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法学理论机制探究
时间:2022-09-13 05:55:09
导语:马克思法学理论机制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可分为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的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两大块。其中只有居于主流地位的前苏联的法学理论才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体系很象以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纬线,以系统解释法现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学说为经线所形成的一张网。这一理论体系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斯图奇卡、帕舒甘尼斯,后来是维辛斯基,再后来有阿列克谢耶夫等。他们在历史上率先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理论的指引下发展出了较系统的法学理论。从今天的观点看,一方面,他们的理论体系仍然是有价值的法学遗产,但其本身也有很大缺陷,如对体系形成的客观依据缺乏必要论证,展开体系的逻辑思路脱离了马克思、恩格斯所最为看重的思维方法,国家主义色彩太浓,对社会主义民主认识不足,主要反映计划经济时代的要求等就是较突出的例子。在中国,从1947年李达写的《法理学大纲》的遗存部分中可以看到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最初探索。1949年以后,在译介和借鉴苏联法学理论的基础上,我国逐步形成了与苏联法学理论体系相似的一个雏形,可惜后来中断了这方面的研究。但应当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余年中,我国法学家已为形成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些年来,经过法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今天我国可以说已有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大致构形,其构成要素是人们在马克思主义引导下围绕基本法律问题和较重要法律现象而表达的学术观点。这个初步构形不否认法有阶级性但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旧套路,大体上适应了世纪之交中国的基本情况。但这个初步框架本身还很不完善。其中的问题主要是:像前苏联的法学理论一样,没解决好形成理论体系的客观依据和逻辑方法问题;对基本法现象的定位很大程度上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尚未形成科学、严谨的范畴架构;基本分析框架不能全面涵盖和合理整合公法、私法两大领域;对法的本位的认定有偏差,与部门法学严重脱节,等等。本选题的研究将会大大促进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于进一步确立、保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整个法学领城的主流地位和在建设杜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非常必要。
二、本课皿的主要思路
通过适当的模式转换,形成一个能够统一适用于公法与私法、制定法与判例法、国内法与国际法等领城的完蛀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燕本框架.申请人选择如下其体思路来展开本课题的研究:1.在区分法学理论体系与法理学教学体系的羞础上,提出和论证确立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客观依据.2.证明马克思的“从抽象上升到其体”的方法是展开法学理论体系的最•适当逻辑方法,并按逻辑的与历史的相一致,理论与中国法律生活实际相统一原则来确定法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构成,3.按实事求是的精神,修正已有的对最基本的法现象和法律生活最基本矛盾的定位,将权利和权力确定为最基本的法现象,同时将权利与权力的矛盾确定为法律生活最基本的矛盾;4.从利益、进而财产的角度把握各种法现象的实质,其中首先是权利、权力和义务的实质,5.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法定的权利和权力中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实质—法律承认、保护的利益和归属已定之财产,证明权利和权力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统一体了,理论上以这种统一体为反映对象,以种种法定之权为外延,以它们组含的利益内容和财产内容为内涵形成法权概念,以法权概念为逻辑起点确定理论体系的整个范畴架构;6.按照对利益关系和财产关系进行全面的法学分析的需要,将法权、权利、权力、剩余权、总体权、义务和法等7个概念确立为法学的基本范畴,其中法权为核心范畴;7.以上述内容为基点、以法权分析为线索解释法的起源、发展、终极归属、本质、渊源、作用、价值、正义、体系以及法律关系、立法、司法、执法、法律责任、法制与法治等基本法学问题,形成一个新的法学理论体系的雏形;8.提出将上述框架应用到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部门法学中去的具体思路或方法。
三、本课题的价值
本课题有很高的创新程度,其具体表现是:1.它将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制定法制度、搞市场经济、民主和法制传统少、致力于建设法治国家等羞本情况,作为确立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要参数加以有机整合,形成该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2.它将法学关注的重心从权利和义务调整到了权利和权力,改变了对最重要法现象和法的最基本内容的传统估计;3.它将改变对法律生活基本矛盾的现有估计,认定权利和权力的矛盾是法律生活最基本的矛盾,4.它将采用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提炼出法学的核心范畴,形成法学的基本范畴群,这在法学中是首创,没有先例;5.它将证明存在权利权力统一体的猜想,从法学角度实现对“权”(即西方法学界所谓“广义的权利”)的认识的概念化,形成了“法权”这个对法学极为重要的新概念;6.它致力于以法权分析为学科标志,以利益关系和财产关系分析为实质内容,统一解释全部法现象价.它力图实现法学理论同部门法学的紧密结合,并形成能统一适用于公法与私法、制定法与判例法、国内法与国际法的一般理论;8.它将提出和证明适用于立法、司法和执法全过程的法权衡量原则与方法;9.它将导致现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思维和法理学教学体系的巨大变革。本课题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将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2.本课题将从根本上改变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同法律生活现实的结合方式,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法学中来。根本方法的改进必然大大提高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3.在当今中国,法学实际上有个市场份额问题,在英美法学思潮强劲增长的条件下,本课题的研究和完成将极大地提高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竟争力,有助于保持它在中国法学领域的主导地位。4.本课题将从利益属性进而财产属性上来把握权利、权力、义务等基本的法现象,而财产是有价格的,因而权利、权力和义务等也有可能间接量化。这为法学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基础,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实用性、实证性。5.本课题将形成法权衡最的原则和方法,这直接有助于促进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统一,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司法、执法的公正性。
- 上一篇:人才的多样性与法学教育探究
- 下一篇:我国民办院校法学教学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