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利益保护法律限度

时间:2022-01-29 09:32:59

导语:公共利益保护法律限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共利益保护法律限度

摘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自我保护意识逐渐提升,公共利益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公共利益进行保护显得十分必要。现阶段,我国的法制化建设不断提升,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对公共利益进行法律层面的保护已经取得一定进步,但是在法律限度上仍然存在一些局限,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基于此,本文将对经济法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并对公共利益保护中的法律限度以及完善对策加以阐述。

关键词:经济法;公共利益;法律限度

现阶段,公共利益受损情况时有发生,从法律层面对公共利益进行保护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许多法律涉及到公共利益保护问题,其中经济法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然而从实质上看,经济法对于公共利益的保护仍然存在一些限度,抑制了法律效力的充分发挥。对此,相关法律研究人员应对此加强重视,充分认识经济法对公共利益保护的重大意义,并寻找存在的限度问题,使其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

一、经济法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现实意义

由于个人对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概念常常混淆,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等情况,经济法作为为经济发展而设立的法律,当二者出现冲突时,可以从中进行调节尽量达到平衡。在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部分不法分子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做出一些危害国家和社会之事,如造假、生产一些劣质产品等,以最低的利益获取最高效益,对于此类现象,经济法应从法律层面对其进行制裁,阻止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进一步的破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经济法对于造假事件进行制裁,但却是维护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消除社会毒瘤,间接的对社会公共利益起到了保护作用,对于一些威胁公共集体利益的个体活动进行有效制约,使社会经济能够在经济法的保障下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由此可见,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本质上存在共性关系,经济法在维护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对于社会公共利益也起到了较大的保护作用,这对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二、经济法下公共利益保护法律限度

(一)经济法具有局限性。从我国目前法律制度来看,法律制度的成熟与经济发展间存在一定联系,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市场经济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些许问题,一系列新型经济法的诞生,使以往的法律制度受到冲击。另一方面,从经济法本身来看,其产生具有一定特殊性,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因此缺少政府以外的独立市场主体,并且在公共利益方面也缺少代表主体与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秩序发展中,个人与整体之间的交互十分明显,但我国始终由整体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个人主义较为缺乏,因此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通常以公共利益为主。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主义逐渐突显,然而经济法却尚且处于整体主义向个人主义的转变阶段,与当前法治思想不相适应,从而在公共利益保护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经济法缺乏操作性。经济法作为现代法中的一种,主要作用是针对当前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分工不断细化,社会逐渐走上多元化、抽象化道路,各成员之间的互动增强,社会公益保护力度降低。从经济法视域来看,在公共利益保护方面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缺乏对公共利益保护界限的划分标准,另一方面缺少可行性的操作规则。对于公共利益来说,应从实质上把握其内涵、特征,这属于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但是,价值选择较为复杂,且具有多元化特点,要想在这一层面达成共识十分困难,如若想做出较好选择,则需要将价值问题转变为程序问题。因此,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十分正当,并不单纯与法律规定相符合,而且还要与程序上的具体规则相一致。(三)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相背离。1.在调制主体方面,包括市场规制、宏观调控等方面,力量过于强大。在调制主体层级上,地方与中央政府间存在不同,主要体现在追求目标、行为措施、约束条件等方面,部分地方政府以自身利益为重,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对中央政策适当规避,使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根据公共选择理论,中央政府不属于道德人,而属于理性人,具有一定的利益追求与腐败现象存在,在政策落实过程中通常会背离公共利益保护目标。由于在决策体制上存在漏洞,导致决策信息不完善,在落实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很可能导致公共政策无法达到预期效果。2.调制受体与主体相比处于劣势,在对策能力上较弱,对于调制受体来说,可能会受到经济法多元化影响而发生改变,采用法律规避的方式与调制主体相抗衡。上述情况不但在调制双方间存在,对于任意层次的调制关系来说,都十分普遍,调制受体通过法律规避方式很可能会对公共利益保护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公共利益保护效果难以得到显著提升[2]。(四)经济法规范具有多元性。从法学的角度来看,法律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国家法律以外,还包括非政府社会组织所制定的相关准则和规范。根据经济法学研究结果,经济法规范具有多元性特征。从1990年以来,在西方不断爆发“重塑政府”运动,在规制防止上也逐渐走上多元道路,对传统法律进行继承和发扬,并诞生了一系列新的软法规范。从软法规范来看,如若未能体现出真正意愿,则势必会出现些许消极现象。另外,对于经济法来说,其主要作用是确保经济体制与政策的顺利实施,与其他法律性质来说,其政策性更为明显。在现代化法治社会背景下,法律逐渐以政策为引导,法律与政策间的融合日渐显著。因此,在新形势背景下,经济体制在不断发生改变,对经济法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其开始发生变化。在整个经济法背景下,公共利益也呈现出历史性、阶段性特征,使经济法中的基本理念与原则随之发生改变,在无形中增加了公共利益的保护难度。

三、经济法下公共利益保护限度的完善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麦基弗指出,公共利益保护是人类生活的前提,对现代政治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社群具有一定的公共利益,又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社会的主要特征为社会公共利益,对公共利益进行保护属于经济法的基本价值追求。但是,从上文中的分析和研究表明,目前经济法在公共利益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法律限度,需要在后续的发展中得到有效的弥补和完善。(一)从实体法角度界定公共利益。在公共利益的界定方面始终未能达成共识,但其本质并不在于公共利益概念上,而是由公共利益而引发的价值判断问题,可以通过思考、讨论、批判等方式,针对不同情况得出相应的具体结论。拉伦兹提出:“当抽象概念与逻辑体系无法充分体现生活现象中的多样情况时,人们首先想到的辅助手段便是类型。”将公共利益类型化看待有利于对其进行更加明确的界定,给予其更加妥善的保护,为其他利益形态提供更多的保障与依据,使公权力的形式有所指导和参考。从公共利益的界定方面来看,学术界目前主要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公共权益应由权力机关负责,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来界定;另一种观点认为由司法机关,即法院来负责,对公共利益进行认定和审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由立法机关负责,在普通法律基础上对其进行界定。根据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第三种观念更加贴近于现实,可以由权力机关负责对公共利益进行认定,与制度化的本质、民意、法律效力理论要求相符合,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缓解政府滥用权力对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害[3]。(二)从程序法角度构建控制规则。法律程序的设计与实施对国家、个人利益冲突的缓解具有较大的权衡作用,能够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使其在合理的范围内行使。对于程序问题的理解达成共识有利于公共利益的保护,对每位公民来说都有较大益处。公共利益的形成属于公共决策的过程,要确保结果的科学合理、正确民主,就需要确保决策的过程公开透明,保障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与表达权。在公共利益程序控制方面,应以是否引发争议为依据区别对待。一般情况下,只要公共利益尚未引发争议,则可以设立常规程序机制明确该项利益;如若发生争议,则需要在法律层面上对公共利益所引发争议的解决程序进行明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为了公共利益而采取一些措施对公民权利进行限制,则需要在科学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只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后政策决策才可保障公共权益的实现,将公民的基本权益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在公共利益保护中,应最大限度的提高决策透明度,保障公民以及相关人员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以及其他民主权力,最终保障公共利益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开展;3.对公共利益的程序控制应坚持平等商谈、个人权力优先、事前公平补偿、事后完善救济等原则;4.围绕着公益诉讼,构建科学高效的公共利益司法救济制度。公益诉讼属于个人或者组织在法律的授权下,对侵犯国家、社会公益等行为提出的诉讼,由法院进行依法办理的司法活动。现阶段,为了使我国现行诉讼制度下的原告资格得以拓展,将间接受到伤害的相对人以及利益范围内、受到影响的“任何人”都纳入到原告资格范围中,同时还针对举证责任、诉讼费用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使公益诉讼能够从根本上使现有经济法中的缺陷问题得以弥补,为国家、社会、人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更好的保护[4]。

四、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公共利益离不开法律保障,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对此,每一位公民都应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间的关系,认可经济法对社会经济、公共利益的保护和促进作用,相关法律研究人员应进一步挖掘经济法在公共利益保护方面的局限,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弥补和完善,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超.论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J].社会科学:全文版:00180-00180.

[2]杨艳.经济法视角下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浅析[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11):00242-00242.

[3]陶红云.经济法基础上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J].经济管理:全文版:00235-00235.

[4]王相赞.经济法框架下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6(24):4-4.

作者:杨晔 单位:江苏蓝之天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