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弊端的法律思考

时间:2022-04-07 09:40:22

导语:格式合同弊端的法律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格式合同弊端的法律思考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和交易的愈加便捷化,格式合同便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简化了交易程序,节约了交易时间,促使经济高速流转。但由于格式合同限制了合同自由原则,在看到它为现代经济生活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必须关注格式合同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借鉴国内立法实践,加强对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使得格式合同更好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格式合同;风险分配;法律规制

一、格式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格式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为了反复使用预先拟订的,并由不特定的第三人所接受的,在订立合同时不能与对方协商的合同。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内容的预先确定性

即格式合同的内容均为单方预先设定好的,合同另一方无权协商。

(二)合同的反复适用性

从格式合同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格式合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和运用总结出来的,其内容具有规范化和定型化,因此格式合同可以反复使用,并非仅适用于某一特定对象。

二、格式合同的弊端

通过上文对格式合同基本特征的描述,可以看出,格式合同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化交易程序,节约交易时间,促进交易迅捷。但同时,它的弊端也一并暴露出来。

(一)主体地位的不平等

之所以叫格式合同就是因为其内容都是由一方预先设定好的,条款具有规范化和定型化,而不是双方一起协商的产物,这就使得合同自由原则大受限制。而事先订立合同的一方往往都是经济上或法律上的强者,另一方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订立合同方便常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将一些有利于自己却不利于对方者的条款订入合同中,弱势方只能或多或少自愿屈服于这些不公平条款,此种交易就如同“一个手无寸铁的弱者在一个手执尖刀顶着其喉咙的强者面前达成的交易”。在此种弊端作用下,格式合同往往成为强者鱼肉弱者的工具,因此格式条款常常被称为“霸王条款”。

(二)风险分配的不合理

格式合同的特征决定了双方地位的不平等,而其主要表现就是风险分配方面。订立合同方往往利用其在专业或法律知识上的优势,对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采用较为含糊的表述方式,亦或采用强制性条款来免除自己的责任,从而将风险转嫁于对方,而另一方由于其经济地位的劣势,对风险不合理分配的此类条款也不得不屈从。

三、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

从其他国家对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方式来看,大致分为立法模式、司法模式、行政模式以及自律模式。综合借鉴外国做法,笔者认为,在中国对格式合同的弊端调整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完善立法,加强立法

从世界范围来看,有关格式条款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民法典等基本法中制订有关格式条款合同的一般性、原则性规定;二是在基本法之外制订格式条款合同单行法,对格式条款制度做出详细的、具体的规定。目前在我国,格式合同主要由《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海商法》、《保险法》规制,但这些已有法律对格式合同的规定过于简单化,不能直接适用于现实中的格式合同纠纷案件,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对格式合同制度进行专门立法,杜绝行业规章等肆意解释。

(二)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由于格式合同对风险分配的不公平导致弱势一方受到损害,对此,笔者建议应当加大行政救济手段,一方面国家应当注重行政审查制度的构建,例如加强行政部门对格式合同的审查力度,事先审核、事先协商,未经过审查批准的格式合同,严禁使用,以维护人民利益;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规定和完善合同纠纷的行政裁决机制。

(三)注重司法控制

司法控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判决合同中违反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条款无效。二是通过民事法律的一般原则,比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自愿公平平等原则等,对合同条款进行解释。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加强法院对格式合同条款的解释,以更好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

(四)培养自律意识

现如今,有关格式合同的纠纷如此之多,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格式合同的认识尚显不足,签约一方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不高。因此,培养人们的自律意识也是对格式合同进行法律规制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国家要注重培养行业自律意识,由各商业行业协会等民间自律组织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和监督,从而取消或限制某些不公平条款之使用。另一方面,应当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培养合同弱势一方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王雨彤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登明.论对格式合同的控制[EB/OL].

[2]马齐林.关于完善我国格式条款合同制度的思考[J].现代法学,2000,22(02):118-121.

[3]汪彩华.论格式合同的缺陷及法律控制[J].当代法学,2000(0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