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色彩与世界学术前沿新趋势

时间:2022-01-18 11:23:00

导语:东方色彩与世界学术前沿新趋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东方色彩与世界学术前沿新趋势

1·在很长的时间里,虽然很多哲学家一直在呼吁重视东方智慧的普世价值,但在国际主流哲学界和绝大多数国际哲学大会中,中国哲学作为东方哲学的重要一支并没有得到重视。新世纪以来,这种情形有了明显改观。21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在大会上,不仅华人学者讲中国哲学,也有不少美国、印度、法国、南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学者谈中国哲学21世纪的作用。”[1]22届世界哲学大会延续和发展了重视东方哲学的趋势。而且,本届大会最受瞩目的特色就是:“一向被排除在世界哲学之外的东方哲学思维,这次也正式进入哲学之门。”[2]16世界哲学大会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由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办的,全球顶级规模的学术盛事,在那里反应的哲学动态和理论走向,一向为世界哲学界和理论界所关注。联合国代表和主办国主要领导人也大多会出席开幕式。如2008年7月30日至8月5日在韩国首尔大学召开的22届世界哲学大会,就由韩国国务总理韩升洙和韩国科学院院长金泰吉出席了开幕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派员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反思当今的哲学”。从内容看,所谓“反思”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反思古、今、未来的哲学及其关系;二是反思东、西哲学及其关系;三是反思形而上的哲学与形而下的人类现状的关系。作为三个维度“反思”的表现和结果:大会展示和突出了东方哲学主张的“宽容”、“和解”精神;强调哲学思考先于哲学学科,强调哲学能力要对改善人类现状负责。此外,作为“反思当今哲学”的结论之一,学者们诠释“全球化”的要点是“全球化就是对这个星球的每一种文化的认同,即本土化和多元文化并存,反对以某一种文化为中心”。从而使得长期因国内少数学者的误导而深陷迷雾的“全球化”概念,得到了进一步澄清。

2·大会概貌的东方色彩

2·1世界知性的盛宴

自1900年首次在法国巴黎举办以来,世界哲学大会以其影响力先后被誉为“头脑奥运会”“智慧奥运会”、“哲学奥运会”、“世界知性的盛宴”……哲学大会的标识,是红黄蓝三环编织在一起,这个“环结”很容易让人想起体坛奥运会的“五环”。不过,把世界哲学大会喻之为“奥运会”,不是因为标识,也不仅仅因为哲学被称为高居于各学科之上,概括各学科规律的“科学的科学”。更重要的是,世界哲学大会的涉及面几乎覆盖了全部的“智慧”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哲学大会突破了学科的藩篱,成为“全球各学科研究者的盛会”———而不单单是纯哲学研究者的聚会。以分会场设置为例,除了美学与艺术哲学、本体论、方法论、形而上学……等传统哲学和相关分会场,还涉及数学、自然科学、图像和符号、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经济学、人权、人格、人类学、文学、文化、历史……以及有关儿童的哲学、有关性别的哲学……可以说文、史、哲、理、工、农、医、法无所不包……参会学者多来自非哲学学科和行业。在他们当中,有学医的,学法律的,学历史的,学文学的,学文字学的,学环保的……有搞出版的,搞国际经贸的,搞行政管理的……

会议期间,主会场和54个分会场加上“会前会”共召开各专业会议500余次。大小演讲约两千人次,可以说每一种思考和智慧的成果,都能在这里找到研讨和展示的舞台,每一种创新的思想,都可以找到研讨和论辩的对象。正是不同专业和职业学者的加盟,使得世界哲学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知识分子盛宴。同时,全球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也反映了哲学、智慧与现实的关系:当一种学科研究的触须达到形上层面,在哲学的高度研究问题的时候,这种学科的研究才称得上深入和成熟;另一方面,哲学只有落实到对各种学科的发展都起积极作用,才配称为“科学的科学”。否则,即便是阳春白雪,居高临下,也只能悬浮在“学问”的半空,成为虚设的花瓶。

2·2大会鲜明的东方色彩

“反思当今哲学”涉及到人类世界方方面面许多重大问题。但从全体会议的主题发言来看,大多数的观点始终围绕着东西方智慧的同等价值,尤其是着重揭示和展现东方哲学、东方智慧的话题来展开。正如大会组委会致辞所说:“在过去的108年时间里,世界哲学大会一直是在西方举行,而且内容以西方为主。本次在首尔举办的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的意义,不仅在于其首次在东方举办,而且更在于它为东方智慧与西方智慧一起正式进入讨论主题而提供了一个平台。”[2]16

对于中国哲学来说,本届大会的贡献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增设了展示东方(中国)哲学的三个分会场: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佛教哲学;第二,汉语首次被设为官方工作语言。我认为这两大举措尤其是后一项举措,对于展示和张扬以汉语文化圈为主的东方智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大会致辞的东方色彩

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彼得·坎普的大会致辞对哲学和本届大会主题“反思当今的哲学”的内涵做了具体的诠释:“哲学始于各种文化中的伟大思想家……真正的哲学是世界性的。”[3]15这里的“各种文化”和“世界性”两个概念,明白无误地传递了一个信息:东方智慧和西方智慧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智慧同等重要。这话对西方中心主义痼疾无疑有消解的意义。

坎普在演讲中进一步指出:世界哲学大会首次在亚洲举行,是全球化的一个结果,在全球文化背景下,将使我们重新思考哲学———这一语境下的“全球化”,显然不是以西方为中心,美国为内核的“全球化”———坎普还指出:“作为理性守护者的哲学,只有在我们时代人类的焦点能够被准确把握并重建理性对话时才能够存在。因此,反思当今的哲学就是将我们的哲学能力应用到当今的人类现状。”[3]15这话深刻揭示了哲学本身的价值在于:具有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到这里,可以说彼得·坎普从古今、东西、上下的三维角度为“反思当今的哲学”定下了基调。

在“反思当今哲学”基调下,开幕式发言的官员致辞大多强调了“宽容、和解”的意义和价值:韩升洙提出“敞开心扉,发扬宽容的精神”去应对地球村充满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的主张;大会组织委员会议长李明贤表示:“现在我们应该努力做的是发挥综合性思维与自然和解,并引导那些被束缚在文化屏障之内的人们互相和解。”

韩国科学院院长金泰吉在致辞中指出:“哲学活动意味着深刻地思考。”他在简要介绍了道家、儒家、阿拉伯、印度智慧及其意义后,重新挖掘了长期被淡化或漠视的哲学本源问题:“我们知道,先有哲学思考,而后有哲学———哲学思考既是世界各种文化都存在的智慧形式,又是比哲学作为学科更反映智慧的人类遗产。”①这一重申,从源头上反思了哲学研究的根本价值。这对仅仅把哲学作为“学问”,偏离为改善人类现状做贡献的倾向,无疑有矫正的意义。总的来看,开幕式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反思当今的哲学”,强调了以宽容、和解的态度去寻求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平发展道路。而这一话题的思想内核,与东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是不无关系的。

4·全体会议的东方色彩

本届大会的东方色彩,在许多方面均有反应。除了汉语成为官方工作语言,设立了儒、佛、道哲学分会场外,还有关于韩国的哲学、东亚的哲学等许多大大小小的关于东方智慧的分会场。在大会专题报告和全体会议中,东方色彩也相当鲜明。而且,从中国视角审视全体会议喷溢的东方色彩,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大会总共举办了4次全会。8月2日上午全体会议主题是:“反思哲学史和比较哲学·传统·批评·对话”。美籍韩裔学者郑和烈(HwaYolJung)②在题为《大道多门、哲学多门》的发言中,先就“全球化”的概念做界定说:“所谓全球化,要和当地文化结合起来,没有当地,全球化就没有意义。全球化是一种没有基点(中心)的中间道路。”与之相对,郑和烈认为:“欧洲中心主义是一厢情愿。过去欧洲把自己的哲学作为主要哲学推向世界。他们(中的一些人)属于种族优越主义者。”郑和烈还强调:“过去……人们总是要从西方哲学去寻找思想资源。其实就解决问题而言,东方的智慧往往更加有效。中国和印度的哲学往往更加全面。现在,我们不得不再来看东方的智慧……”郑和烈还猛烈抨击黑格尔:“黑格尔认为东方哲学就像婴儿,永远不会长大,对阴阳、五行的智慧,他表示不屑,对孔子则是极力贬损。他认为他所认识的道德思想更完美。这些话真是‘太黑格尔了’……”郑和烈主张:“所有的文化都是可以相互弥补的。

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该重视文化的多重性,应该看到哲学的全球和谐的桥梁作用……各种哲学之间,不必看作东、西关系,或者韩国、美国的关系,应该是地球村的关系。”

阿根廷裔墨西哥学者恩里克·杜色尔(EnriqueDussel)教授对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更为推崇。他说“老子在过函谷关的时候,写下了五千字的《老子》,说了诸如水滴石穿等很多有哲理的思想”。他表示自己的思想就受到老子的启示。并深刻地指出:道家的“道”,就是对本体的追究;孔、荀、孟、朱熹、王阳明的“有无”说,也是对本体的追究。

如果说希腊哲学才是哲学,就会以偏概全,世界文化之间就不能对话,东西方文化不能对话,就不能发展。

杜色尔认为:儒、佛、道思想在汉代就与印度对话了。在经历了一段以欧洲的文化为中心以后,我们进入了全球对话时代。杜色尔对“全球化”概念也做了诠释:全球化就是对于这个星球所有的文化:印度的、中国的、日本的、韩国的文化的认同……①法国的JeanGreisch也讲述了相关的内容。三位主讲人的发言之后,大会当值主席、日本著名哲学家今道友信(TomonobuImamichi)做了总结,也强调了“宽

容”、“对话”、“和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过,世界哲学大会不是“一言堂”。在自由提问阶段,一位西班牙学者针对郑和烈、杜色尔批评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欧洲中心’只是英国、法国、德国等少数几个欧洲国家的‘中心’,意大利哲学,西班牙哲学,罗马尼亚,葡萄牙等国家的哲学本来就被‘欧洲中心’边缘化,如果哲学的‘中心’东移,我们岂不是更加‘边缘’。讨论‘全球化’,也应该考虑这个问题……”西班牙学者提问的本身,无疑揭示了一些值得哲学家反思的东西。在东西方文化原点(起点)核心价值观驱动下,早已形成不同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两种文化相撞,难免发生排异。要把这种“排异”反应引导到融合的轨道,就像要把两种遗传基因合而为一一样艰难。也可以说:“它将是一场创造世界全民性及其新的世界秩序的战争。”[3]15

5·专题会议的“冲突与宽容”

在五次大型专题会议中,最有趣的一场主题是“冲突与宽容”。这场会议于8月4日上午进行。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异同、交锋和冲撞,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做主题发言的三位学者:加拿大J·格朗丁(JeanGrondin)和美国的戴维·拉丝姆森(DavidRasmussen)塞内加尔的艾拉斯·恩笛(AloiseN’Diaye)教授之间,本身就呈现了一场“冲突与宽容”的思想交锋。这场交锋还蔓延到了东方的提问者和西

方的发言者之间。

加拿大著名解释学家J·格朗丁(JeanGrondin)一开口就亮出与大会指导委员会的思想分歧说:“我是在两年前得到邀请,做大会发言的。当我知道被放在了‘冲突与宽容’专题,就有点诧异,我是搞德国哲学和形而上的,和‘宽容与冲突’没有什么联系。所以我和组委会就发生了争吵……”

格朗丁是当今著名的解释学家。伽达默尔也曾对他赞誉有加。也许是其有足够的学术地位,孕生了这个“牛气”的开场白。

J·格朗丁的主张是:宽容要有前提,不能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宽容。他说:“如果你的邻居开电器到通宵,在你的屋子外宰羊,你能不能容忍?你的女儿和一个很坏的人约会,你能不能容忍?……哲学家以自己的主张名世,不会因为宽容而放弃主张。”他列举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伏尔泰、罗素、马克思、福柯……等十多个古今著名学者“不宽容”的例子,证明哲学家的价值从来不在宽容上。又用国家关系的例子,说明“真理和价值有些是超越宽容的。不能对所有的人事都宽容……”

如果不考虑动机和结果,格朗丁的论证是比较有力的。

但格朗丁论证的旨归并不在“冲突不可避免,宽容不可无限”这里,说到底还是宣扬二元对立的主张。只是把这个主张溶解在一番看似无懈可击的宏论中了。笔者有幸参加了和格朗丁的讨论。关于这种冲突的源头,我以希腊神话三代和中国神话的神王交替的异同为例,对格朗丁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且在尊重格朗丁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请他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找出一条东西方之间平等对话的路径的要求。会后,前辈学人今道友信给了我热情的肯定和鼓励。②

塞内加尔的艾拉斯·恩笛和美国的戴维·拉丝姆森的主张与格朗丁相反,他们阐述了“宽容、和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宽容和容忍是对话的基础……尊重他人的思维,这就是我们的道德根基。

(2)要公正,要相互尊重、了解,宗教对话中,就要容忍,要宽容的理性。

(3)宽容也是对他人和他人文化的尊重。这是对他人合法性的一种尊重。

(4)“宽容”不仅是有宗教自由,还俗自由,还要有更多。

(5)宽容作为全球公正的原则,要有相互的认可……

“冲突与宽容”会场情景进一步说明:在“宽容、和解”的命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观点,两种声音的激烈冲突。不过,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反映在一个文化交流的舞台,最终还是会以宽容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在同一个舞台上,由对立的观点双方平等地、尽情地展示,本身就是世界哲学大会像奥运会一样平等竞争的魅力所在。

6·中文会场的东方色彩

8月2日,台湾辅仁大学陈福滨教授主持的“全球化环境下的亚洲价值与信仰”和8月5日中国社科院谢地坤主持的“儒家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与21世纪世界哲学”两场圆桌会议,都宣布以中文为工作语言。我比较诧异和感动的是,在前一个中文会议上,波兰的聂达安(Niewdana)教授,斯洛文尼亚的罗亚娜(JanaRosker)教授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

20多年前,季羡林在给一套中西文化比较丛书做《序》说:“西方对中国的了解,除了几个汉学家,大多是幼儿园的水平。”而仅仅过去了20多年,在世界哲学大会的会场,这么多西方学者竟然将汉语运用自如,不能不说这是本届大会东方色彩的一道风景。

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主持的圆桌会上。美籍华裔学者、国际中国哲学会创会会长、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以“儒学创造性的发展与21世纪的哲学”,围绕韩国、日本、中国近百年来的兴衰,高度评价了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在成中英看来,韩国近年的重新发展,自强、自尊、不断跟进学习和改造创新,以及韩国在商业方面的成功,都是儒家的成功;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成功,他们的进取精神、实事求是、励志更新的维新精神,也是儒家价值的体现;而日本在上世纪前几十年,也学了西方列强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主义,所以遭受了一些(二战)失败……以日本和韩国对比,可以看出儒家的现代价值。

成中英从马克思主义和儒家的关系说明:中国的崛起也是儒家文化的成功。他讲了个20年前的故事说:1988年,日本某大学校长高桥俊(音)在一个国际学术会上说日本准备搞一个儒家基地,联合全世界的儒家,共同发展东亚。

在场的成中英觉得这想法倒是不错,但听起来似乎有点“大东亚共荣圈”的味道。于是他起来反对说,这个儒家基地要建,也该是中国来建。高桥说:中国(国家政治哲学———笔者注)是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儒家思想。成中英则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儒家,马克思主义是儒家的变形,是马克思主义适应世界的一种形式,是儒家精髓发展的一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使老树发了新芽,根子还是儒家的……”中国大陆的成功,与儒家思想资源也是分不开的。

对成中英先生关于“马克思主义也是儒家”的提法,有的哲学家感到两者实在难以扯上关系。其实,这个“马克思主义”,是在讨论中国文化语境下,有特定所指的“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一点,费孝通生前与台湾中央研究院李弈园对话时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变成了思想,现在又变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也是中国化,同德国的马克思,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这说明有一个中国文化里边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在那里影响外边进来的东西。”[4]而成中英关于“马克思主义也是儒家”的观点,与费孝通说中国文化有一种“里边”的东西,在“影响外边进来的东西”的说法,在哲理上是相通的……

这次会议的发言形式大概是最有趣的。在成中英教授之后,中国社科院李存山描述并梳理了儒家文化的“情、理关系”;郭沂提出了一种综合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宏大哲学体系;韩国的宋勇裴坚持用他的母语发言,但在这之前,用5分钟的汉语摘要介绍了他的论文主要思想;台湾师范大学的林安悟则委托大陆学者帮他做了书面发言。在发言之后,中国社科院江怡、四川外语学院、香港浸会大学的费乐仁等人逐一与大会发言的学者进行了内容尖锐、但坦诚和友好的提问和交流。

7·结语

根据大会“反思当今哲学”的主题,我把本届大会的印象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国际哲学界、理论界对“全球化”的认识,并非像过去许多中文图书论著中反映的:从西向东覆盖的,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价值观的全球化”;而是“对这个星球的所有文化的认同”。在全球化条件下,特别强调本土化和多元文化的并存。在这些观点中,恰恰包含了对“欧洲中心,西方中心”偏见的警醒和反拨。

第二,东方哲学即东方智慧获得前所未有的认可;尤其是以汉字为标志的东方文化被赋予为地球村的未来做出更大贡献的期待,这一点,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也许是最有意义,最值得玩味的。

第三,世界智慧的头脑正在把哲学和学术由逐渐变成象牙塔中玩具的误区,拉回到哲学的真谛和正轨:以人类智慧的思考去干预生活,指导生活,从而为改善人类现状做出切实的贡献……

第四,本届大会鲜明的“西方不如东方亮”现象,与天时、地利、人和都不无关系。东西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仍然存在。这种冲突不是一两场顶级会议的某些哲学家的主张可以解决的问题。“东方哲学正式进入哲学之门”,也并不意味着欧洲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就会放弃他们的主张。

冲突依然存在,宽容仍然有必要,寻找一条既兼顾东西方文化尊严,又被东西方所接受的发展路径,仍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总起来说,国际学术前沿的最新理论走向,除了给东方哲学家以启示和鼓舞外,也赋予了东方学者以世界历史使命。值得重申的是:这种启示、鼓舞和使命,并不仅仅是对哲学专业才有意义。仅以中国文艺理论界和文学批评界来说,也拨开迷雾,提出了警醒,开阔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