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违法心理特点及其心理矫正探析

时间:2022-04-29 04:13:00

导语:青少年违法心理特点及其心理矫正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青少年违法心理特点及其心理矫正探析

摘要:分析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青少年犯罪的心理,从而减少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犯罪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提出了心理矫治的方法。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青少年、心理矫治

据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又以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居多。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寻找促成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在原因,分析其心理特征并对之进行心理矫治,只有这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认知才可能得到纠正,其犯罪行为才可能得到预防。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犯罪心理成因

随着青少年犯罪数量的持续增长,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12—25岁青少年占社会总人口的24%,而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在在押犯中所占比例已高达35%以上,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犯罪主体上看,青少年成为我国刑事犯罪的主体,而且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蔓延快、手段残忍、危害严重、反复性强、团体作案突出、重新犯罪率高、改造难度大等趋势。有的青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比如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网络案件中,作案人数就有75%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青少年犯罪心理大多是由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引起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阶段,这种复杂矛盾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得到化解是很艰难的,也是很不现实的。处在复杂矛盾阶段的青少年会表现出:生理迅速发育与心理水平提高相对缓慢的矛盾、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矛盾、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心理结构中各因素(如认识、情感、行为、意志等)之间的矛盾以及独立性意向和认识能力的矛盾。[1]从而导致他们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差,容易受情感、情绪的支配而不能理智地思考,不能较好地用意志加以控制;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进入社会生活后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产生苦恼和不安。如果这个阶段的矛盾解决较好,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地成长,反之就会导致问题行为乃至犯罪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特征

青少年的个性特征正处于发展、形成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他们缺少社会磨练,意志薄弱,特别容易接受不良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是非不分,甚至视丑为美。青少年期作为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在心理发展方面更是错综复杂。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如下:

1、个性特征。(1)、智力发展显著:青少年期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期,他们的感知觉较为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逐渐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面对现实社会他们有时会感到迷茫、无助、困惑……甚至有时会感到孤立无援。此时,如果没有正确思想的引导,他们往往会被不健康思想和错误思想误导,进而误入歧途。(2)、神经(气质)类型:犯罪心理学研究者普遍认为,青少年违法犯罪和他们的气质类型(或神经类型)是有一定的关系的[2]。犯罪青少年的神经类型呈强弱两极分化型,暴力犯罪者的神经类型更多表现为强型,而非暴力犯罪者则弱型居多。偷窃犯罪的灵活型(多血质)、安静型(粘液质)较多。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反应快且准确。区别在于前者活泼,适应能力强;后者好静,细心。从反应快与准确来看,这些无疑是偷窃犯必须具备的[3]。(3)、自身性格特点的不足:我国犯罪青少年的性格特征明显地反映出不成熟和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对崇高理想、目标的追求,显得精神空虚;社会责任感和规范约束力差;分辨力差,难以认清善恶是非;缺乏羞耻心、同情心、怜悯心等,对人冷淡,有敌意,攻击意识强。情绪突发性强,波动大,神经质突出,心境变化多端;少独立性和自控力差,易受外界情境和他人的影响。

2、意志特征表现为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反复性大等特点。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极易接受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经过帮助教育,痛苦流涕,表示要痛改前非。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反复性。出狱后,经其同伙一拉,或出于哥们义气,又管不住自己,照样违法犯罪。一般来说,大多数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有恶习不深,可塑性大的特点[4]。

笔者曾在贵阳市少管所探访了一位名叫张亮(化名)的少年犯,他曾“三进”少管所:12岁那年,在无人管教的情况下在游戏厅接交了4个年龄相仿的“朋友”,几个人一起打游戏、一起盗窃、抢劫、一起进少管所。据介绍,张亮“三进”少管所间隔的时间都不长,从1997年4月第一次进少管所,第二次距第一次仅2个月,第三次距第二次仅9个月。第一次偷窃,仅13岁,11天后即被送回家;第二次,抢劫,三年劳教;而第三次,团伙盗窃,刑期从2000年5月9日至2009年11月8日。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的调查统计,少年在刑释后三年内重新违法犯罪率为34.6%,个别地区超过40%。青少年重新违法犯罪出现了由单独作案到结伙作案,由一般的盗窃到抢劫、重伤、杀人等严重犯罪。可见,这些人反复越多,对社会造成危害越大,也越难于改造。因为他们多次作案得手强化了犯罪心理,已由初犯的恐惧,转为熟练和无所顾忌,特别是在犯罪行为受到制裁和不切实际的需求受阻后,非但不予收敛,反而疯狂地报复社会,成为难以改造的累犯和再犯。

3、需要特征以强烈的自我满足为主。个体的内在需要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原动力,前苏联犯罪学家库德里亚夫采夫曾说:“违法者认为现实条件没有充分满足他的实际需要或者臆想中的需要,这就是违法者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基础”[5]。需要是人的机体内部最大的内驱力,不同的需要结构会产生不同的欲望,从而导致不同的活动。因此,人的违法犯罪活动产生的主要因素就是需要形成的欲望和动机在外界刺激或诱因的影响下实施违法犯罪活动[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知道由于个体的社会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每个人的需要层次也不同。大部分青少年违法犯罪者偏重于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大多违法犯罪活动都与追求过高的物质享受、满足个体感官刺激有关。一般人的需要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需要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而且总是高级的需要制约着低级的需要,并且调节和制约着人的行动;而青少年违法犯罪者的需要系统却处于畸形状态,某种不良的需要处于恶性膨胀之中,使各种需要之间遭到了破坏[7]。在他们身上需要往往是不择手段的自我满足和强烈的物质占有欲。为达到个人目的,他们往往以反社会型行为来占取不义之财。反映了他们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了他们违法犯罪的思想根源和心理特点

4、动机特征表现为青少年动机多样而又茫然,行为易受情绪情感左右。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Pintrich&Schunk,1996)[8]。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容易受外界诱因而引起,他们的动机较为简单且少预谋,没有经过周密考虑或精心策划。在强烈外诱因的引导下,他们喜欢模仿、好奇心强、容易受暗示……一些犯罪青少年在本来没有坏习惯的条件下,也会由于青少年期自身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弱点,加之外界的诱惑而产生犯罪动机。从某种角度来讲,他们的恶劣行为往往不是为了达到什么明确的目的,而是追求一种满足、愉悦。并且,青少年犯罪动机容易变化且不稳定。在遇到情境的变化,特别是在情绪激动下,会实现动机的转化[9]。这一动机转化一般来讲并非是青少年事先精心策划的。在第一动机实施末得逞时,往往情绪迁怒,转移目标,发泄怒愤。如盗窃未遂与事主搏斗,则容易产生杀人的第二动机,杀人后随即又可能产生放火灭迹的第三动机。

三、青少年犯罪心理矫治措施

心理矫治又称“心理学干预”、“矫正治疗”、“改造干预”等。青少年犯罪心理矫治是指促使青少年罪犯的心理和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等活动的总称[10]。青少年犯罪心理矫治作为改造青少年的手段,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培养身心健康的守法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对犯罪青少年进行心理矫治,其目的在于消除青少年反社会的行为和犯罪心理,实现其产生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决心和毅力,顺应和适应社会,不再扰乱和危害社会。

1、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针对青少年表现出来的冲动、逆反、烦躁、从众、自控力差等特殊心理特征,以及人际关系及其自我认同问题,学校、媒体应多开展调适心理健康的活动和节目。并以各种形势组织和开展认识自我、理解自我、解剖自我的系列活动。并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辅导者要帮助矫治对象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消除其心理冲突,恢复心理健康。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关键是化解青少年在违法犯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合理化”情绪,即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种种借口,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因此,要善于及时发现青少年的一些异常行为,有意将问题少年放在和谐、互助、友爱的团体里,详细地了解产生“合理化”心理的起源与发展过程,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具体分析,通过面对面的疏导,打破违法“合理化”心理。心理咨询主要采取个别咨询的方法,此外,也有团体咨询、电话咨询、专栏咨询、家庭咨询等。对矫治对象进行心理咨询对于整体情绪的稳定、认知缺陷的矫治、情绪困扰的解除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当心理咨询不能完全地解决问题时,要转入心理治疗。

2、心理治疗:狭义的心理治疗是指以改变认知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治疗方法与活动[11]。实施心理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那些内在情绪或者心理问题的一种机制。因为心理疾病确实是大多数青少年产生犯罪行为的首要原因。针对犯罪青少年这一独特群体,主要是采用精神分析性心理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是依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展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则有两条:一是满足,以减缓其攻击行为;二是升华,使青少年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使其行为朝向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目的是让青少年对自身形成的病态人格和攻击行为的成因予以觉察,从而通过自身的努力促使其改过[12]。在此过程中,鼓励少年犯谈论过去的冲突和进行自由联想。因为这些冲突导致他们产生多种情绪问题,而这些情绪问题又引发反社会行为或攻击行为,对他们进行精神分析性心理疗法旨在帮助他们解决驱使他们犯罪的冲突和无意识需要。而自由联想是在不加任何选择、不做任何掩饰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样可以暴露出犯罪青少年无意识的内容,有的甚至会使犯罪青少年的活动退回到童年早期状态,此时,由专业人员对此加以解释并引导,如果能被矫治对象接受,便可提高其自知力,达到深刻的人格矫正的目的。

3、行为疗法:行为矫正是指系统应用学习原则和技术评估和改进个人的内隐和外显行为,以便帮助个人更好适应社会的治疗技术[13]。在心理矫治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关注矫治对象的心理问题,逐渐也认识到,对矫治对象的行为问题的解决也是至关重要的。行为疗法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厌恶疗法: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利用条件反射原理进行行为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矫治对象经受来自惩罚的痛苦体验,并与不良的行为习惯重复结合,以抑制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习惯。例如,当一名惯偷少年犯在出现偷盗行为的欲望时,让他立即闭上双眼,想象自己面前正站着一个高大威武的警察,手持警棍、手铐怒目圆瞪地看着他;或者使其矫治对象想象自己在偷盗过程中刚好被事主发现,周围投来厌恶、鄙视的目光……以此来达到和减少这种行为的目的。

(2)代币强化法:这是利用分数、筹码等可以兑换成实物或减免其罪行的代币或标记作为正强化物,从而培养犯罪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种行为矫治方法。该方法是在监狱系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行为矫正方法。在对犯罪青少年进行行为矫治时,也具有相当的激励作用。犯罪青少年可以通过良好行为来获取分数或小红旗、代用币等,便可得到某种形式的奖励或实际的好处,在此过程中,犯罪青少年逐渐能形成在更大的社会中应用的行为模式:人们必须用自己的行动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也正是这些好处(正强化物)使他们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3)适应疗法:此法强调的是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青少年由于自身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特征,会对某些外界环境产生不适应症,如一些青少年因为性的神秘感而引起无可遏制的性冲动,从而导致性犯罪;还有一些青少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能经受失败的挫折而导致的攻击性行为等,这些都是机体不适应的表现。针对上述两个例子,家庭、学校、社会可以开展性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避免因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而产生的反社会行为;而对不能适应社会的青少年可以通过模拟竞争训练等使其逐步适应原先的社会条件。有了这样一个适应过程,青少年对环境因素的感受性降低,其中存在的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会削弱,青少年便不会因为情境的不适应因素而产生过度反应。

四、结束语

在犯罪心理学中,环境、心理和行为活动作为三大变量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青少年犯罪现象就是社会上消极因素在一些具有不良消极心理因素的青少年头脑和行为中的能动反映。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整个社会就必须着眼于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加以切实有效的预防。青少年个体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如不及时矫治和消除,其逐步发展的后果必然导致各种违法犯罪恶果的发生。从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人格特点着手,有效地开展青少年犯罪心理的预防和矫治,将会减少和阻止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产生和曼延。

参考文献:

[1]魏健馨、张学林著.犯罪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45--153

[2]车文博主编王国新、戚立夫著.青少年犯罪心理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82

[3][4]孙莉.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心理矫治研究[J],2005-5-1

[5]许华应著.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初探[M].吉林出版社,1984

[6]许华应著.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初探[M].吉林出版社,1984

[7]周运清王培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个性结构与特征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1

[8]彭聃龄著.普通心理学[M].北京: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王少孚,李海英.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特征分析[J].理论界,1999,06

[10]吴宗宪著.国外罪犯心理矫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

[11]吴宗宪著.国外罪犯心理矫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68

[12]张明主编.走向歧途的心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6

[13]吴宗宪著.国外罪犯心理矫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