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天然气管道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时间:2022-02-09 04:15:29

导语:长输天然气管道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长输天然气管道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摘要: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建立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文章对长输天然气管道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天然气管道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的必要性,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提出风险防控应对策略,对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提升依法合规治企水平。

关键词:法律风险防控;天然气管道;依法合规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日益明显,多数企业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掌握不清晰,存在风险防范体制不健全、管理薄弱、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以长输天然气管道企业为例,探讨与研究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有效防范法律风险,致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一、长输天然气管道企业的特点

随着天然气产业发展政策的频繁释放,天然气勘探、基建、生产、储运都在政策的引领下持续增长,天然气产业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输气管道距离长,覆盖面广,服役时间长,不安全因素多,由于长时间运行,受到腐蚀及各种外力作用,极易发生泄漏及爆炸等事故;作为高风险行业,企业管理复杂,需要不同的专业部门、管理及技术人员,管理幅度和跨度较大。因内外部因素影响,面临不同的潜在法律风险,若对法律风险预估不足或处理不当,未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法律风险防控,都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二、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的意义

在宏观大势错综复杂条件下,长输天然气管道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较大转型压力、资源环境约束等挑战,法律环境日益严峻。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管道维护、施工建设、生产维修、HSSE管理、物资管理、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业务,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构成法律风险,影响企业合规运营及目标利润的实现。全方位构建法律风险防控机制,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实现法律风险全覆盖,是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需要。

三、法律风险因素分析

管道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可能会面临企业规划、项目建设、财务、内部审计、法律事务、人力资源、采购、管道检测、生产运行、质量安全环保等重要业务流程以及行政监管等风险环节。根据企业整体法律环境,结合企业运行实际和内部管理流程,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法律风险因素。(一)合同管理风险。合同本身是一把双刃剑,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在避免交易行为不确定性的同时,可能因合同约定缺陷为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更多关注合同利益而非合同风险。管道企业实践中,合同种类繁多,相对人异常复杂,企业涉及物资、工程、服务等不同类型合同,合同主管部门、法务部门、合同经办部门主要负责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参与合同管理。企业制定了合同规章制度及管理流程,但仍存在合同签订、履行及变更等过程中存在利润损失,陷入纠纷、诉讼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文本内容条款不能充分反映交易潜在的风险;合同管理流程不完善产生的法律风险。(二)舆情管理风险。鉴于管道企业经营范围的特殊性,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制度规定了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经营过程中安全控制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大了企业风险管理和舆情监控的压力。风险事件的应对处置过程中伴随着舆情监控风险。易引发风险事件主要集中在项目安全生产、员工队伍稳定、行政监管以及相关第三方权益处置等方面,如果舆情事件处置不当,形成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消极氛围,极易导致企业停工整顿,在政治上给企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三)招投标管理风险。管道企业在管道建设及运行维护中,主要涉及工程、物资及服务方面的采购业务,公开招标是企业主要的采购方式,这也会存在良莠不齐的企业参与招标市场中,增加了招投标的工作难度。管道企业委托招标机构开展招标工作,但在实践中仍存在招标方式的选择不合规;未按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公司规定应招未招;先实施后招标;评标委员会构成不合规;未按招标投标文件确定的规则评标、定标;招标行为不规范,招标人擅自废标;签订合同时对招标文件作出实质性修改等风险。(四)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企业转型、劳动用工争议与纠纷呈上升趋势,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我国制定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企业在人员管理上从招聘、履行到解除劳动关系,某个环节处理不当或不按照法律规定开展,会面临诉讼纠纷或被处罚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法律风险。管道企业用工形式复杂,涉及在册职工,各类技术服务用工等形式,若对法律和政策未完全深入理解,会在劳动合同签订、合同内容条款、合同履行、劳动合同解除等劳动关系管理和社保统筹上涉及风险点。(五)决策管理风险。管道企业作为国有企业,针对公司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不按规章制度、程序决策或未经充分论证草率决策,未充分行使权力的监督与管理,甚至决策内容有可能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的风险。(六)税务风险税务登记风险。管道企业在管道沿线缴纳相关税费,办理税务登记时,因税务登记账户性质错误,未申报相关税费,存在影响公司税务信用评级,缴纳相关罚款等风险。增值税税务风险。管道企业未办理相关税务资格备案,导致无法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公司选择不合格供应商,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成为失联发票,影响公司进项税抵扣。土地税和房产税的税务风险。管道沿线场站、阀室驻点的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的申报缴纳,不以产权证书办理时间为准,存在不及时缴纳导致税费滞纳金及罚款风险。

四、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体系。建章立制,实现制度周期性动态优化管理。结合企业发展及运行实际,定期开展制度废改立工作,规范制度起草、会签、审核、签发、执行、评估等环节运行,做到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建立法律法规识别机制,将法律法规、党内法规、监管要求及时转化为企业规章制度。制定业务管理流程,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与企业实际相符的行政党务、经营财务、生产管理、工程技术、设备管理、HSE管理等制度,解决制度交叉、重叠、漏项等“碎片化”问题。强化制度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定期开展制度宣贯培训,把制度执行情况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使制度生根落地。(二)建立舆情预警、舆情联动防控体系。风险防范及舆情监测对工作的系统性要求较强。企业建全舆情管理机制,加深社会对企业的理解和认知,会聚舆论正能量,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各部门应掌握职责及业务中所涉风险环节及风险点,制定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相关风险管理任务清单,为舆情管控的风险预防及应对的制度化提供基础数据信息。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各部门参与,信息共享,及时预警,共同化解的舆情风险处置制度化。(三)完善合同管理体系。界定职能定位,明确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健全合同管理系统,加强合同信息化水平,从合同订立发起、签订、履行、变更、终结等环节,规范合同审批及签订流程。合同签订前开展尽职调查,加强合同相对人的资质审查,杜绝不诚信主体参与企业市场交易中。实行标准文本,根据公司常规业务、合同种类,推行工程施工、监理、检测、检维修,工农补偿等类型合同标准文本,加强对非标准文本的审核,完善合同内容及条款,必要时外聘法律顾问团队对公司对外签署的所有合同、协议文本进行法律审核,出具合同法律意见书。合同签订后加强合同履约评价管理,企业合同经办部门及主管部门定期对合同相对人履行情况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可纳入企业承包商黑名单,同时紧密关注合同相对人资信情况,发现合同相对人出现不能履行或不能适当履行的情况,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适时开展合同培训,针对审查中发现的经常性、重复性、低水平错误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四)加强招投标管理机制。规范招标管理工作,严格管控流程工作机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要求,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原则,符合必须招标的项目范围且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项目必须招标,按照审批权限及流程开展招标工作。强化过程管控,提高招标文件编制质量,按照规定程序开评定标,招标前严控评标专家库选用机制,选取评标专家时,结合项目特点,既要重视学历、职称、职业资格等外在条件,更要重视实际经验、实践能力。招标中加强对投标人资质审查力度,避免“出借资质、挂靠证书”等承包商参与投标,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严格把控评标质量,开标前会议对评标专家强调评标质量,以提高评委的责任意识。招标后重视招标档案的组卷工作,招标档案是招投标活动全部过程的真实记载,是招投标行为合法性的书面证据材料。(五)完善法律事务机构,建立健全企。业法律管理体系深化企业法律与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重视法务部门建设,明确职责权利,加强外聘律师的有效使用和管理,借助外聘法律顾问的专业及经验优势,形成内外协调配合工作机制,为公司生产经营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法律服务保障。法务部门参与企业改制重组、产权转让、重大合同的谈判、重大法律事项决策咨询、规章制度审核、诉讼案件等事宜,将企业法务工作从事后补救转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发展。(六)建立高效、快速的法律纠纷处理。机制,提升纠纷防控能力诉讼管理是维护企业利益最后的利器,也是构建和谐地企关系、和谐人企关系的重要手段。管道企业改线工程多,分布面广,外部需协调处理的关系复杂。企业应总结案件经验教训,加大案件的预防,将案件事实情况、过错成因、法律依据、整改措施等内容汇编成案例,适时开展宣传教育。建立主动维权意识,发生法律纠纷或权益受到侵害时,如合同的解除,违约责任追究,损失赔偿等行为,灵活运用法律武器,必要时提起诉讼,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痕迹管理,做好生产经营过程资料的保存,发生争议时,合理分析法律关系,收集保全有力证据,对可能发生诉讼案件提供充分依据。建立与法院的沟通协调机制,掌握案件案件动向及主动权,营造有利司法环境。(七)开展普法宣传,强化法律风险意识。强化法律风险意识是识别化解风险的前提,也是建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基础。企业树立法治观念,“大普法”格局,健全全员学法制度,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开展经营活动,分对象,分层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培训学习,尤其是重点岗位人员、关键部室,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学习作用,将法治教育纳入领导干部中心组年度学习和员工培训规划计划。通过法律宣传,促使员工时刻保持法律警觉性,在每个风险控制点各司其职,增强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八)依法用工规范管理,加强人力资源风险防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重视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制定与企业管理实际相符的劳动用工制度,做到依法依规、合情合理。企业应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台账,对用工基本情况、用工形式、用工期限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劳动合同履约管理,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细化劳动合同及技术服务单位合同文本,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对员工日常管理和劳动合同执行情况开展考核。针对劳动合同解除,应严格履行必要的程序要求,如提前通知劳动者及工会等义务,判断是否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避免发生争议纠纷。

随着长输管道规模的不断扩大,法律风险防范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面对法律风险的复杂和多样,企业多角度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机制,铸就风险防火墙,构建稳固的法律风险管理根基,最大限度推动天然气管道企业的长久运营。

参考文献:

[1]张婷.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研究[J].知识经济,2020(01):119-120.

[2]邓佳青.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研究[J].营销界,2019(46):251+255.

[3]钱进.风险评估方法在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中的应用[J].法制与经济,2020(01):92-93.

作者:徐麦玲 单位:山东省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