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路径
时间:2022-03-14 09:20:35
导语: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当前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现状,以高职体育院校为立足点,以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为研究领域,以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和担任法治教育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力图寻找出当前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由,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对策,为今后更加明确法治观教育在高职体育院校教育中的定位,提升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育、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符合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体制机制及相关举措提供有益的价值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体育;大学生;法治观;教育
高职体育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发展体育强国和培养社会主义体育人才的重任,和培养一线服务于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专业人才的重任,国家高度重视和发展体育教育事业。高职体育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加强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提升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内在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操守。同时,加强对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也是减少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法律维权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当前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现状
高职体育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高职院校一样肩负着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高职体育院校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无论是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生源,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机制等诸多方面,同其他高职院校还存在一定差异性,尤其是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方面有着明显差异。
(一)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高职体育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强调体育特色,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侧重于体育运动和体育技能。这种办学定位和培养方式,必然会形成强化体育专业课程学习而弱化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久而久之,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除体育专业课程之外,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就显得较为薄弱,而关乎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公共课程,涉及到提升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课程内容必然被边缘化。
(二)生源地的差异性
高职体育院校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城市生源比重较小。高职体育院校自身生源差异性,形成了两者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再加之生存的环境中对道德和法治关注度存在轻重不匹配的情况,法治观教育必然深受影响。不可否认的是,高职体育院校在校大学生中存在一些对法律知识认识明显不足、没有真正树立起法律意识的群体。加之高职体育院校一部分大学生特殊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性特点,他们极易形成天然排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意识,更专注于用对抗方式解决问题,认为法律过于迟缓,不如对抗维权立竿见影。
(三)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
当前,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还存在着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的窘境。高职体育院校的专业课和公共课重视的程度不可同日而语。高职体育院校的管理层通常认为体育立校是支柱,专业课才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久而久之高职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也更重视专业课。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自身也有认识缺失,体育专业课程固然是特色、专长,但决不能忽视其他课程的学习。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体育技能和法治观等在内综合素养只有共同发展、相得益彰,才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体育人才的应有之义。
(四)教学内容不完整,教学手段不灵活,教育机制还不完善
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明显的不足,还表现在教学内容不完整、教育手段不灵活、教育机制还不完善。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是纳入思想政治公共课程之内的,内容通常较广泛,并不具有针对性,缺乏和体育院校相结合的内容。高职体育院校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门针对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特点的法治观教育实效性的课本,这主要是因为高职体育院校在推进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方面还未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机制,主要表现为还是沿袭传统教学手段和单一的教育机制,致使深入开展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进展缓慢。基于此,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进一步充实,在教育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在教学手段上进一步创新。除此之外,高职体育院校的法治观教育师资队伍薄弱、专项经费不足、拓展的渠道有限等都深刻影响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开展,这些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和破除。
二、当前高职体育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原因分析
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寻求解决的方式方法。
(一)存在的普遍问题
高职体育院校,以体育为办学特色,以培养体育人才为主。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生源、心理及行为等,对法治观教育认可、接受及实施等方面产生差异。以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体育类高职院校,高考录取的学生80%是体育类学生,20%为非体育类学生(志愿服从)。学生之间虽然存在个体性差异,但是整体生源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这致使法治观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5000人,为了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1000份;访谈200人,记录200份。问卷和访谈情况如下:对于生源地,80%学生来自农村;20%的学生来自城市。对于法治观程度,20%的学生法治观程度一般;30%的学生有待提高;50%的学生很弱。对于是否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20%的学生不知道;50%的学生了解一些;30%的学生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待考试中其他学生作弊,60%学生选择不管此事,与我无关;30%学生选择考试完告诉老师解决;10%的学生选择找到他本人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以后请不要再作弊。对同学假装贫困骗取学校资助金,50%的学生选择不关我的事,不管;30%的学生选择找到辅导员或相关部门反映问题;20%学生选择找同学们四处散播该同学不贫困的事实。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40%的学生选择托人找关系;30%的学生选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30%学生选择暴力解决等。根据上述问卷和访谈反馈的情况,我们得出该学院大学生的法治观普遍不强,法治意识淡薄,法治观教育需要不断加强。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进一步增强法治观教育的实效性。这些都给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
(二)原因分析
第一,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以贤人善政作为政治理想,通过贤人的说教和道德模范作用,引导人们弃恶从善,对“礼治”“德治”“人治”的推崇,造成中国传统社会对法治的长久淡漠和轻视。基于这种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高职体育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很难不受干扰。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内心长期受到家族或家庭影响,对宗法观念的认识根深蒂固,往往认为“礼德”的作用远大于法治的作用,中国社会毕竟属于人情社会,借助“礼德”处理或者化解矛盾更实际些。第二,高校管理部门的缺位。高职体育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有其特殊性,这就决定了作为高职体育院校的职能部门采取特殊的管理模式。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管理,一般较其他高校难度大。高职体育院校管理部门认为体育类学生最大缺点是自由散漫、易冲动、争强好胜、不服管教。为了方便管理,往往采取一些强制性的举措。他们认为,空洞说教和传授法治远不如强制性和威慑性的举措更为立竿见影。长此以往,将法治观教育引入对体育类大学生的教育,在高职体育院校的管理层认为这只是可选项而非首选或者必选项,甚至有些人认为多此一举或者是劳而无功。第三,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态度影响决策,甚至深刻制约事态的发展。目前,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面临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的尴尬窘境。一方面,高职体育院校的管理层“重武轻文”现象普遍存在,即重视体育专业学习忽视公共文化课学习。在高职体育院校管理层看来,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技能是学校的重点,文化课学习的弱化似乎顺理成章;另一方面,高职体育院校管理层认为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文化基础本来就很薄弱,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文化课学习,普及提升道德法治教育,舍本逐末,得不偿失,收效甚微。第四,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不完整,教育机制和手段不完善。高职体育院校开展法治观教育之所以面临巨大挑战,不仅主观方面存在缺失,而且客观方面也存在短板。首先,高职体育院校在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上存在明显不足。当前,我国本科院校和高职体育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上就存在较大差异。本科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四门核心课程做支撑且互相协调补充。然而高职体育院校只有“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虽然这两门课程中对法治观教育都有涉及,但内容上往往浅尝辄止,而其他课程又很难弥补法治观教育内容的缺失。长此以往,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汲取法律常识渠道就很有限,法律素养的培养就很受影响,法治观念形成就很受制约。其次,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机制和手段严重滞后。由于种种原因,高职体育院校至今还未见有符合其法治观教育富有成效的体制机制,而单纯的课堂传授法治观教育,更是无法满足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诉求。另外,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平台,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创设更为广阔的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达到学以致用。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内容上不断丰富,从机制手段上不断突破,以此打破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瓶颈。第五,师资队伍薄弱。高等教育的顺利开展和不断进步,终究离不开人,即教师和学生。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催化剂。两者互相作用,相得益彰。由此可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某种程度上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输出。然而,当下高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高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配比就是一个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学生1∶350的配比,至今一些本科院校在这一配比上还存在巨大差距,高职体育院校就显得更加捉襟见肘。另一方面,高职体育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师资数量不够,一些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老师充斥其中,弥补师资不足,教学质量和水平堪忧。另外,高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本身专业建设也有待提高,受到现实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教师培养、进修等一直受到政策和经费制约,始终难以做到定时定量充电,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第六,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自身的不足。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开展立德树人教育。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既要遵循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方针,又要遵循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高职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活泼好动,性格坚韧,富有挑战精神,特别是深受竞技体育思想影响,一方面表现拼搏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不达目标不罢休的顽强精神,这是优点,值得肯定。但是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自身也存在明显不足。首先,文化功底薄弱。以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高考招收的录取分数线为200分,绝大数录取学生的分数在300分左右,这和本科院校录取分数不可同日而语,即使是与其他非体育高职院校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高职体育院校生源的差异性,特别是文化功底的薄弱影响后期文化课的学习,更别说法治观教育还涉及一定程度法律专业性知识。其次,自身性格缺失。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基于专业特性,极易形成争强好胜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学生片面追求目标而忽视规则约束。当遇到棘手事情,不是借助文明的法治手段解决问题,而是诉诸武力强制方式解决问题,在他们看来这样干脆利落。然而这样会使矛盾激化,造成的后果难以想象,甚至会触及违法犯罪。最后,主观认识片面。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更注重专业的实用性,投入专业的热情更多。在绝大数学生看来,道德法治这些知识并非一定要学习得深刻,只要了解即可,因为今后用的不多,只要不触犯就可以了。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这种长期的思想麻痹,极易造成兴趣减退、关注不高、投入不足。久而久之,法治观教育的重要性对他们未来职业规划及发展,就失去了实效性。
三、加强和改进法治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高职体育院校推进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一项持久和复杂的工程,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多种举措和多样路径形成合力加以推进,进而实现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第一,抓好法治课堂教学,使“法治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高职体育院校开展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可以采取重点突破,有的放矢的举措。高职体育院校应重点主抓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将法治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中,形成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创新教学为手段,以实现教改为导向的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第二,营造法治校园氛围、强化法治建设意识,使“法治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高职体育院校的校园,是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营造崇尚法治、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推动高职体育院校开展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依托。高职体育院校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例如,利用校园宣传栏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黑板报宣传法治常识,利用班级墙面张贴法治标语等形式,营造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氛围,提升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理念。第三,拓展法治观教育的内容,强化法治观教育的实效性。高职体育院校不仅可以利用思想政治课程传授法治教育,而且可以利用高职体育院校自身特色引入法治观教育。高职体育院校要深挖体育院校文化资源,特别是竞技体育资源。竞技体育中所包含的自由、平等、竞争、协作关系同样体现着法治观教育的丰富内涵。另外,竞技体育中倡导的公平公正,反对假球黑哨、反兴奋剂等,这些鲜活的事例都可作为强化高职体育院校法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基于此,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内容:第一,要贴近生活,真实、有用,学生更易于接受;第二,要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学生更容易激发兴趣;第三,要与体育院校学生职业紧密联系,学生更易于理解消化。所以,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内容是可以多元多样,避免呆板、单一,避免空洞说教,更避免脱离体育院校实际的。唯有如此,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才更能体现实效性。第四,完善法治观教育的体制机制,提升法治观教育的规范化。我国积极推行依法治国方略,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贯彻依法治校的发展思路。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性,需要进行顶层设计,需要详实的体制机制架构,这是基础工作,更是硬性条件。首先,制定一整套符合高职体育院校特色行之有效的推行法治观教育的体制机制,这其中包括高职体育院校推行法治观教育的政策、思路、配套经费、后勤保障等举措;其次,完善法治观教育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和硬件设施,这其中包含引进新青年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外出交流培训、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科研立项、引入“英模大师”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等举措;最后,拓展法治观教育平台和渠道,诸如,让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走进法院等审判机构聆听审判,播放法治讲堂视频资料,开展模拟法庭,参观少年管教所、监狱等,通过这些强化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认知,树立遵纪守法的崇高使命,争做新时代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五,探索法治观教育改革,创新法治观教育教学模式,把“法治观教育”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尽。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教学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特点、新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以创新思维迎接挑战。高职体育院校的法治观教育,不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探索,还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一步创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第一,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强大的网络资源,将那些生动、鲜活的案列引入课堂,让学生乐于接受;第二,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与学生建立微信群、QQ群,实时开展互动,掌握学生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诉求;第三,积极开展“智慧课堂”“超级星”等新型教学模式,实时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第四,改变以往传统灌输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互动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新模式。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程,仅凭某一学科,单枪匹马是难以奏效的,需要借助强大的网络资源及思政课程等形成合力,才能实现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实效性。第六,强化学生法治认知,提升学生法治素养。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任。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树立崇高的职业修养,这是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和使命。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矛盾特殊性的一面,要坚持两分法、区别对待。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因人施教。首先,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上更为开朗活泼,行为上追求自由,情绪上易于冲动,对法治观教育的开展不能采取填鸭灌输式,而要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加以引入,寓教于乐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其次,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文化课功底普遍较弱,对知识的认知往往较慢。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耐心解释、循循善诱,必要时可以进行单独传授。最后,基于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淡漠的现状,仅凭课堂传授很难让他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必要时可以借助影视资料、抖音、短视频、现场体验、身边真实事件等方式,加深其对法治的认识,进而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学会用法治思维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难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结语
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研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范畴,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优化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当前,新时代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还应进一步深化、细化、学科化。我们应更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成因,寻找对策,完善高职体育院校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不足,科学制定符合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体制机制,促进高职体育院校又好又快健康发展。总之,深化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有利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有利于国家依法治国的实施,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有利于夯实和谐校园的建设和提升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综合素养,为塑造新时代大学生成为道德境界高、法治意识强、专业技能好的社会主义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纪龙.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6.
[2]韩迎春.陈敏.张华.提升高校法治观教育实效性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18(8):43-45.
[3]杨金沙.基于《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谈高职大学生法治观教育[J].法制与社会,2021(7):146-147.
[4]陈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法制博览,2020(30):185-186.
[5]唐献玲.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创新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6):21-23.
作者:马军 单位: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与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 下一篇: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绩效审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