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智慧警务大平台规划建设探究
时间:2022-02-19 10:15:57
导语:法院智慧警务大平台规划建设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智慧警务大平台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保证在有限的警力情况下,通过软硬件提升法警的处理应急事件能力,通过“聪智”大脑有效的提升办案效率实现智慧法警。
【关键词】司法警务;人工智能;智慧警务
后,党中央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并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将“智慧法院”列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随着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2.0版的完美收官,十三五规划要求信息化3.0版智慧法院2017年底建设完成,2020年底在全国法院深化完善[1]。现各级人民法院警队警力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法院工作的用警需求,尤其是在刑事审判司法警务保障中警力难以达到相关规则中刑事审判对司法警务保障的刚性规定。近两年发生的因各类案件矛盾积聚,在法院调解、开庭审理过程中演变成暴力事情更加暴露出人民法院在安全防范中的隐患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应对缺陷。而海陵区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务工作日益繁重,用警需求明显增加。因此,如何科学管理整合警力,提高司法警务工作效率,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立体安全防范体系,通过司法警务指挥平台发挥监督、调度、指挥、统计职能,为人民法院司法审判中心工作服务,成为法院警队必须面对与解决的课题[2]。智慧法警主要通过智慧警务大平台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保证在有限的警力情况下,通过软硬件提升法警的处理应急事件能力,通过“聪智”大脑有效的提升办案效率。
1智慧警务的特征
1.1人工智能大应用。人工智能将持续推动视频、音频文件生成自动化及审核自动化,人工智能可能给法院管理带来更为深远的变化:①视频、音频文件生成自动化,在人工智能的参与下,从一开始人工巡查等模式,目前可以做到由人工智能巡查,减少因人为失误造成的影响;②各种文件审阅自动化,尽职调查、合规审查等,都需要对各类事件进行审查、分析和研究,从而能刺激警务人员的提升工作效率。人工智能在足够多的学习后,能提前预判某些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并预报给警务人员,加强警务人员的警觉性。1.2数据大脑。大数据的海量发掘,为智慧警务管理智能化、自动化提供了主要支持手段。通过数据提醒人去第一时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数据对所有事件进行合理分析,自动生成事件报告。1.3智慧警务综合平台。数据驱动是智慧警务管理核心要义,在实现警务信息化和智能化基础上,建立专门的智慧警务分析平台进行大数据治理,结合外因需求、内在优化,做到全面感知、全面数字、全面互联、全面智能,达到数据驱动领导决策的目的[3]。
2智慧警务平台的建设规划与实践
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法律应用系统的诞生,为警务管理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在传统法警的日常工作中,机器人似乎比警务人员更聪明,且更为快捷地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2.1主要功能模块分析。智慧警务综合管理平台由警务业务、警政业务、安保业务、智能分析平台四大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的业务关系如下。警务业务模块需对接案件管理系统,短信平台;警政业务与人事系统;安保业务模块接入各类监控系统,科技法庭,车载单兵;智能分析平台主要是对所有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给予相关部门进行案件分析学习时提供相应依据及意见,如图1所示。2.2核心数据模块建设。安保业务为数据收集的核心数据模块,安保业务作为数据源的主要来源,只有健全的安保业务才能收集足够数量的数据,为“聪智”大脑进行预判、提醒、审核、分析提供相关依据,为法警队伍提供最强大的技术支撑保障。2.3资源整合,实现统一调度管理。整合法院内部包括庭审现场、公共区域、执行过程、安检入口、押解过程、羁押区域等地的各类监控资源,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如遇异常情况,可在第一时间知晓,快速响应,提升法警部门快速反应、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4]。2.4智能分析平台。系统实现了将原有繁琐的线下年度数据统计转为系统生成数据,系统自动统计。由原先的人工统计记录,转换为系统中点击按钮就能生成结果。即使是不定时、非固定格式的统计任务,系统也能通过自定义表格实现全院的统计,大大节省了法警在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明显提升了工作效率。
3智慧警务未来展望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重要特征的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各个行业,并不断地改变着业已形成的运转模式,尤其是以机器替代人类工作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的情况下,警务工作管理也将不断突破传统的管控模式,更加智能化。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智慧警务管理,我们或许可以做出如下展望:警务人员与机器一同学习,相互促进。警务人员将不断获得的知识及经验源源不断地传递给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发挥算法及大数据存储的优势,获得比人脑更多、更优的法律解决方案及策略,智能机器人获取的法律知识越多,其大脑就会越聪明。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法律人的学习,形成良性互动。警务人员将从模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日常模式化的工作交给机器来完成,警务人员仅仅进行校核,工作效率将会大幅提升。涉及情感、价值判断的法务工作,只能由警务人员完成。在智能化的警务管理时代,真正困难的是大量现实中的法律问题并不存在标准答案,对于法律问题的解答需要在利益、人情、机会等各方面的权衡,需要具有真正理解现实社会的能力,这对经验丰富的法务工作者来说都未必是简单的工作。因此法律人工智能就需要向这些经验丰富的法律人不断学习。而这些没有标准的经验却成为短时期内还无法攀登的高峰,除非有一天机器人真正能像人一样察言观色、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涂扬举,郑小华,何仲辉,等.智慧企业框架与实践[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8.
[2]於兴中.当法律遇上人工智能[N].法制日报(第7版),2016-3-28.
[3]崔海梅.司法警察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职权行使研究———基于注释法学的视角[J].法治研究,2014(12):108-116.
[4]丁国峰.以“数字法制”引领“智慧法务”腾飞[N].法制日报(第5版),2018-9-15.
作者:任欣祥 单位: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
- 上一篇:高校教育数据统计工作研究
- 下一篇:台湾动物保护立法对大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