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的法理研究

时间:2022-07-18 03:53:55

导语: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的法理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的法理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变化的加快,民法作为维护市场秩序的主要手段,也随着市场的变化、人们的交易行为产生了许多变化,主要表现为从近代民法现代民法的发展。本文以民法法理为视角,通过简要介绍民法法理,研究了现代民法与现代民法的状态,以期助益相关人士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民法。

关键词:近代民法;现代民法;民法

法理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民商事活动的重要依据,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规范市民生活秩序具有重要作用。不论是近代民法抑或是现代民法对其规制时期的社会经济、国家发展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法理是民法之本,从民法的法理角度出发探究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更有助于充分认识、了解民法。

一、民法法理

法理占据着民法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从其与实证法的联系角度来看,法理具有三种存在样态,其一,法律文明;其二,法律基础;其三,法律之上。从其具体化内容来看,其包括平等原则、立法意旨、事理等内容。法理早在古罗马时期就作为民法渊源而存在,到近代,它仍是国际社会许多国家重要的民法渊源之一,例如,《瑞士民法典》就明确表示法官可于法律存有漏洞的情况下,直接引用法理作为裁判依据。法理在我国从近代到现代这一时期,其在民法中也不断发展完善,为人们行为提供了更多保障[1]。

二、近代民法法理研究

(一)近代民法概述。近代民法通常为经由17、18世纪发展,至19世纪,欧洲各国编撰的民法典,其中包含民法原则、理念、制度等。对于近代民法可作如下理解,一是体现了契约自由原则,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二是展现了平等人格,主要表现在身份地位上的平等,弱化了等级之别;三是体现为绝对保护原则,主要指所有权不受侵犯;四是表现在自己的错误由自己承担方面。近代民法以自由、平等、独立为法理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人们去创造财富,若在此环节给他人带去损害,则后果自担。近代民法在商人致富方面给予了重要规范,为市场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二)近代民法不足。近代民法诞生于资本主义兴盛时期,其法理以与资本主义发展相契合为本,随着垄断时期的到来,其出现了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下述三方面,第一,形式正义。法官裁判完全依据合同约定,无自由裁量权,例如,不过问合同主体境况、过错等。民法因此工具性更加明显,完全难以体现人们的诉求,呈现出冷酷的特点;第二,抽象人格平等。人格平等原则的主旨在于保护全体公民的利益,否认等级制度。但是其流于形式,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仍然会遭受歧视,人格平等名存实亡;第三,消极自由保护。近代民法将市民生活与国家政治完全割裂,给了市民过度的自由,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来说,显现出了隔离的负面影响,一度呈现出资产雄厚群体压榨弱势群体的问题。进入20世纪后矛盾激增,近代民法开始走上向现代民法发展的道路[2]。

三、现代民法法理研究

(一)现代民法概述。现代民法主要指人类社会步入20世纪之后,在近代民法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对民法进行的调整与修改。其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第一,近代民法下所生成的市场环境过于自由,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现代民法调整中增加了政府干预,转变了完全由市场主导的情形,政府构建了许多扶贫制度,对于生活贫苦者予以帮助,进一步保障了人们的基本生存权;第二,现代民法将契约原则进行了精细化处理,为法官提供了更加明确的裁判指引,改变了近代民法法理下的一刀切裁判方式,法官在裁判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引发危险、造成伤害的事件进行差别化处理;第三,现代民法实现了真正的人格平等,近代民法往往流于形式,但现代民法将其落地,通过相关立法彻底打破了等级分化,实现人与人实质上的平等[3]。(二)现代民法不足。现代民法是近代民法的升级改良版,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第一,引入道义原则。道义原则被具象为正义出现在现代民法法理中,然而现代社会具有多元价值的特点,特别是在西方世界,兼具科学、理性、道义,对于传统宗教、伦理产生了巨大冲击,在该背景下,很难统一道义的实质内涵;第二,实质正义目的。单纯以实质正义作为行为的指引,若缺少相应的制约机制,很难保证公平正义;第三,打破私法自治。现代民法将伦理道德、公共政策等内容引入民法法理中,模糊了公私界限,增加了法律的不确定性,为干预私法自治创造了条件。因此,对现代民法还需更多的配套制度进行保障,以充分弥补其不足,充分发挥民法法理的正当性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以法理为视角研究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可以发现,民法整体处于上升发展的状态,民法是市民生活的反映,到20世纪,近代民法已经难以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为此现代民法应运而生,它弥补了近代民法的诸多不足,对人们的保护增多,但其自身也处于发展之中,需要更多法学者以生活实际问题为本,进一步优化现代民法。

[参考文献]

[1]黄茂荣.论民法中的法理[J].北方法学,2018,12(03):5-20.

[2]龚明达.法理分析视野下经济法与民法价值之比较[J].法制博览,2019(07):224.

[3]李敏.论法理与学说的民法法源地位[J].法学,2018(06):99-115.

作者:陈可欣 刘珅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