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助力脱贫致富问题研究
时间:2022-03-23 09:06:17
导语:法制助力脱贫致富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章介绍了西部贫困地区S村脱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依托法制建设促进脱贫工作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一是抓好党建工作,加强政策宣传;二是严格对照标准实施精准脱贫;三是坚持走访入户,开展法律援助;四是积极探索发展支柱产业;五是完善借贷制度,发挥资金效益。提出了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促进脱贫的对策,即加强法制宣传,加强法制教育,完善农村法律体系建设,规范农村执法行为。
[关键词]法制建设;脱贫致富;贫困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不断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注重运用法制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在即将实现全国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大背景下,探索民主自治法制脱贫建设道路,创新乡村社会治理,促进改善农村民生。
1S村基本情况
S村位于波航乡东南5千米处,距县城约7千米,全村平均海拔2680米,全村目前共有199户,718人,耕地面积1410亩,人均耕地面积2亩。该村处于浅脑山地区,农地水利设施基本达标。现有1个党支部,党员40人(其中女性党员12名,占30%;少数民族党员2名,占5%)。全村两委班子有固定办公场所,村级卫生所一处,配有基本医疗设施,并设村医1名。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2015年S村精准识别贫困户35户(约占全村总户数的18%),贫困人口156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23%),根据最新动态数据调整,确定贫困户33户(约占全村总户数17%),贫困人口143人(约占全村总人口21%)。其中因病致贫占贫困户总人数的68.50%,因残致贫占12.60%,因学致贫占18.90%。2018年10月,S村退出贫困村,全村33户贫困户已实现脱贫目标。
2依托法制建设促进脱贫工作的经验分析
2.1抓好党建工作,加强政策宣传。一是正规了基层党组织制度,根据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确定每年1月、3月、10月、12月定期召开村党员大会、每个月10日定期召开村党支部会议,形成制度进行落实,针对村内重要事项不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和党员大会进行研究。针对白天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等实际存在的困难,该村将支部活动及会议调整至晚上进行,尽可能让每个党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各项组织活动当中,从而有效落实了基层党组织制度。二是以抓党建促脱贫为重点,动员全村党员积极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并搞好政策宣传。通过党员大会对全村党员进行了全面的扶贫政策解读,加强全体党员对扶贫政策的掌握,从而动员党员在群众中做好政策宣传,让党的政策能够家喻户晓。另外,该村还建立了上泉尔村党员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及时宣传最新的政策,让党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党的有关政策。2.2严格对照标准,实施精准脱贫。在调研过程中,有村民反映村子的贫困户评选不公平,经调查后发现,是对贫困户的评选条件模糊不清,一些非贫困户村民只是了解评选上贫困户后会有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却忽略了评选贫困户的标准,即没有满足“两不愁,三保障”。对此该村举行全村的公开透明投票,最终确定全村33户143人为贫困人口,并按照脱贫“六项标准”逐一调查核实,全村所有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4000元,均有安全住房,符合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均参加了养老和医疗保险,全村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有意愿的劳动力均参加了技能培训,全部贫困户达到了脱贫条件。同时按照贫困村退出“六项标准”到相关单位开具证明材料。2018年10月8日,该村组织召开全村村民代表大会,对全部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进行民主评议,根据民主评议结果上报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报告,该村的所有贫困户均自愿脱贫,并签订文件。2.3坚持走访入户,开展法律援助。自2015年年底,该村根据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评定出符合政策的贫困户,经历年动态调整后,目前全村有33户贫困户143人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对每户贫困户进行了多次走访,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生产情况以及存在的实际困难,针对每户贫困户家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帮扶,确保帮扶工作的精准开展。并对扶贫档案资料进行查漏补缺,分季度详细了解记录全村33户贫困户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完善精准管理手册扶贫数据,为后期脱贫工作做好数据支撑。多年来,该村注重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解决村民的实事做起,建立了值班日志,针对S村等5名村民遇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该村积极与劳动部门联系,追讨2万余元拖欠工资。针对该村个别村民遇到的司法问题,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发挥自己的法律专业特长,为村民改诉状、想办法、指路子等。通过诸如此类的小事,该村与村民拉近了关系,增进了感情,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好评,也为该村顺利地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2.4积极探索,发展支柱产业。S村在产业发展初期,由于部分贫困户当时自主发展条件不够成熟,国家投入38.88万元(每人0.54万元)为15户72人实施资产收益,投资给某草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13户63人)、雪莲花种植专业合作社(2户9人),以投资额的10%收益,年收益为3.888万元,每人每年540元。但这些资产收益较缓慢,且规模较小,没有起到带头作用。此后该村引进生猪养殖项目为村内支柱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国家投入27.54万元为S村建档立卡户12户51人实施了产业发展项目,于2018年8月成立了以生猪养殖项目为主要产业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协助合作社办理了相关手续。同时,该村积极联系专家,在专家的引荐下,该村与农牧局联系,通过对比,采购美系三元猪、长杜八三元猪、长约八三元猪3个品种共计15头仔猪进行试养,并与部分贫困户签订试养协议,生猪分户养殖项目处于试养阶段,预计5月成猪出栏。另外,为了提高农户养殖技术,丰富农户养殖知识,2018年12月20日,该村邀请到专家为农户讲解了生猪养殖专业知识,为今后生猪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撑。2.5完善借贷制度,发挥资金效益。S村互助资金的主要用途是成立了村集体为主的兴泉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光伏电站合作社,但是由于是集体经营模式,部分村民明显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张口要政策,伸手要条件,等着村集体发放幼猪,等着光伏发电站的收益。部分贫困户因为政策照顾被推荐当选护林员,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半以上的护林员并没有履行护林员的职责,只是每个月按时领着工资。鉴于前期S村互助资金发挥效益不明显,村民贷款发展积极性普遍较低的实际情况,该村与村两委多次商议,同时召开户主协会会员大会讨论,并报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同意,目前已经将50万元互助资金运行模式变更为村内自主运行。一方面降低了借款利率,提高了广大村民借款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了发展意愿;另一方面制定完善了互助资金借贷制度和规则,保障了互助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让互助资金切实起到促发展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已向会员发放22笔共计43万元借款,有效解决了有发展意愿的农户资金短缺的困难。在脱贫调查过程中,村民对于“530”小额贷款也十分满意。
3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巩固脱贫成果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法制宣传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增强广大农民的法治意识、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对法制宣传目的认识不清,也就造成了法制宣传方式单一,往往通过印发传单、找村民座谈等方式进行,从而影响法制宣传的效果和作用。[1]一是发动村两委成员牵头,并动员村内思想觉悟高的党员及村民代表成立政策宣传小组,对全村每户进行经常性的政策宣传,确保对国家政策的宣传知晓全覆盖。二是提高村干部依法治理农村以及化解纠纷矛盾的问题。三是引导村民积极地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不仅要使村民们物质上脱贫,更要在思想上脱贫。3.2加强农村法制教育。必须加强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律素养,这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十分必要,在法制宣传的同时,农民自身法制意识的提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法律政策。还需要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有效的法制宣传形式积极探索,通过实用、有效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载体的应用提升宣传教育实效,使农民群众能够主动积极做好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此外,还需要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由村干部带头学法,以此起到较好的带动以及示范作用。[2]3.3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了推动农村法治建设进程,需要从健全农村法律法规这一角度出发,为农村建设奠定基础。需要将有关农村的法律制度作为法律体系重点内容,注重这些法律条例的完善和实施。[3]但农民法律体系要充分考虑地区的人文传统,避免立法与习惯法的冲突,尤其西部是多民族聚集的地区,S村由回族和藏族的人员构成,完善法律法规同乡规民约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村民特别是弱势村民解决法律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法律体系的基本要求,使村民们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及其价值,才能实现农村的法制建设。3.4规范农村执法行为。规范农村执法要规范执法行为,村两委要起监督和带头作用,明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职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当地部门应当建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有效避免因重复执法或“多头”执法带来的执法弊端,同时加强农村法律咨询服务,农村法律咨询服务是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和进行法制宣传的重要途径和渠道。要加强农村法律咨询服务,要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相关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且要组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走进农村,了解农民对于法治的需求和期盼。特别是要深入到弱势群体当中,解决其实际的困难,确保对农村行政执法中实现严格公正文明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金晶,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与建论[J].法制博览,2017(11):92-93.
[2]窦春波.对新农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考[J].农技服务,2016(16):164.
[3]韩连贵,李铁君,刘春生,等.农村民主自治、法律法制、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建设方略规程[J].经济研究参考,2017(57):57-62.
作者:王婷玉 单位:青海大学
- 上一篇:法院网络系统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
- 下一篇: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