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权的法律调整机制探析

时间:2022-10-14 05:45:37

导语:土地权的法律调整机制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土地权的法律调整机制探析

本文作者:任庆恩工作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权利争议包括土地土地权属争议和承包经营权的纠纷,以及对承包经营权的侵害。建立和完善土地权利争议的法律调整机制,妥善解决权利争议,对于完善权利制度,维护土地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权属争议及其法律调整

土地权属争议及其主体和内容。

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因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以及其他土地权利归属发生的争议。土地权属争议是土地法律制度调整的重要内容。土地权属争议不但涉及集体所有权制度的维护,而且涉及承包经营权人及其他当事人合法民事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土地权属争议的主体主要包括:国有土地所有权主体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间的争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间的争议,即农民集体之间、村内两个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乡(镇)农民集体之间的争议;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土地所有权争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之间的争议;国有土地使用权主体与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之间的争议等。土地权属争议的内容主要包括所有权争议、土地使用权争议、承包经营权争议及其他土地权利争议。我国法律规定,属农民集体所有。改革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权利的经济价值日益增加,农民集体之间土地所有权争议越来越多。另外,一些地区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任意侵占农民集体土地,损害农民利益。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主要是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和承包过程中所发生的争议。其他土地权利争议是指除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之外的土地权利所发生的争议。

土地权属争议法律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由于的特殊性,根据我国权利制度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法律在调整土地土地权属争议除遵循一般民事和行政法律调整的原则以外,还要体现土地土地权属争议法律调整的自身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原则:第一,从实际出发和尊重历史的原则。土地权属争议的产生大多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所引起的,这在农村集体组织之间土地土地权属关系中十分普遍。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历史上乡、村、社、队等因合并、分割、改变隶属关系等行政建制变化而遗留下来的土地土地权属争议;其次是因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无偿占用和“一平二调”而造成的土地土地权属争议;再次是因地界不清而引起的土地土地权属争议。法律在调整这一类的土地土地权属争议时,应当从历史和实际出发,查清当时的事实背景和政策依据,确定土地土地权属争议产生的具体原因,在实事求是和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尽量维持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并合理照顾各方利益的平衡,合理划定地界,确定土地权利归属。第二,优先保护现有土地权利和利益的原则。在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解决之前,争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改变土地权利现状和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土地资源及土地上的附着物。在涉及历史原因的农村集体土地土地权属争议中,如历史事实难以查清、相关证据或政策法律依据不明,应以土地实际占有和利用的现状为基本依据确定土地权属关系。第三,国家土地所有权推定的原则。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而在城市以外的土地中,还有数量众多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其中一些与农村集体土地相邻或交错。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国家与农村集体之间发生的土地土地权属争议,而已有的证据又不能证明土地权利的归属的情况下,法律进行调整时应采取国家土地所有权推定的原则和规定确认其土地权属,即凡是不能证明其为集体所有的土地,都是国有土地。

土地权属争议法律调整的方法主要包括协商调解、行政裁决和法律诉讼。协商调解是指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和争议双方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说服、劝导、协商达成解决土地纠纷的协议。行政裁决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对受理的土地土地权属争议和纠纷,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行政裁决应以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依据,严格依照和正确适用法律规定。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土地土地权属争议的解决应当首先采取行政处理的方式,土地土地权属争议的当事人未经过行政程序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承包经营权纠纷及其法律调整所谓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是指土地承包当事人之间因承包土地的使用、收益、流转、调整、收回以及承包合同的履行等事项发生的争议。根据我国承包经营权制度的现状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既包括侵权纠纷,也包括违约纠纷。因此,承包经营权纠纷既可能发生在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和农村集体组织之间,还有可能发生在农民与企事业单位、有关政府组织之间。法律调整和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途径包括以下四种:第一,协商解决。即当事人在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后,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协商,以解决争议和纠纷。协商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既可以减少当事人因解决纠纷而耗费的时间、精力和费用,也有利于纠纷和矛盾的及时解决。第二,调解解决。即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调解必须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这种自愿贯穿纠纷调解的全过程,在调解的任何阶段,当事人都可以对调解提出异议。即使调解达成了协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反悔的,即为调解失败。我国《承包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调解机构,这符合我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现实,也有利于纠纷的合理公正解决。除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外,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当事人也可以自愿请求其他组织或个人调解,以取得纠纷的解决。第三,仲裁解决。即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当事人之间不愿意通过协商、调解等途径解决纠纷,或者通过协商和调解不能解决纠纷的,可以向承包经营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仲裁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纠纷仲裁,其与一般经济纠纷仲裁的区别,一是申请的程序不同,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仲裁管辖,不需要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申请,有关仲裁机构即可受理;二是仲裁机构不同,承包经营权仲裁机构的设置不同于《仲裁法》规定的仲裁机构。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我国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地区将仲裁机构设立在县乡两级,有的地区则只设立在县一级。据统计,全国!万多个乡(镇)中,有两万个设立了承包经营权仲裁机构。第四,法律诉讼。当事人不愿意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能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又不愿意进行仲裁的,可以直接向属地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侵害承包经营权及其法律责任

侵害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特征。

承包经营权是农民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者对其承包经营的土地依法享有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自主进行生产经营和处置其产品的权利,承包的土地被依法征用、占用时,承包经营权主体拥有依法获得相应补偿的权利,等等。因此,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侵犯农民财产权利的行为,其构成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侵害的客体是土地承包经营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具体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生产经营自主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承包土地被征用、占用是获得相应补偿的权利以及依法继承的权利等。第二,侵害主体是任何不确定的组织和个人。承包经营权是国家法律赋予承包方的土地财产权利,一经设定,承包方就可以依法独立行使,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发包方不得非法干涉。否则,即构成侵权行为。第三,侵害承包经营权的表现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干涉承包经营权主体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违反《承包法》的有关规定收回或调整承包人承包经营的土地,有关组织或个人强迫或阻碍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人放弃、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土地进行所谓招标承包,将农民的承包土地收回抵顶其欠款,剥夺、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承包经营权以及其他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和现象。

侵害承包经营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承包法》的规定,侵害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即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在其土地承包经营权遭到非法侵害时,有权请求侵害方停止侵权,或者请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仲裁机构、人民法院等依法责令侵权人停止正在实施的侵权行为。返还原物,即侵权人非法占有土地承包人的承包地或者其他财产,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请求其返还其非法占有的承包地和其他财产,或者请求承包经营仲裁机构、人民法院依法责令侵权人将非法占有的承包地或其他财产返还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同时,还应该返还承包地和其他财产在被非法占有期间的孳息。恢复原状,即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非法侵害时,承包经营权利主体请求侵权人或者请求承包经营仲裁机构、人民法院依法责令侵权人将受到损坏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恢复原来的状态。排除妨害,即侵权人非法干涉、阻碍、妨害农民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权主体有权请求侵权人或请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仲裁机构、人民法院依法责令其排除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障碍,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包方即农民集体组织为阻止承包经营权人耕作其承包地而设置障碍、停供水电以及阻止通行等,应承担排除妨害的民事法律责任。消除危险,即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或者存在损害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财产的可能,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法请求侵权人或者请求土地承包经营仲裁机构、人民法院依法责令侵权人采取有效措施,停止具有危险因素的行为或者消除损害财产的可能。赔偿损失,即侵权人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给土地承包经营权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或者请求土地承包经营权仲裁机构、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以其财产赔偿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所受到的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