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实践课教学研究

时间:2022-02-24 08:40:00

导语:法学本科实践课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法学本科实践课教学研究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基本含义有两点。一是法学教学必须重视实践课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伦理;二是法学教学必须面向社会现实,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予以丰富,对其内容和形式不断予以创新,从而顺应当今社会对法学本科生的时代要求。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也为法学本科实践课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契机,留守青少年问题便是其一。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留守青少年达2290万之多。如何使得这群“留守青少年”与同龄的孩子一样健康、活泼地成长?法学本科生的实践课教学在这个特定而又紧迫的社会现实面前有何作为?我们是否可以把“留守青少年”问题作为法学本科生实践课教学新领域加以探讨呢?

一、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操作和理论论证,课题组建议建立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其具体模式设计如下:

(一)性质、职能和目标

“法学专业学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是一个由法学教研室指导的、由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组成的旨在通过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的帮教活动和对“留守青少年”连接、联系的农民工等进行法律援助而帮助“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农民工等提供法律服务和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社会服务品格和技能的教育、教学基地。其职能和目标是以实践教学为依托,以“学以致用,服务社会,锻炼自己”宗旨,着重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培养,组织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并开展法律服务、法制宣传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法学本科生的长期、稳定的、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的社会实践模式,以培养法学专业本科生了解社会常识,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并培养法律人意志品格。同时,增强了留守青少年自尊、自立、自律、自强的品格,预防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选拔、培训志愿者,确立帮教关系,建立组织与管理机制

1.选拔、培训志愿者。从自愿申请的志愿者中,根据品学兼优的要求选拔帮教学员。然后,每一个学期的前两周由法学教研室利用周末或课外活动时间对自愿申请帮教的志愿者进行帮教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课程培训、出行安全培训、公共关系培训以及帮教纪律要求、帮教组织管理培训等,以让他们具备应有的帮教技能和社会实践活动技能以及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社会的基本品格。

2.确立帮教关系。首先,调查分析留守青少年问题现状,建立当地留守青少年资料库及受帮教留守青少年个人档案。具体由课题组成员带领志愿者实地调查或委托当地民政部门进行调查,然后就所取得的材料撰写关于留守青少年调查报告,集中建立留守青少年资料库及受帮教留守青少年个人档案。其次,从调查的对象中抽取若干名留守青少年作为帮教对象;再次,每一名受帮教留守青少年将有两名志愿者来帮助和辅导;最后,若志愿者遇到毕业、考研或者其他情况不能或不适合继续从事帮教活动时,将由下一批次或梯队的志愿者来对上述帮教对象继续进行帮教,以保持受帮教者所受到的帮助和指导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建立组织与管理机制。在帮教志愿者中确定两到三名信息联络员,负责向志愿者和指导教师传递帮教信息;确定两到三名材料员,专门负责帮教材料收集、整理;确定三到四名研究员,负责关于帮教疑难问题;成立专门的法律援助小组,成员四到五名,由指导教师做顾问,研究解决法律援助中的难题。所有工作有专门教师或教研室统筹规划或安排、考核。

(三)制定帮教计划

这里主要是指帮教时间和内容方面的安排。

1.帮教时间安排。帮教时间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帮教日程安排,原则上是周末、假期;根据每一名帮教对象的需要,其二是帮教周期安排,将对其进行连续二到三年的帮教活动。

2.帮教内容安排。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志愿者安排,但主要都应包括对受帮教留守青少年的学习帮助、心理健康辅导、法纪教育、社会交往指导等生活帮助。另外,还包括与受帮教留守青少年的父母、所在学校定期联系,了解他们的在校情况、家庭情况,帮助他们进行家庭联络和正常社会沟通。向留守青少年所连接、联系的家庭———特别是农民工家庭提高法律援助或司法帮助。向社会进行长期、广泛、有效的法制宣传。

(四)具体活动方式

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的帮教方式主要采取二对一帮教或集体活动两种,对留守青少年所连接、联系的农民工、邻里的法律服务主要采取接受法律咨询和个案收集两种方式,然后集体讨论、个别解决。

二对一帮教主要是由两名法学本科生作为一组,长期持续帮教一名留守青少年,这两名法学生本科生服务期一般是一年,下一年的帮教工作将由低年级的师弟师妹来接力,如此对同一名留守青少年持续帮教两到三年。

集体活动主要是帮教志愿者之间集体研讨帮教计划,交流帮教经验,撰写关于留守青少年的调查报告,讨论帮教活动中的重大、疑难问题,讨论被咨询的法律事务或案件,撰写法律文书,集体开展法制宣传等。集体活动还包括帮教志愿者与受帮教的留守青少年之间开展读书、文娱体育获得等。

当然,指导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适当的指导也是其中重要的活动方式。

(五)考核机制

考核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杠杆,为实现实践课程目标,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课题组将帮教这一实践活动作为评定学生思想素质、专业技能的重要指标,供教学管理系、部,学生管理工作职能、招生就业管理部门评优、评先的依据,同时在他们毕业时作为向用人单位推荐的材料。在评价内容上和时机上,既有静态文本或文字———撰写的调查报告、法律文书、帮教心得被帮教者的变化、被帮教家庭及学校和社区的反应、法律服务态度及实效等,又有动态过程,如培训、帮教出勤、集体活动中的行为和能力表现。评价主体上既有志愿者间的互评,又有指导教师对志愿者的综合评价,还有非志愿者对志愿者的评价。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方式多角度、全面、真实地反映法学本科生专业学习的态度、水平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及其所取得的成效以及潜能,以激励他们自主学习,注重自身品质和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为此,对志愿者撰写的调查报告、帮教的计划、活动开展情况及效果,指导教师都适当参与意见,予以必要指导,所有材料都保存于课题组的材料小组,为考核、激励以及经验总结备份。

具体模式可用以下图标展示:

二、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点

(一)学生主动性、教师主导性

在帮教活动中,法学本科生是志愿者,他们是帮教活动的主动性主体。首先,他们自愿提出帮教申请,积极参加帮教培训,努力提高帮教技能,表现了极大的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热情。其次,他们自己能根据帮教对象的具体情况制订帮教计划,并根据新发现的新情况或根据受帮教者的要求适当修改帮教计划,增强了帮教活动的针对性,提高了帮教效果,同时在帮教双方培养了或学会相互尊重的人文素养。再次,他们坚持“走出去”,在至少一年中的每个周末,他们都安排有帮教内容———无论是二对一的上门帮教,还是帮教双方的集体活动(还有帮教志愿者内部的集体研讨活动)。在二对一的帮教过程中,队友之间相互配合,耐心帮助受帮教者解决课程学习、信心不足等问题,在集体活动中,志愿者们能积极报告个人在帮教中遇到的问题,相互研讨解决问题的良策,既注重对问题的探索,又交流帮教感受,相互鼓励,共同坚持。可见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法律服务能力,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还养成以法律专业技能和青年人的热情努力服务社会的道德品格。这是纯粹的课堂教学中、单纯的教师讲解所难以寻找的素材和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然而帮教活动并不是学生们的单干,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首先,通过培训、指导帮教技能、心理、社会交往等活动,从总体上把握帮教活动;其次,随时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疏导情绪,如帮助学生制订、修改帮教计划;学生遇到的被帮教的留守青少年的抵触情绪和帮教志愿者的抵触或惰性心理时,教师及时予以疏导,帮助其克服,鼓励其坚持;遇到农民工等咨询的法律难题,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会诊,提供可靠方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信心,鼓励他们继续坚持。再次,对于志愿者所撰写的有关帮教的调查报告、法律文书等予以专业指导,让学生真正在实践锻炼中提高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技能和热情。最后,在对帮教志愿者的帮教实践进行鉴定时,秉持客观、公正,既培养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又鼓励学生真正愿意并努力做好帮教工作。可见,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又起到了主导作用,正是指导教师与帮教学生的结合保证了该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避免其他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情况;避免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难以在更深层次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技能进行实践。

(二)思想性、专业性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保障。这就要求法学实践教学模式也应该是“思想性———专业性”的有机统一。

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建设就兼顾了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结合。一方面,由法学生本科生长期、持续、无偿地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或非专业知识去帮教留守青少年和由他们所连接、联系的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就是在培养法学本科生了解国情、民情,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法制,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努力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优良品质,就是意图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对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的工作。这就避免了法学实践教学仅仅是为了获取法学知识,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避免了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性的引导,而使学生形成“实用主义”思维或思想。另一方面,在帮教留守青少年的过程中,对留守青少年及其家庭、社区进行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帮教心得等。这些实践活动就是在培养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知识的真伪、检验法律的正义与否以及自己应用法律知识能力的有无和高低,从而避免了当前包括法学本科生在内的大学生参加的大多社会实践活动都是由学院团委组织、院团委教师带队的与专业联系不大的基本上千篇一律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开展的长期、持续、无偿的帮教实践活动鲜明地突出了法律专业社会实践的特点和个性要求,提高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和专业的结合及其深度,促进法学专业学生素质的发展。

(三)长期性、持续性和无偿性

这项活动是一项长期、持续、无偿的帮教活动,帮教志愿者可能从事两年的帮教———只要期间志愿者不出现“不能”情形,如健康问题、违纪违法问题、考研事务等;受帮教者可能受到二、三年的帮教———只要这一期间其留守状态不改变。如此安排的目的在于追求帮教的连续性、长期性,真正达到让受帮教者有所显性收益和无形收益如避免其违法犯罪、让其感受关爱、培养其自尊自立自律自强的品格,同时追求培养法学生本科生服务他人的耐力和意志。这也是其他短期性、临时性社会实践活动所不具备的功能。

(四)高校与地方和谐共建的双效性

为满足法学本科生实践课教学需要,社区、中小学校、高等学校共同建立了“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在帮教基地里、实践中,留守青少年得到包括法制、心理、知识等多方面的帮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他们自尊自立自律自强品格的增强;有利于他们所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他们家庭教育的开展和深入。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的同时又为农民工等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援助服务,以法律服务社区,提高了农民工及其他群体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再者,帮教活动有利于法学专业学生了解社会常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检验自己知识和能力并就进一步完善自我,培养自己应有的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法律品格,最终,法学本科生得到专业锻炼和思想品德培养。可见,建设“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有利于高校与地方的双赢,这是其他单一实践教学模式难以具备的综合性优势。

总之,“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的实践课教学模式新颖,综合了法律援助、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疑案讨论等实践课教学形式的优点又避免其不足的、直面时代背景,既注重法学专业技能又注重学生法律品质培养的新的实践课教学模式和领域。

三、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的实践教学实效评析

从课题组所在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具体实践看,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进行帮教在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同时,更具有鲜明的法学实践教学效果。

(一)预防留守青少年帮教违法犯罪的效果

犯罪学是关于犯罪现象的原因、规律及对策的学问,其教学任务和目标就是要通过犯罪学的教学向学生提供有关犯罪现象的具体知识,帮助学生养成人文关怀精神和形成独特的犯罪学思维,预防违法犯罪。通过两年的帮教实践,课题组认为,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的帮教活动具有重要犯罪学教学意义———预防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

1.弥补着留守青少年亲情上的不足,阻隔社会负面因素与其接触,防范了违法犯罪

要帮教留守青少年,首先必须了解留守青少年的现状。开展对留守青少年现状的社会调查使法学本科生全面接触、了解留守青少年,从多角度看待、分析留守青少年存在的原因,分析、归纳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探知其违法犯罪的原因,为预防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现实依据。对违法犯罪的防范,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而更应该在实践中学习、感悟犯罪学理论,预防违法犯罪。针对留守青少年案件中反映出的亲情缺失是导致他们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的特点,由在年龄比较接近于留守青少年的法学本科生来帮教,以帮教填补他们内心的空虚和信心上的不足,以友情弥补了留守青少年亲情上的缺失。法学本科生与留守青少年广泛而深入的接触,对他们进行法治教育和交友指导,一方面使留守学生能长期处于正面的引导之中,从而能“近朱者赤”,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对不良行为的自觉抵制和自我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法学本科生的言行常伴身边,引导着他们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大大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在时空上与留守青少年接触的机会,也减少了他们“近墨者黑”,防范和减少了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

2.培养了留守青少年自尊、自立、自律、自强的品格,增强了他们自御能力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要强化外力干预以阻隔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而且要加强青少年自尊、自立、自律、自强,从而培养其自我防范能力。本科生,从学业上讲,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成功,法学代表了公平正义。由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进行帮教,这本身就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教育资源,接受这些人的帮教,留守青少年感到可信、可近并倍加珍惜。具体地说,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进行文化知识的辅导,法制教育、健康心理引导、人生观引导,帮助留守青少年正确认识留守现象,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自信心上的不足以及其他缺点,使他们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引导他们在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保持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从而直接增强他们努力防范和克服自我成长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课题组所帮教的社区和学校近三年未出现一起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

(二)增强法学本科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效果

在帮教活动中,法学本科生直接联系了被帮教者的家庭、邻里、街道、社区等,而直接和间接接触的更多地是农民工。他们向帮教学生提出法律或非法律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帮助了法学本科生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上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了他们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社会的愿望和机会。这使帮教活动具有重要的学以致用的实践课教学效果。

1.法制宣传教育

法学本科生在对留守青少年直接进行法制教育,帮助和指导留守青少年用正确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他们所联系的被帮教者的家庭、邻里、街道、社区等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帮教,法律贴近了社区、农村、工厂,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了群众对法律人的情怀,坚定了他们培养自己孩子的信念。

2.为留守青少年所连接、联系的人群提供法律服务

在帮教的过程中,法学本科生能且积极利用鲜活的案件为产生纠纷的邻里主持调解,为意欲进行诉讼的当事人书写诉讼文书等法律文本,特别是帮助和指导农民工维权,还帮助业务人办理相关法律手续,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等。通过帮教活动,民众感受到法律就在他们身边,法律对自己有用。同时,法学本科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热情得到了广泛的检验和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法学本科生为应对挑战和分析所见遇的社会现象和法律问题,自觉加强自我学习,大大激发了他们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提高了学生的课余科研兴趣和能力

在对留守青少年现状,特别是违法犯罪状况调研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与法律相关的社会现象。在调研结束时,法学本科生将调研的有关留守青少年的实际工作状况和所得写成报告在提高其认知社会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其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社会,增强自己的科研兴趣和荣誉感。07法学班志愿者们集体撰写的《巢湖市留守青少年状况的调查报告》成为05法学专业毕业生撰写论文的重要参考资料06法,学本科班志愿者撰写的《磨砺青春色彩,帮教留守青少年》受到了巢湖学院团委的高度关注和高度评价。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的持续帮教活动受被帮教学生所在学校、家庭及媒体的一致好评。这些成就一方面说明了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是对留守青少年帮教这一重大社会系统工程之一,另一方面,说明巢湖学院探索的法学专业学生这一实践课教学模式在获得初步成功的同时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大大提高了巢湖学院及其法学专业的社会声誉。课题组倍感欣慰。

(三)培养法学本科生人文素养的效果

对留守青少年进行帮教,这对当代法学本科生来说,是一项挑战。首先,很多大学生本身都是独生子女,现在要他们来对那些比他们可能更“娇生惯养”或更“我行我素”更“无法无天”的留守青少年进行帮教,这就需要他们首先必须管好自己,完善自我。其次,对留守青少年进行帮教,需要大学生具有进取精神,要有积极的人生观对待被帮教的人员,以自己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被帮教的人员。为此,他们要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锻炼更多的帮教本领、社交本领,磨练更坚强的毅力。再次,对留守青少年进行帮教,需要大学生具有奉献精神。一定程度上讲,留守青少年是“准孤儿”,是弱势群体,当代法学本科生是否愿意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教,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法学本科生是否具有法律人应有的“道德品质”的考验。还有,对留守青少年进行帮教,大学生还要付出更多的智慧、时间、甚至金钱。通过两年多的帮教,法学本科生管好了自己,并且为了更好地完成帮教任务而自觉自愿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锻炼更多的帮教本领、社交本领,磨练更坚强的毅力。他们为此付出了更多的课余时间、甚至金钱,还与被帮教的留守其少年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实践证明:帮教留守青少年使法学本科生学会了了解人、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培养了人文关怀的品质。

四、结语

“法学专业学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是我校法学专业本科生结合法学专业特点、优势,联系当今社会留守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把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把思想品德培养和专业技能提高作为目标而创立的法学本科生实践课教学的新模式,理论论证和实践证明:建设规范化、科学化、规模化的“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对“留守青少年”进行帮教的崭新、稳定的社会力量,是法学专业实践课教学的新领域。“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在法学教学改革中值得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