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结合

时间:2022-02-24 09:01:00

导语: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结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结合

怎样处理好法学本科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为法学教育界与法律实务界所关注。法学本科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双重历史使命。国家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主要测试应试人员所应具备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都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因此,几年来法学本科教育和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对法学高等教育产生的巨大冲击也为众人所瞩目,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对法学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使法学本科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之间良性互动。

我国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现状

我国目前设有72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地方院校有586所之多。,全国除了30多所纯政法院校。外,其余全是作为各类大学中所设立的法律学院(系、专业)。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共设置251个考区、421个考点、14052个考场,报名人数41万余名,实际参考人数35.3万余人。报名人数和实际参考人数均为实施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八年来最多。。预计2010年的报考人数将超过这一数字,再创新高。从2009年报名人数看,意味着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数几乎达到了全部的法学专业的学生。;而且2008年司法部将报考国家司法考试人员的范围扩大到本科三年级的在校生,这一切都对法学本科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因为准备司法考试,就必然导致对本科法学教育的冲击。

(一)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于大学法学教育,正如徐显明教授指出的,重点大学“应当同时担负五大使命:培养治国理政和从事法律职业的杰出人才;改善对正义的管理,营造社会的价值观;创新法学理论和思想,以指引法治实践;补漏社会付网和改革完善制度,为国家、社会和公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营造和弘扬法治文化,推动社会成员把法治作为稳定的生活方式。”。而从目前大多数法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不包括有博士点的重点院校),则多数培养的是职业型人才⑥。当然,这并不排除保留或者说由其自己形成以学术为主并以思想创新为追求的学术型法学院的存在,也不排除以培养司法实务人才为主导目标的职业型法学院。事实上,以学术为主的法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一定全部从事学术活动,更多的还是以从事法律实务为选择。。无论法学教育的任务(目标)作怎样的概括,为司法部门培养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人才始终是我国本科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从我国目前大多数法律院系的教育来看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法学教育实际上既不是法律职业教育,也不是法律普及型教育,也不是法学研究型教育。。课程设置上重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没有被重点对待;社会实践由于受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司法考试、出国等方面的冲击,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导致法学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较差,社会认同度相对较低,等等。由于在校期间缺乏司法伦理训练和职业技巧培训,导致司法腐败和无法适应司法职业要求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所以我们应当对当前的法学教育进行反思,在教学内容上,既要重视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并重,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对学生的司法实践经验和技能的训练。

(二)统一司法考试对我国法学教育的影响

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影响,从积极的作用来说,是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国际法学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尽快走素质教育。发展的轨道,成为实现国家法制建设的一种制度性保障。

但也有人提出要用司法考试通过率来作为检验法学教育的统一标准。毋庸置疑,如果过分看重司法考试的作用,让司法考试成为法学教育的“指挥棒”,使法学教育成为“司法考试”的附庸,正规的法学教育有可能就会变得可有可无,甚至会严重削弱法学专业的学生们进行法学理论学习及深人研究的兴趣。所以我国法学教育应避免走向应试教育的歧途,不要过分强调司法考试的评价作用,不要让学生产生错觉,认为读法律最重要是要通过司法考试,不要把司法考试对法科学生的影响过于绝对化。

当然,司法考试有如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不能因为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存在积极的作用就无限扩大其影响。因为,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法学院毕业的学生可能进人社会政治、经济、化、内政、外交各个领域,哪里有法律调整,哪里有法律程序,哪里应该依法办事,哪里就有法学毕业生。。所以,司法考试并不是评判法学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但是,面对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也不能漠视甚至敌视这一考试。因为每一个报考法学专业的学生都有一个梦想,将来做一个法律职业人,而要想做一个法律职业人必须通过司法考试,他们会为实现梦想而刻苦学习。法科学生的这种愿望与我们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我们的法学教育也应当改革一些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司法考试制度,为学生创造条件,让更多有志成为法律职业人的学生通过司法考试。

二、司法考试背景下的法学教育改革

世界各国因为法律体系和法律职业结构不同,对于法律职业人员的标准和选拔模式也不完全一样,但无论何种法治模式和法律职业结构,现代法治对法律职业人员的要求大体上可以包括人文素质、法律专业知识、法律实务技能三个大方面。并且,在任何一个法律类型的国家中,现代法学教育在培养和造就法律职业精英素质方面都发挥着主导性作用。。而法律职业精英的形成则取决于司法考试这一中间环节。所以司法考试不可避免地将对我国法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这要求法学教育与时俱进,进行必要的改革。

(一)法学教育理念上要以法学基础理论体系为核心,注重素质教育

司法考试的出现对法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而有人提出法学教育要向司法考试看齐,目的是想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司法考试。从表面来看,这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让更多的法科学生进人法律职业人的队伍,但却没有考虑到法学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司法考试,正如霍宪丹所说:进人21世纪,(法科)大学承担了五项社会任务:(l)满足司法部门的需要,为司法、立法、法律监督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2)在依法治国方面对司法提出要求,转变执法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3)要适应工业、农业、贸易、金融、科技、教育、卫生等各行各业,进一步加强管理、监督和整顿,全面纳人法治的轨道,依法治国,依法行政。(4)坚持不懈地用各种手段在全社会进行法制宣传,提高全社会人民的法制意识。(5)要充分发挥法制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法制研究、法律援助等。这是我们法制教育承担的五项社会任务。。所以法科学生通过司法考试只是其中的一大任务。法学教育是司法考试的基础,司法考试是在法学教育基础上对某一方面素养与能力的突出发展和表现的要求川。所以,面对司法考试,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能是以司法考试为最核心的导向目标,而应是以真正的法律人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以法学基础理论体系为核心,注重素质教育为导向目标。

(二)法学教育的理论与实际结合

法学教育没有理论或只有理论都不行,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大学法科学生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不仅要掌握大量的法律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法律规则的运用,同时在司法实践中增长和完善法律及与法律相关的知识。而这一切仅从司法实践中去提高业务技能,完善法律规定和法律制度,显然对法科学生的培养不利。而现实的司法考试也并不是仅就理论而理论,其更注重考察学生对现行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水平,即理论和实践统一,以及是否具备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职业能力。

所以,在目前法学教育受司法考试冲击的大背景下,法学本科教育可以考虑从纯粹的法学理论知识的传输,走向既注重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又注重法律专业知识的把握以及司法职业能力和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在教学培养方案中增加实务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法律思维逻辑能力,加强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促进法科学生的实践技能

司法考试作为一种职业技能考试,更多地以现行法律规定、现实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为重点,实际上是对学生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的检验,所以,司法考试的考点有两个,一个是法律专业知识,另一个是法律职业能力‘21。而我们现在在校的法科专业的学生缺乏的恰恰是法律职业能力,所以加强在校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改善其法律职业能力的一大举措,这一举措的重点是要加强在校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一提升法科学生能力的法学实践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形同虚设。

我们知道,大多数法学院校(系)学生的实践都是安排在大三、大四,特别是毕业实习都是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而这一时期的法律实践,许多法学院校(系)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一是时间短;二是缺乏监督;三是学生要承受来自于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考研、就业、出国等方方面面过重的压力,没有心思认认真真地参加毕业实习。所以导致法学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较差,就业后从事法律活动的社会认同度也相对较低。

为避免这一事态的恶性循环,应将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前到大二学期结束时进行。这一时期,学生主要的国内大法都已经学过,正可利用长达两个月的暑假的司法实践活动来检验所学,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志于将来从事法律职业人的学生也大都会欢迎这一做法,也可避免大三、大四时没有时间去实习的尴尬;同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会促使其在以后两年的在校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建设。

(四)兼顾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

由于司法考试是法学本科学生最为关心的职业资格考试,高等院校法学院系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但我国司法考试的考试内容和方式是与法学本科教育相脱节的。大学的本科法学教育,多年来承继重理论轻实务的传统,所开设的课程偏向于法学理论,在教师的观念中也大多认为实务问题只是个法律技能的操作问题,很容易掌握,无须在大学课堂上教授,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司法实务知之甚少。而现在的司法考试,从其内容看,比较注重考察考生对与司法实务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或司法解释的理解力,而从考试的方式看,则比较多地反映出是在考察考生对有关法条和司法解释条款的记忆力。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显然不是目前大学法学教育所强调的‘3,。同样司法考试通过率比较高的是来自于一些司法考试培训机构辅导出来的学生。但就实质而言,辅导学校(班)所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他们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司法考试考生的应试能力,而没有发挥切实提高司法考试应试者综合素质的作用’3,。所以,学生能够通过司法考试还是应归功于在校期间的法学教育,如果再加上适当的司法考试培训机构的辅导,就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应试能力相结合,达到拾遗补缺的功效。所以,在正常的教学安排之余,我们不妨引进专门的司法考试辅导中介,为学生提供司法考试辅导的便利。因为一些办学历史较长的老牌法学院校如华东政法大学等,也在加强司法考试辅导工作,努力提高本校法学专业学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只不过这些院校在加强司法考试的辅导工作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学生理论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相反,却在根据社会对法学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加强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工作。

所以,在我国现行的司法考试模式下,某些法学院校在司法考试培训方面的教学效果已经为众多考生所认同,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实。在讨论司法考试冲击下法学本科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关系定位时,应该在保证法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较高质量的司法考试辅导便利,使法学本科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达到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