐步实现经济、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法的逻辑起点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物质财富迅猛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在人类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社会代价。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依靠资源消耗线性增长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控制有害环境的资源投入;防止破坏生态盲目开发;在减少废物生产的基础上,加强产品的再利用。循环经济法具有外部经济调控功能,是环保及生态资源有效配置、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
要保障人类开发利用不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裁力,不把资源枯竭、环境恶劣的风险转嫁给子孙后代,就要在环保政策制订、建设项目论证、有限资源管理上明确立法,用科学的法律规范调整先进的经济运行方式,以达到人类社会期望和追求的理想目标。循环经济法以生态效率为核心,尊重生态学规律,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走社会经济发展绿色空间内在化的路子。循环经济法倡导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无害工艺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低污染、无破坏、可转化、再循环经济效益理念。确立法规标准→颁发许可证→监督实施→违法制裁一条龙规范机制。同时,运用各种经济手段,通过市场规范使破坏环境资源的生产者、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有效控制决策失误、市场缺陷、消费落后、无意损害等经济发展弊端。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强制措施的可行性及效果会增强,而经济手段的适用扩张能力则成为补充。所以,加速折旧、补贴、税收优惠等经济措施的实施,可使严厉的直接控制法律规范变得柔和顺畅。这将有助于实施属于自愿范围内的经济技术强制措施,有力配合直接控制条款的全面推行。一般情况下,经济措施极有利于预防性政策的实现,有利于提高灵活性和效率,并能为消除污染保护生态产生持续不断的压力,从而激发开拓创新能力。循环经济法正是利用法律法规,使全民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大循环系统,整个世界是一个“地球村”,各种生灵都维系在这一综合系统的正常运转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是造福人类的唯一途径。
循环经济法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溶为一体,要求运用生态学链接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当产品成为再利用资源时,将加大循环力度和环节,确保无法进行循环性利用的循环资源得到适当处理,以抑制天然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降低环境负荷,让蓝天更蓝、大地更绿、空气更加清新宜人。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消耗型发展状态进行冷静反思后的创新。经济社会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未来社会应成为循环经济社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人们一定要未雨酬缪,落叶知秋,尽快建立循环经济法体系,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二、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法是指关于调整循环经济活动所形成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法律体系和法律渊源的总称。凡是调整因循环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都可纳入循环经济法的范畴。循环经济法是用法律调整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资源开发的当代环境法律与经济法律的交叉整合。由于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和环保经济,所以,循环经济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法,而是与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的环境资源法。它主要适用于循环经济活动,强调结合发展过程保护资源、反复利用资源、并解决因资源引发的诸多问题。
它不是单纯狭窄的防污手段,更不是赢利性废物产生的“行业阴影”或“行业枷锁”。循环经济法的建立是对所有可利用资源的保护,其法律体系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和科学运行。循环经济法的实施要遵循自然规律,并符合市场、政治、人文需要,在产品选择、收入分配、信息传递、经济引导、技术研发等方面寻求总量平衡。循环经济法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一体化,以优化资源重复利用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有效机制和法律保障体系。
该法可把循环经济活动划为生产阶段、消费阶段和处理阶段,统筹规划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动态经济的全过程,增强法律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形成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环环相扣的循环链条。企业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应着眼于清洁生产,减少和降低物质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污染物生产量的最小化。在生态园区发展循环经济,要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或下角料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形成企业间的代谢——共生——往复。
- 上一篇:山区建筑业发展调研报告
- 下一篇:经济法基础教学事例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