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计量史学法在教育史的应用
时间:2022-05-11 10:07:00
导语:小议计量史学法在教育史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计量史学法适用于历史上有关教育现象的规模、程度以及范围的研究,适用于历史上有关教育结构的分析与研究,适用于历史上各现象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计量方法被引入史学研究领域,促进了教育史研究的精确化,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问题的视角,有助于研究者挖掘和利用“边缘资料”,同时迎合了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国际潮流。
关键词:计量史学;计量方法;教育史研究;运用
教育史作为历史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方法也深受历史学的影响。将计量史学方法运用于教育史研究中,对拓展教育史研究的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计量史学的发展及其基本理论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统计学的发展及其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计量史学开始萌芽。一些历史学家开始把注意力集中于统计学与史学研究的关系上,探求计量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到二十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通过发掘和利用新材料,开始采用初步的统计方法对史学进行定量分析。二战结束后,计量史学开始蓬勃发展。这一时期,一些高难度的数量统计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历史研究中,历史学家能够运用计量模型对历史现象进行模拟式的计量分析,计量史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拓展,计量方法成为此时期许多历史研究人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释历史现象的主要研究方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现代意义上的计量史学发端于美国。美国在经济史领域首次引入计量方法来重新解释美国经济史,由此形成了美国的“新经济史学”。
“新经济史学”一词流行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58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康拉德和迈耶发表了美国计量史学同时也是美国“新经济史学”研究的第一篇代表作《南北战争前南部奴隶制经济》一文。此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计量分析方法对南北战争前南部奴隶制经济的收益问题作了新的解释。此后,“新经济史学”迅速传播到法国、德国、英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研究实践中,“新经济史学”主要运用反事实的“假设一演绎”模式来解释历史现象,即“先提出一种与实际存在的历史事件相反的假设——演绎模型,然后将其转换成计量分析模型,再根据这个模型广泛搜集数据,进行验证”。这一模式虽然受到了很多历史学家的批判,但它在史学研究中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它不仅使史学的内涵大为扩展,而且还促进了史学方法论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对客观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新经济史学”的种种特征彰显了计量史学的特色。那么,计量史学是如何定义的呢?计量史学是现代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也称历史计量研究或历史数量研究,其主要特征在于通过运用一整套数理统计方法,把数据或可以计算的其他史料作为分析和解释历史的主要证据。现代计量史学主要以现代科学技术(如计算机和统计学软件)为主要研究手段,以群体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历史研究中运用计量史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历史研究者了解普通民众的历史活动及其动向,而且有助于研究者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发展方向,从而使历史研究更加精密化。
二、计量史学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应用领域
在教育史研究中,计量方法没有一个特定的研究范围。一般来说,此方法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适用于历史上有关教育现象的规模、程度以及范围的研究。一些研究者在进行这些方面的研究时,往往用“一般”、“大概”、“几乎”等词语来描述某一时期的教育概况,这些模糊性的词语使得研究成果的说服力不够。而通过精确的统计所获得的关于教育规模、教育程度的数据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研究成果的说服力。例如,康纳尔在《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一书中对日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学和大学的入学人数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1915年,有6%的中学学龄学生进了中学;1925年,这个比例上升到13%……然而,在力图升学的30%的中学生中,仅有7%的人能够成功升入大学。”由此可见,1915至1925年期间,中学入学比例虽然有所上升,但从中学升入大学仍然是很困难的。这组统计数据使人们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是适用于历史上有关教育结构的分析与研究,如教育层次结构、教育类型结构、办学形式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等。例如,利用计量方法可对不同时期的教育投资体制进行研究,2000至2005年,美国教育经费占该年国家财政总预算的百分比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美国联邦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正在逐年增加。2005年,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总预算的百分比最高。表1中所显示的数据使我们了解了近年来美国教育投入的变化情况。
三是适用于历史上各现象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所谓相关性即两个现象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说明一个现象是否随着另一个现象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研究某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时,师资水平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曾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公学的教育质量与师资条件的相关性做过调查。调查发现,“在威斯敏斯特公学的62名教师中,最高学位为硕士的有7名,占教师总数的59.6%,有博士学位的9人,占教师总数的14.5%,两者相加占教师总数的74%;拉格比公学有教师95名,其中有硕士学位的46人,占48.4%,有博士学位的8人,占8.4%,两者合计占57%”。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高素质、高学历的师资队伍促进了英国公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计量方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应用范围是较为宽泛的,意义也是极为重大的。通过实际计算所得出的数据提高了历史陈述和历史论断的精确性。
三、计量史学法在教育史研究中运用的价值分析
教育史研究始于十八世纪末。到目前为止,其研究方法出现了改革和创新的迹象,那就是计量方法开始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教育史研究中。计量史学与教育史研究的结合将有助于教育史研究方法的革新以及教育史研究领域的拓展。
首先,将计量方法引进教育史研究领域,促进了教育史研究的精确化。以往的教育史研究大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者往往要阅读大量的史料并对相关的文字资料进行处理,当资料量过大时,分析过程中极容易出错,从这一角度来说,单一的定性分析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运用计量方法进行教育史研究,一方面可以使研究者利用数学工具对能够计量的历史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概括,从而摆脱定性分析的局限,提高研究方法的精确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将研究者从繁重的、琐碎的史料中解脱出来,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创造性的工作,从而提高研究表述的准确性。
其次,将计量方法引进教育史研究领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问题的视角。从目前来看,教育史研究关注更多的是精英人物和帝王将相的教育活动,而对普通民众的教育活动研究的较少。计量史学方法主要是应用于群体活动研究。通过在教育史研究中运用计量方法,可以使研究者“视野下移”,将研究兴趣从上层转移到下层,即将视角从精英人物转移到普通民众。例如,理解某一家族、某一社会群体(如资本主义时期的英国工人)的教育活动就需要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计量史学方法为教育史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为研究者探求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再次,将计量方法引进教育史研究领域有助于研究者挖掘和利用“边缘资料”。教育史学研究者“视野下移”有助于充分发掘和利用以往未被发现或被忽视的史料。如地方志中所包含的数量化资料、工资记录、入学人数记录等,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计量方法汇总为有价值的资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史料的来源。此外,运用计量方法还可以把零散杂乱的资料汇集成为新的资料,从而提高史料的利用率。
最后,将计量方法引进教育史研究领域顺应了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国际潮流。近几十年来,教育史研究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但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资源、研究成果、研究趋势上还缺乏更进一步的交流。而数字化的研究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由于语言不通所带来的交流障碍,使研究成果易于被国内外学者所理解。
四、在教育史研究中运用计量史学法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计量史学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虽然使研究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单一的定量分析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第一,若把计量方法当作唯一的史学研究方法,则会使史学研究充满数字化的公式,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时单一的数据分析甚至会扭曲历史事实;第二,充满数字的研究成果也会使史学著作丧失其自身的艺术性。因此,计量史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研究成果的精准性,但它并不是使史学研究“科学化”的唯一手段。教育史研究不应采用完全的形式化语言或是清一色的抽象符号来描述研究成果,而应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其次,注意非数字化因素对历史研究的影响。计量史学一般关注的是数字化因素在历史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对一些非数字化因素如意义、价值、观念等,则无法做出明确的解释。因此,教育史研究者应注意避免这一缺陷给研究带来的影响,在研究史学问题时要从整体出发,树立“总体史”观,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非数字化因素为背景来理解量化结果。
最后,注意史料的特性所造成的计量方法运用的局限性。统计估算在历史统计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估算’就是运用某些资料或无资料依据的数字,推断出资料中尚没有记载的事实”。这意味着计量史学家可以根据已有的数字资料和已推断出的资料去复原历史。但是,在历史资料残缺不全,尤其是缺乏关键信息的情况下,这种复原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经过推断的历史资料有可能会歪曲史实,会传递给人们一种错误的历史信息。
总之,计量史学使研究者摆脱了单一的定性分析,拓展了研究者的研究领域。但是,在谈到计量史学方法价值的同时,也应看到其所具有的局限性。单纯的使用计量史学方法并不能使研究“科学化”。强调计量史学方法也不能排斥其他研究方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只有将各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史学研究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W.F.Connell.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M].张法琨,方能达,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19.
[3]王晓辉.比较教育政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489.
[4]徐辉,郑继伟.英国教育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360.
- 上一篇:诠释工程造价的控制
- 下一篇:小议铰接多跨梁的立柱计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