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法学教育的可能性

时间:2022-07-16 10:43:01

导语: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法学教育的可能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法学教育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需求大量法治人才,要建立一支忠于党和国家、忠于人民的法治工作队伍,这就要求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法学专业学生的生命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教育紧密结合,从而为优秀法治人才培养提供助力。《法学与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书由蔡镇顺、龙著华主编,收录了与法学、政治学相关的一系列论文,对学科内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大量独到见解,对法学和政治学的研究具有学术参考价值。其中涉及地缘政治、国际形象传播、国际政治经济、区域自由贸易园区制度等相关研究.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教育的融合提供现实依据。该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教育融合,需要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法学专业育人机制。首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法学专业教育的重心之一。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进人立法、执法、司法机关或其他党政机关工作,这些机关单位一定程度上是党和国家意志的表现,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政治、纪律要求。因此,法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比其他专业更为严格。其次,建立全方位、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高等教育以知识传播为主,而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专业课程,长期不受重视,即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较高的法学专业也普遍存在这一问题。事实上,我国法律制度大量借鉴西方法律制度。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法治文化思想难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知,采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接地气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思想政治知识,通过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参观访谈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心理,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建立不间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大学生信息甄别能力不高,且容易受煽动性言论影响,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尤其是新媒体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诸多新难题。大学生群体性格特点鲜明,重视强调自我、发挥个性、追求民主权利。法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且不能削弱的重要工程,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法学教育全过程,让学生从消极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学习,在思想政治学习中不断释疑解惑,从而成为思想、政治过硬的优秀人才。

第二,以德育人和依法治学有机结合。从以德育人角度看,为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诸多难题,需要充分发挥法学专业教师在以德育人中的教育价值。首先,教师应具备良好道德素养,发挥表率作用。大学生往往会将优秀教师作为学习和模仿对象.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出现问题,会间接影响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因此,法学教师应肩负起双重责任,融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融合专业课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发挥法学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其次,教师要积极传播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历来被视作评价人的首要标准。大学时期处于学生迈入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一时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会对其未来法治工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法学专业教育需要重视德育工作,直面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本质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通过调动学生对党、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形成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政治理想。只有具备这种素养,才能有效保障其在法治工作队伍中以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首要原则。如果仅注重法学专业知识教育,会导致法学专业学生政治立场不坚定、思想自由散漫,不利于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因此,需要严肃教学纪律,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道德情操。从依法治学角度看,法学专业教师需要依法开展教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一系列规定,指出要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纳人教育工作。因此,教师需要在相关法律约束下从事教育工作,同时要严格禁止传播违背我国法律精神的“法学知识”,确保学生能够基于我国具体国情从事法治工作。同时,所讲授法学知识要符合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在传授法学知识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教育紧密结合,开展协同育人。与此同时,为解决法律制度受西方法律影响问题,法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严格遵循宪法,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授,确保讲授内容符合我国法治建设整体思想。

作者:蒋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