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在建立和谐社会中贡献研讨

时间:2022-02-25 07:39:00

导语:经济法在建立和谐社会中贡献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法在建立和谐社会中贡献研讨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

“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中央明确指出: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增强全社会的守法意识与法治观念,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要强调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法律才能保障其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成为公民守法的理性前提。

和谐社会不会自然形成,必须要借助法律制度的推动与保障。法律是整个社会关系调节器的重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其中,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的法律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所起的作用更直观,这些法律主要包括民法和经济法。由于民法更注重个人利益的保护和形式公平,无法全面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而经济法无论从其产生的历史、价值取向、本质和基本原则等都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相吻合。因此,经济法必然可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其他部门法无法实现或者难以实现的作用。

二、经济法与和谐社会的相融性

(一)追求均衡———经济法的产生原因

经济法,即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产生的过程就是在追求自由与限制自由、市场和政府,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在民法和行政法的调整之间寻求均衡的结果。考察经济法产生的原因,最本质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所崇尚的完全自由竞争导致了整个社会生产有序的追求与私人生产无序的矛盾,同时受到过度保护的个人利益也开始与社会公共利益产生了矛盾,民法也对此无能为力。经济法应运而生。经济法从其诞生时起,就是为了在追求自由与限制自由、在市场与政府、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在民法与行政法之间需求均衡,这种与生俱来的均衡理念与和谐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

(二)追求社会本位———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不仅强调公民个人的和谐,即个人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发展,个人利益得到满足和尊重;更为重要的是强调整个社会的和谐,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必须被满足和尊重,具体表现为市场竞争的公平、有序,价格水平合理,产品质量优良,包含消费者在内的弱者权益得到保护等。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调发展才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即追求社会本位是完全一致的。

法律部门的本位思想是体现在这个法律部门中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基本立场,也是一个法律部门区别于另一个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志。

经济法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为此需要明确:何为社会公共利益。所谓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公众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正常活动而提出的愿望和要求。

社会公共利益具体包括:其一,从竞争秩序的角度认识,社会公共利益是指“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经济秩序本身”;其二,从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经济公平出发,“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指保护经济上的弱者”;

其三,从国民经济总体考虑,认为经济法上的公共利益是指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在内的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

显然,社会公共利益包容个人利益,是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同时,二者又有矛盾。个人理性支配下的个人利益追求会导致社会非理性。社会公共利益的满足程度是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经济市场的运行紧密联系的。经济法正是通过对宏观经济关系、市场关系、社会分配关系进行调整,对个人利益进行适度干预,如在公司法中引入强制登记制度,试图在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体现了社会本位,体现了和谐社会追求的目标。

(三)国家适度干预———经济法的本质特征

经济法从产生之日起,就和国家干预紧密相连。在经济法产生初期,国家干预的合理性被一些著名的经济学理论所证明,市场也呼吁国家的介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解决单纯市场调节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恢复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干预实践的考验,人们认识到,国家干预虽然有合理性,但从本质上说仍是公权力对私权利的限制,“市场属于市民社会,政府代表国家进行干预就不仅意味着市场中将出现一个最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其行为要影响整个市场中的资源配置,而且意味着市场主体市场自由的限制和某些个体经营者获利能力的降低”.

因此国家干预必须在法律的授权范围内适度的进行。国家适度干预的理念成为现代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国家适度干预是指国家在经济自主和国家统制的边界条件或者临界点上所作的一种介入状态,要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寻求平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必要依法进行,实现干预范围、干预限度、干预方式和干预程序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判断干预适度的标准是看政府介入市场干预经济和裁判市场的行为是否背离了社会公共利益。经济法所追求的国家适度干预目标的实现还要依赖于政府职能的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和谐关系。这也是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即各级政府把职能转变为为各级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严格按市场规律办事,针对市场无法调节或调节成本过高的领域进行干预,建设服务型政府。

(四)经济民主、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民主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中的应有之意。和谐社会中的民主包含两层意思: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民主要以法制作保证,政治民主主要是通过宪法和行政法实现,而经济民主就主要依靠民法和经济法。经济民主是在尊重经济自由基础上的多数决策,是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和谐统一的一种存在状态。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但自由不能绝对化,放任自由只能导致自由竞争的破坏;同时,经济法所要求的经济秩序是通过一定的法律机制,以保障自由为目的,对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以达到经济民主。这不同于公权力直接粗暴地介入私生活。经济法所追求的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和谐统一的状态,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质上是国家干预与市场、企业、个人的关系问题,也是国家在干预中首先要实现的目标。具体要求为:国家宏观调控权力层次配置的完善和内部结构的协调,包括宏观调控权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职能部门中的配置,调动多方的积极性;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通过具体的法律规定,赋予公众参与经济法律、法规制定的权利,防止形成政府的经济独裁;创建政府、市场及市场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市场规制方面的法律,授予并限制政府干预市场的权利范围,并规定相应法律责任,实现政企分开,体现对市场主体的尊重;实现企业自身的现代化和民主化管理,保护劳动者权益,促使企业实现自身的经济民主。以经济法保障的经济领域内国家、企业、公民个人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组成部分。

构建“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实质上是在追求提高效率基础上的公平,这与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原则的内涵完全一致。经济公平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任何一个法律关系的主体,在以一定的物质利益为目标的活动中,都能够在同等的条件下,实现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利益平衡。

实际上就是每个人得其应得。经济效益则一般理解为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较。经济法追求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的动态平衡。经济公平强调实质公平,即分配的正义,而非形式的公平。这一目标的实现靠市场自身很难完成,因为竞争使得市场重效率轻公平,因此经济公平要依赖国家的干预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经济法的出发点和归宿,与和谐社会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是相同的。既要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同时要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等协调发展。

三、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由于经济法的产生、价值取向、本质、基本原则等均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吻合,决定了经济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具有其他法律无可比拟的作用。由于社会经济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法的作用发挥就要依赖于其具体法律制度的执行,即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通过制定和规范市场规则、保持总量及结构平衡、消除或减少社会公害、建立和健全社会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最终达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为自由市场竞争创造和保持所需的制度条件,使市场机制更具活力;二是通过积极的社会分配和保障制度,促进个人能力的发展,保证社会的公平与安定,协调社会平衡。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体包括:

(一)市场规制法通过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规范,国家保证和促进自由市场竞争,对市场运行的环境和制度条件予以调节、完善,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及其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同时,协调市场主体利益关系,保证各方经济利益平衡,达到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目的。具体而言,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规范市场中不正当竞争、垄断等阻碍竞争的行为,促进自由竞争,确保市场运行环境的公平,促成有效市场的建立。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赋予广大消费者在交易、信息、安全等多方面以更多权利,让经营者承担更多义务的不平等的权利义务分配方式来弥补两者事实上的不平等缺陷,均衡各方主体利益,促进“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宏观调控法通过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使之对市场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即改变或创造经济运行条件,对市场主体的利益和优先地位进行重新分配;适时相机地单个或组合运用包括计划、产业、投资、货币、财政和税收等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杠杆和人口、环境、资源政策进行逆向调控,对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进行调节,实现总量与结构平衡;对基础行业,尤其一些经济效益低而社会效益高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由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促进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最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通过《宏观调控基本法》对宏观调控权的划分、宏观调控的程序、宏观调控权行使的民主监督与问责机制等内容进行规定,促进政府权力的依法科学行使,防止对市场自治的侵害,促进经济民主的实现。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规范银行行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调节货币供应总量,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通过《预算法》、政府转移支付方面的法规进行收入分配,即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手段,调节社会成员对社会财富的占有份额和比例,协调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确保不同地区居民享有公平的社会保障待遇。通过税收法律制度在财政资金筹集、收入调节、产业结构调整、地区经济协调、投资引导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尤其通过处理社会产品分配权在国家、企业和个人间的分配及国家社会产品分配权的取得、行使及有效保障,强化国家财政公共职能和矫正分配不公,为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提供现实途径。通过《产业结构法》、《农业法》等,国家适度干预或直接参与,调整总供给,弥补市场不足,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和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可使产业结构加速现代化从而推动全面经济增长,实现社会的经济和谐。

(三)社会保障法通过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法律制度,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管理服务逐步向社会化发展,保护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直接调节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居民的社会预期而间接调节市场需求的升降,平衡社会供求关系。社会保障基金是投资的一种重要来源,国家适当干预保持投资结构的合理化和保证投资收益;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收入进行必要的再分配,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适当转移给另一部分缺少收入的社会成员,关注个人能力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通过对没有生活来源者、贫困者、遭遇不幸者和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或工作岗位后提供救助,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消除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以维护社会稳定。最终达到“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

构建和谐社会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被确定为党中央的重要工作目标,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相一致的经济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必然要发挥其他部门法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即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通过制定和规范市场规则,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通过宏观调控法的运行,确保总量及结构平衡,促进各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协调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保证改革成果的公平分享,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最终达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