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法律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9-25 08:49:38
导语:大学生教育法律思维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法律思维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一)法律思维概念的界定。关于法律思维,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立足点也有不同的认识与阐释。在法律专业教育中,法律思维往往是指职业法律群体根据法律对人的思维走向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是受法律意识和操作方法所影响的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方法[1](P5-8)。在多元化教育中,我们对法律思维的理解是:在法律制度架构之下对法律的认识态度,以及从法律的立场出发,思考和认识社会的方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2]。(二)法律思维的基本特征。1.法律思维是系统的思维。一是法律思维的本质就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基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运用法律思维处理问题体现着对各种价值和正当利益的合理平衡,尽可能把事情统筹考量、协调安排,以取得最佳效果。二是法律思维是从现象到本质以达到法律真实的理性思维。法律思维不同于感性思维,感性思维是无数的纷繁无序的客观事物通过人的感官直接反映于人的大脑之中;而法律思维作为一种理性思维,在于习惯性地通过思维方式,如演绎、归纳和类比等思维方式,依照特定程序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发现事物本质。2.法律思维是规则思维。法律自身作为具有明确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在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整人们的行为关系时,为社会生活提供了稳定的、一致的、连续的和可预见的行为模式[3](P529-533)。因此,法律思维具备规则的相应特点。一是法律思维具备规则的确定性、可预期性的特点,即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二是法律思维具备规则的程序性特点,即法律思维提供了统一的认知标准,通过法律思维能够对等地认知事物,法律思维具备监督的内涵。3.法律思维是建设性思维。思维的目的在于通过认知事物以帮助我们作出判断及一定行为。而法律思维在于剖析事物之后帮助我们得出一个合理、合法的行为引导,以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为目的,从而达到建设社会的效果[4]。
(一)大学生教育中法律思维培养现状。一是法律课程学时安排不足。法律基础课程的安排仅体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其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最重要的公共课程,因课时少、考试松、对毕业升学影响小,而普遍被称为“副课”。二是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思修课的任职教师多为思想政治教育类、哲学类专业的教师。他们由于专业知识欠缺,在教法律基础部分时效果不理想。三是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的能力不足。由于部分法律知识晦涩难懂,学生通过自学难以理解,因此,多数学生并不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此外,由于缺乏系统、基础的法律知识灌输,单纯依靠日常积累很难构建起法律思维,这也打消了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四是法律思维的培养还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缺乏实践的配合,导致法律思维培养只是纸上谈兵。(二)法律思维培养缺失的原因。笔者认为,法律思维培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没有设置专门的法律基础教研室,没有特定的法律思维培养教学计划及项目投入,加之课程安排不合理,导致法律思维培养缺失。二是现高校非法学专业并没有配备专门的法学教师任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础课程。此外,对于各专业中涉及的法律方面的课程,也没有配备专业的法学教师任教,如财会专业中的经济法、税法课程一般由财会专业课教师代为讲授。这部分教师法律思维素养本身并不高,从而忽视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三是高校虽然认真学习贯彻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但并未落实到位。法律思维的培养作为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机制制度不完善,尤其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大学生没有认识到法律思维养成的重要性,忽视自身素质教育。
三、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的意义
(一)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法律思维作为理性的、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思维模式,能和各个专业思维相辅相成,不会因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例如,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善用“SWOT”思维模式分析和处理问题,在管理领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在面对法律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法律思维在有效处理法律问题的同时,能和“专业化”思维模式相互融合。因此,法律思维模式就成为打破单一特定的“专业化”思维壁垒,引入多元化思维模式的最佳选择,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二)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法治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该社会背景下,大学生要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而法律思维作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基础,能帮助大学生在社会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避免违法犯罪,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成长为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求的栋梁之才。(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报告多次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这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大学生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储备力量,其知识储备、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都将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将大学生法律思维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建设和谐校园和法治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四、多方位构建和培养法律思维
法律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校作为教育的主战场,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逐渐养成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法律思维教育的普及。一是各高校要提升对法律思维培养的重视,根除“副课”思想,将培养法律思维放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高度上加以认识。只有各高校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法律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真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思维。二是保障法律课程及课时的安排。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形成法律思维的前提。笔者建议,各高校可增设民法、刑法等基础法律课程,开设从入学到毕业每个特定阶段所需的相关法律课程,确保学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三是加强对相关法律课程的考查,将法律思维能力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考查项目,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法律水平及法律思维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法律思维的形成。因此,各高校首先应组建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学团队,特别是要配备法律思维相关课程的教师,只有教师具备法律思维专业技能,才能做到“授业解惑”;其次,培养其他各个专业教师的法律思维能力,定期对教职工进行法律培训,并法律思维能力作为定级评优的考查项目,以提升教师的法律思维水平。(三)优化教学手段。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各高校要丰富教学手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法律文化。例如,通过创建模拟法庭教室、校园微信公众号、法律宣传展板等基础设施来进行法律教育教学。此外,在校园外,可以组织法律实践活动以辅助教学,如让学生深入司法第一线体验职业性法律思维的运用;聘请优秀法律工作者开展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看守所、监狱等。总之,各高校要使法律学习成为校园文化,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最终首先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四)发挥高校科研的优势,鼓励理论创新。高校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理论科研的前沿阵地。各高校应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优势,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研究,并给予资金扶持。对研究成果突出、教学业绩显著的个人及团队给予表彰,对优秀经验成果及时推广。此外,各高校之间也应充分互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在学术及教学方面形成良好的氛围。(五)大学生要自觉树立法治观念。当前社会上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裸贷”“校园暴力”等事件,正是大学生缺乏法律思维能力的表现。因此,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充分认识到法律思维的重要性,自觉学习法律、树立法治观念,当遇到问题时,学会运用法律思维思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在各专业学科教育中引入法律思维不仅能使大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模式,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及法治素养。因此,各高校应积极推进法律思维教育,使其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修养的朝气蓬勃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陈瑞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谌洪果.法律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检讨[J].法律科学,2003,(2):9-14.
[3]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田梦然.论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的关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作者:王虹 单位: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高职法律实践教学研究
- 下一篇:儿童美术教育及相关知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