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产权法律研究论文

时间:2022-01-29 04:51:00

导语:企业财产权法律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财产权法律研究论文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要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将国有企业改组为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最终确立国有公司的法人地位。公司产权性质为法人所有权,公司享有法人所有权,国家享有股权,公司产权就是公司财产所有权和股权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公司财产权法人所有权股权

创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在我国企业制度创新尤其是国有企业制度的创新,是改革中的难点及热点问题之一。所以,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目前改革的关键。

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把传统的国有企业改造为国有公司,最终确立国有公司的法人地位。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则成为国有公司设立的前提和关键,所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研究也应从传统的“两权分离”转移到一种新型的产权制度研究,即股权的研究。

一、公司法人所有权

下面我们从所有权角度来分析公司法人所拥有的产权的性质。对所有权的定义,在现代各国法律中,大致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列举主义,即在规定所有权的概念时,即列举所有权的各项权能。[1]而概括主义,即以抽象严谨的语言表述所有权的法律性质。[2]我国法律对所有权定义采取了列举方式,《民法通则》第171条将所有权定义为“人们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所有权与其四项权能发生部分或全部分离的现象是经常的、大量的,但这是所有权存在的依据是什么呢?所以,在这四项全能之上,还有一个与所有权不可分离的、最基本的、最高层次的权利,我们把它叫做支配权,所有权最本质的属性就是对于物的独占性的支配权。[3]据此,我们以概括性的方式将所有权定义为:所有权是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占性的支配其所有无的权利,所有人可以对其所有的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可排除他人对财产违背其意志的干涉。

根据以上对所有权的定义,我们来看公司法人产权性质。

首先,公司法人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4]虽然这些权利由公司内部机关——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监视会等享有,但这些机关都是公司法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整体上看这些权利依然属于公司法人。

其次,公司已经成立,公司的财产就同股东的财产区分开来,这是股东有限责任的基础,股东的变化不会影响公司的存续,但股东对公司经营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只有通过股东内部机关——股东大会,才可以参与公司经营。[5]从法律意义上讲,公司形成一个独任的人。所以公司产权是独立的、排它的。可见公司产权从法律意义上讲符合所有权定义,应成为公司法人所有权。

公司法人所有权是指公司法人对其财产,包括由股东出资形成的财产记在其基础上增值的财产享有所有权,即对公司全部法人财产有着完全的战友、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现代公司根据其内部组织形式,法人财产所有权的内容可具体分为重大决策权、经济决策权、具体经营权、监督权。

二、股权性质法律研究

在法学界,对股权性质的认识历来争论不已,随着国有企业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展开,这更成为一个争论的热点。这场争论的关键不再是承认不承认股权,而是最终把股权归结为什么性质,即按大陆法系两个中心论的观点,它究竟是所有权还是其他权利。

第一种观点:认为股权是所有权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股权属于所有权的范畴。主要理由有:第一,现代大股份公司两权分离所形成的经营者控制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所有权地位,所有权和经营权无论怎样分离,都只能是所有权权能的分离,况且从西方公司制发展的实践来看,经营者控制剥夺的只是小股东对公司的支配权,而实际上加强了大股东的支配。[8]第二,否定股权的所有权性质会在实践中产生许多问题:公司的财产无最终的归属;公司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失调;股东利益缺乏现实保障。第三,公司法人所有权与股东所有权可以同时并存,在英美法系中就承认一物可以多权,所有权是相对的、具体的。[9]笔者认为此说曲解了股权的内容。股东对其出资所形成的要素形态的财产,已不能任意二排他的支配,怎能是所有权?公司法人对要素形态的财产只拥有经营权,又怎能使其产权和治理上真正独立?况且此说还与股东所掌握的自益权与公益权的实际内容很难吻合。由于此说与当前国企改革所要实现的双重满足的目标实在难以调和,故又使其走上了双重所有权的道路,即股东拥有的是归属意义上的所有权,法人所拥有的是支配意义上的所有权,所有权本来就是支配意义上讲的,哪有完全脱离了支配的归属?

第二种观点:认为股权是债权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股权应当属于债权的范畴或将其视为附条件的债权,认为股权是债权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理由有:第一,股权具有明显的债权特征。首先,股权与债权一样,权利与义务的主体都是特定的。其次,股权必须借助于公司的行为才能实现,即股东利益的实现是以公司支付利息、红利的行为为前提。因此,股权与债权类似,是一种请求权。从这种意义上看,股权是一种附条件的债权。第二,进入本世纪以来,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已彻底分离,公司不再受股东的支配,公司已成为公司财产的所有者,股权已从所有权变成债权。第三,股东和公司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股东以财产所有权为代价购买股票,公司以取得所有权为前提出售股票,股票转化为债权是股东对投资财产的所有权必然丧失的结果。第四,股东参与分红和转让股票,并不等于在行使所有权的收益和处分权能。

第三种观点:认为股权是一种社员权

认为股权是公司这种以资本为单位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的一个成员所拥有的权利。由于这种组织以追求财产利益为终极关怀,故这种社员权有明显的财产权的性质,其权力以股为单位而非以人为单位来计算。其他的社员权力则不具备财产的性质,其权利以人为计算单位,这是一种特殊的社员权。随着“一人公司”的出现并为许多国家的法律所承认,公司为社团法人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社员组成的观念所打破,以社员权解释股权以难以自圆其说。

我认为所有权说或债权说均不能反映股权的本质,把股权归入社员权也不妥当,股权只能是自成一体的权利。它应界定为:“是股东因出资而取得的、依法定或依公司章程的规定和程序参与公司事务并在公司中享有财产权利的,具有转让性的民事权利。”[13]其具体含义如下:

1、股权是作为股东出让财产所有权的对价的一种权利。

股权不是基于股东身份而产生,而是与股东同时产生,是同一出资关系的两个要素。股权也绝非股份的内容。股东所有权论者往往把股东对股票或股份的所有权与对财产的所有权视为同样,或者认为股票或股份就是公司财产本身,拥有股票或股份便是拥有了公司财产所有权。[14]但股份不等于股权,对股份拥有所有权也不表明对公司财产享有所有权,股份首先是出资额的表现形式,股东在交付出资之后即丧失了对出资财产的所有权,但由此换取了对价即股权,股权是一种无体财产。

2、股权是目的权利与手段权利的结合,财产性权利(如分红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为目的权利,公司事务参与权为手段权利。

3、股权兼具请求性和支配性。

4、股权是团体权利和个体权利的辩证统一。

5、股权具有资本性和流转性。公司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法人,但仍是以股东出资为基础并以股东为成员有机结合而成的团体。[16]全体股东构成一个有共同利益的团体,股东是团体中的个体成员,是团体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公司是股东为实现共同及各自目的利益而结成的团体,是达到股东利益的工具。股东以出资为代价成为公司团体的成员,全体股东用以出资的财产转归公司名下成为公司财产,并由此逸出于股东而独立。全体股东必定要有统一利益,享有团体权利,而具体到每个股东又有各自独立的利益,享有个体权利,股权是团体权利,而具体到每个股东又有各自独立的利益,享有个体权利,股权是团体权利与个体权利的统一。

6、股权具有独立性及与公司所有权的集合性。我们说股权是与公司所有权并行的一种独立的权利,但两者又存在交叉点。公司产权由公司法人统一享有,但又把权利分为具体权限分配给内部各个机关,由各个机关根据自己的权限以公司名义行使公司的权利。典型的公司机关由意思相关、执行机关形成交叉,公司的权利分布于按

照“分权制衡”结构组成的公司机关。英美法的公司机关由股东、董事和经理三部分组成,股东以在股东会行使表决权的方式对公司行使控制权,[17]即选举或罢免董事,对修改章程,合并、分立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以及对董事与公司利益相冲突的事项作决议,董事(directors)通常以组成董事会(boardofdirectors)的方式对公司行使经营权(management)。

按照英美法,尽管董事由股东选任并可随意罢免,但董事的权限来自法律的规定,而不是来自股东授权。[18]英美公司法理论通常笼统地认为公司权利由这些机关按分工享有,对股权是权限还是权利并不作法理上的抽象研究,实质上是把股东的股权与股东作为公司机关(以股东会形式)享有的权利混为一体。大陆法系将公司机关区分为权力机关(股东会),执行机关(董事会)和监察机构(监事会)。由于权力机构由股东组成,而权力机关又作为公司机关行使公司权利,所以股权也与公司权利发生重叠。可见,虽然股权是与公司所有权在股东会权限上形成交叉点。

所以,股东作为公司机关的成员(即股东会的成员)进入公司行使权利时,就具有双重地位,一是作为与公司所有权并行的股权的权利主体,以独立的人格行使股权;二是作为公司机关的成员行使公司的权限,股权既游离于公司之外作为独立的权利,又以行使公司机关权限的方式进入公司而对公司的重大事务进行控制。

7、股权是股东用以操纵公司,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从本质上讲,公司不过是股东谋求自身利益的工具,是多数人为实现全体成员的经济利益的共同目的而结成的团体,目的是在保证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和营利的情况下,使个人责任与公司责任分离开来,以讲求较好的利益。[19]所以股权以营利为目的,以操纵为手段,这也决定了股权具有财产权和内部事务管理权双重内容。股权是通过让渡出资财产所有权而换取的权利,是股东丧失出资财产所有权的对价。出资财产转化为股权,只不过变换了一法律形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股东的经济利益,股权的根本目的还在于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

通过对公司财产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公司所有权是以公司名义统一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公司财产的权利,它是通过公司机关具体行使职能而实现的。[20]股权,既是与公司财产所有权并行的一种独立的权利,又作为公司意思机关行使权利的基础,从而与公司所有权发生联系,正是基于股权和公司所有权的这种有机联系,所以我们说公司的财产权结构是股权和公司财产所有权的契合。

三、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及变革

实践表明:“两权分离”的改革思路未能在实践中收到预期的结果,分析原来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国家对企业财产享有所有权,虽然依据法律企业享有经营权,但国家却可以以所有者的身份干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企业不能享有独立的、排他的产权,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权主体。

具体讲,按照“两权分离”思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在企业产权方面,造成国有企业产权虚置和产权不明晰两大缺陷。企业产权主权虚置或缺位。[21]国有企业的财产“人人是主人,人人不关心;人人都所有,人人不负责”,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企业没有独立的产权,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和国家之间产权关系模糊,责任制度不明确,造成“企业躺在国家身上,职工躺在企业身上”的吃“大锅饭”的局面,这些缺陷限制了企业的活力,所以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顺产权关系:1、明晰产权。出资者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资产受益等所有者的权利,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由法律规定国家和企业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2、清产核资,量化产权,建立国有资产登记制度。3、明确国有资产的代表者,使国家由承担无限责任走向承担有限责任。

四、结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中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享有经营权,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界区不明晰,造成国有企业中产权关系混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明晰的产权制度为首要特征,所以企业产权制度变革成为企业改革的关键。

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将国有企改组为现代意义上的人目的的法人,本文通过对所有权各项权能的研究,得出了公司产权性质为法人所有权的结论;通过对股权的研究,指出股权是一种全新的权利类型。所以公司产权就是公司财产所有权和股权的有机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载于《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3、H.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