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11-11 09:12:04
导语:解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主导物能够影响大学生对实践的判断,突出社会的热点问题并引发大家思考[1],但是很多时候也会存在一些错误的信息,这种错误信息可能会导致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做出错误的判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致使其形成错误的世界观。新媒体时代下,如果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可能会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所诱骗,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在新媒体时代,教师要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帮助大学生懂法知法,在一定情况下能够应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一、独立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法律意识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工作,影响着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2]。尤其是独立院校学生,他们往往更快地进入社会,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保障社会秩序。独立院校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能够具有自身优势,通过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不仅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还可以在竞争中为自己提高竞争力。
二、新媒体时代独立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知识匮乏。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远远不足,法律知识比较零散,没有较为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大学生往往会被互联网中的信息所引导,所接触到的法律知识大多是关于婚姻、交通等法律,没有相对全面的知识[3]。很多时候学生只对案件本身感兴趣,而对解决案件适用的法律知识不感兴趣,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普及。(二)缺乏法律信仰。独立院校的大学生是一个相对感性的群体,他们在遇到紧急事件时,往往会感性地判断、解决问题,而不利用法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4]。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理性层次,大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法律信仰,不被社会上的不良因素所影响,才能真正做到利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三)法制观念薄弱法制观念是大学生对待事物的看法或态度,法律知识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很多时候大学生对于法律了解程度不够,而导致其在遇到事情时,不懂拿起法律的武器解决问题。因此,只有提高其法制观念,大学生才会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新媒体时代独立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发挥高校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能动性。独立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该发挥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将法律意识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具体实践中,独立院校要从多种途径入手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一方面,独立院校可以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5]。在专业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基础法律知识外,还应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从而了解和认识我家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必要时,学校还可以增开法律类选修课程。另一方面,独立院校可以积极开展法制课外实践活动,如听法律专家讲座,开展明确主题的法制讨论会、模拟法庭、专题论坛等活动,在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此外,独立院校还当利用好校外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社区法律援助站做义工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法律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水平。(二)大学生应加强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首先,大学生可以尝试建立法律知识学习的体系,通过系统框图或模板帮助自己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大学生在课堂上应积极配合教师,认真学习,把学校安排的民事、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知识分类整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还能建立一定的法律知识体系,在日后的生活当中可以应用自身整理的法律知识体系来帮助自己判断事物。其次,大学生应积极参加校园组织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参加校园组织的法律知识普及讲座,还可以通过学校和政法部门、法院之间的桥梁,积极参与具体的案例,在听证会上积极记录,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自己对法律的认知,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还能根据具体的案例总结经验,应用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最后,大学生应重视自身的法律心理。法律心理和日常生活联系很密切,一般是对于法律现象的感性认识。大学生要注重自己的法律心理的培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正处于走向社会的起步阶段,应在面对压力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只有抵抗住外界的压力,才能够保护好自己,防止因为消极而走向犯罪的道路。(三)优化社会环境,建设法治社会。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培养独立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有很大的作用[6]。对此,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负责机构,应该以法治建设优化社会环境,有效引导独立院校大学生形成法律意识。第一,对政府法制网站进行优化改版,及时将全市政府法制机构的日常工作动态、新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草案、紧急通知等通过网站公布。第二,学校可以开通微博、微信、广播等媒体平台,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在此过程中,可围绕高校附近的小区、企业、公园等公共场所进行法治宣传。第三,积极开展“学习新宪法、弘扬法治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在法制宣传日组织社区普法活动。政府只有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才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营造更加公平、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结语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着我国的未来发展,只有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我国才能具有实现法治中国的基础。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思想品德、世界观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被舆论、不良信息等影响。本文从校园、学生自身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完成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也要依靠上层建筑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薛诚,徐科峰,杨波,等.理工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探析[J].中国冶金教育,2017(1):46-48.
[2]周志勇,邱芳萍,冯志荣,等.“校园贷”与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研究:基于广东省独立本科院校的调查数据[J].老区建设,2018(6):80-86.
[3]冯奕,万天虎.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J].职工法律天地,2017(2):295.
[4]涂云新.依法治校语境下高校学生申诉的功能、本质和机制创新[J].海峡法学,2017,19(2):73-80.
[5]程果仪,张梦媛,梁钰沁,等.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女生婚恋观研究分析:以南宁本科院校为例[J].教育观察(上旬),2018,7(7):16-19,111.
[6]孟晓丽.法律思维在心理咨询个案中的技法运用研究:以皖北高等师范院校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9):56-59.
作者:王红权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 上一篇:建立土壤生态修复基金法律经济研究
- 下一篇: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法律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