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在法律工作的运用
时间:2022-04-10 09:41:55
导语:辩证唯物主义在法律工作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法律工作是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的结合,是法学和哲学的结合,只有充分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在法律工作中的体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指导法律工作,促使法律工作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达到辩证思维和法治思维的完美统一,才能推动法律工作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法律工作;刑事诉讼
中国有句老话,是“人生在世”,人是怎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对这个世界抱有怎样的态度?这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却也是哲学问题,说起哲学,都会觉得深奥和空洞,觉得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我们思考每个问题,办每件事,都想达到完美的结果,整个过程就是自觉不自觉的在运用哲学上的认知观和方法论。生与死,得与失……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哲学问题。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的灵魂,是一种系统并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及思维科学总结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人们对世界的本质及其普遍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渊源就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社会主义法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辩证唯物主义与法律工作息息相关,必须充分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在法律工作中的体现,充分发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法律工作的指导作用。
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法律工作中的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观察世界认识事物,分析、研究、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根本方法,而法律工作充满着智慧和矛盾,处处都在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一)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来说,任何事物都具有现象和本质两重属性,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内在根据,往往深藏于现象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认识一个事物,必须透过现象去看本质,这在公安机关侦查案件的过程中体现的比较明显,比如发生了一起命案,公安机关是如何侦破的呢?首先是通过尸体检验,判断这是自杀还是他杀,其次根据现场环境,判断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他杀,是情杀、是仇杀还是劫财,在抓获犯罪嫌疑人后,根据嫌疑人事前是否预谋、行凶时的行为、事后采取的措施来判断行为人是杀人的故意还是伤害的故意,整个过程都是一个透过现象去看本质的过程。(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问题时,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在刑事案件中,同样是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为什么判处的刑罚不一样,根据的是每个案件的特殊性,有的是有预谋的,有的是一时激愤,有的是被抓获,有的是自动投案,有的被害人有过错,有的赔偿得到被害人谅解,要根据每个案件的不同情况去对待,法律具有普遍性,但是具体案件有具体情况,这便是特殊性。(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按照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矛盾法则,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又可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牛鼻子”。比如法院在调解一件案件时,原告与被告始终不能达成统一认识,吵得不可开交,此时承办法官只要抓住二人之间的主要矛盾,归纳出争议焦点,解决这个焦点问题,其他的次要矛盾便迎刃而解。(四)全面分析认识事物。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分析认识事物,但是因为受到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我们思考问题比较狭窄、单一,做出的决策、决定和结论不全面不正确。全面分析认识事物就是要把与结论所有相关的因素结合起来,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法律工作中,遇到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因素的虚假,如果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令我们得出的结论的因素本身就是虚假的,那么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不正确的。比如犯罪嫌疑人因刑讯逼供所作出的供述,与案件事实不一致,那么根据虚假供述所得出的结论必定是错误的。二是因素的缺失,比如犯罪构成有四个要件,在审查的过程中只用三个要件便作出了结论,那么结论必定也是不正确的。只有全面分析证据,排除非法证据,才能得出正确而科学的结论。
二、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工作
辩证唯物主义与法律工作息息相关,紧密联系,那在工作中要如何践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指导工作,主要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必须坚持以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唯物主义是相对于唯心主义而言的,简单的说就是坚持客观存在。首先作为诉讼制度的基础—证据制度的建立便充分体现了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将证据这种客观存在作为认定法律事实的物质基础,是证明一切案件事实的根据。在我们法律工作中,坚持唯物主义思想就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只有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最大可能的探求真相、还原真相,真正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二)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看似矛盾,但在我们的法律工作中,处处存在,原告与被告是对立的,公诉人与辩护人是对立的,法理与情理是对立的,甚至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两个证人的证言不一致也是对立的,但是不能简单机械的认为对立就是错误的,而是要从对立中发现和利用统一,原告与被告的对立是为了弄清真相这个统一,公诉人与辩护人的对立是为了更准确的适用法律这个统一,法理与情理的对立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这个统一,只有正确的认识对立,看到对立中的统一,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三)坚持量变引起质变。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和质变到量变的质量互变过程,违法是量变,当数额、次数等达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变成犯罪,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但这个犯罪会变成一个新的量变,当情节再次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起新的量刑档次,再次发生质变。在我们的工作中,要看到这种变化,防止量刑引起质变,比如法治宣传、比如犯罪预防,比如对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就是使用一些方法将量变因素扼杀,防止量变引起质的变化,而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要促成量变引起质变,比如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促使被告人与被害人达成赔偿和谅解,为从轻处罚创造量变的条件。(四)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是成文法国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律适用原则,而社会是发展的,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在法律工作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立法机关要不断修改完善法律,司法机关对某些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解释和答复,审判人员在办理个案过程中国创造性的解释法律,创设新的法律规则,同时法律工作者也要不断加强学习,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使自己同日新月异的社会相适应。(五)合理的运用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实是要求我们正确面对挫折,不断向更高层次认识问题。在侦查过程中,侦查活动的方法就是排除法,是一种否定之否定,侦查人员要深刻的认识到侦查活动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前进的,进而把所有有疑问的案件截留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在我们的诉讼活动中,也许已经获取的证据有限,我们可以根据现有证据作出结论,而一旦出现新的证据,就可能会不断否定之前的结论得出新的结论,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要合理的运用否定之否定,一方面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思维,认识到事物的发展都是一波三折的,否定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敢于否定过去,敢于否定自己,敢于面对前进中的波折和障碍;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知识、加强学习,为否定提供理论基础。
三、结语
法律工作者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汲取者,也是实践者,法律不只是作为条文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原则和精神而存在,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法律工作,是现实的要求。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任重而道远,作为法律工作者,要正确掌握、灵活运用辩证思维和方式、法治思维和方式,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滋养,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问题,增加辩证思维能力,更好的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指导我们的法律工作,推动法律工作的科学发展,从而全面实现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张洪业.从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的相对性出发谈防止冤家错案工作的开展.管理学家.2014(1).
[2]张军.在司法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方法论.求是杂志.2011(4).[3]萧前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高进峰 单位: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上一篇:浅议基层行政审批改革法律问题
- 下一篇:藏族务工人员法律援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