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自主生产价值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08 09:37:00

导语:村庄自主生产价值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村庄自主生产价值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价值生产能力村庄乡村治理村干部

论文内容提要决定村庄治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村庄自主生产价值能力的强弱。而较强的村庄价值生产能力,有助于达到村庄善治,并有助于将广大的农村建设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基础。对此,国家可以通过财政及行政支持,来提高村庄自主生产价值的能力。

村庄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个熟人社会中,大家彼此了解,相互熟识。因为长期共同生活,并且有未来仍然共同生活的预期,村民便会在乎他人的评价,希望获得道理上的理解、支持。在这个熟人社会中,村民的一言一行都十分真实,几乎没有人可以瞒得过他人。村民也不仅仅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希望此时的言行可以获得彼时的报偿,或此时的言行就是对彼时的报偿。村民便因此有着不同于理性人的道德人逻辑,有着对异端行为的强烈谴责,和对在理行为的有力赞赏。

村民不仅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而且生活在一个道义的世界。村民因此不仅看重物质的好处,而且看重道义的好处。在这样的世界中,村民的行为目的,就不仅在于获取物质利益,而且希望得到价值收益。这样的村庄,就是一个具有自主生产价值能力的村庄。在这样的村庄中,村民会在乎是否有理,有无面子等表达性的收益,村庄的舆论因此有力,村庄预期也因此更为长远(这正是村庄是否具有自主生产价值能力的标志与原因,它们总是一体的)。

在一个具有自主生产价值能力的村庄,村庄精英因为村干部是公共职位而愿意担任,村干部职位不仅具有作为中心人物的荣耀,并因此成为村庄不同派系势力争夺的目标,而且具有向村民表现自己才情,并因此获得村民尊重的机会。当上村干部,不仅表明自己是村中精英,而且可以通过在任期间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来向村民证明,自己甚至比村民想象的更为优秀。

在一个具有自主生产价值能力的村庄,村干部职位总是被村中精英所竞争。村干部的行为往往不会与村庄的舆论反着来。村干部可能也想得到经济上的好处,却不至于用村民认为是无耻的手段去获取。村干部会为乡镇办些事情,却不愿冒着被挨骂的风险。总之,村干部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考虑当前及长远的后果,他们会深思熟虑,而不会由着性子和私人利益胡来。

村庄具有自主生产价值的能力,村民就会在乎表达性的收益。村民不会为了现时的丁点利益而放弃长远预期,他们有着做人的基本原则,不会随意破坏公共利益。搭便车的行为虽然可能难免,但村庄舆论一旦明确,即使吃亏也要随大流。虽然可能从外来制度中获取个人利益,却没有人愿意与村中“习惯法”作对。例如,虽然国家《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土地30年不变,但土地是集体的,人人都要靠土地吃饭,几年下来,有的农户人均土地较其他农户多很多,土地当然要调整,虽然调出土地的农户内心希望严格落实承包土地30年不变的国家法律,他们却不会公开讲出来。

在有着自主生产价值能力的村庄,搭便车行为相对较少,公益事业比较容易响应,公共物品相对较多。同时,村干部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牺牲村庄公益,村干部在组织村庄公共事务中,因为公心而少有人顶牛,村务管理相对良好有序。村庄合作能力较强,村庄自主生产秩序的能力较高。

在一些中国传统的村庄社会中,因为村庄生活封闭而稳定,加之村民之间相互合作的压力始终存在,而产生了村庄内部的道义评价机制,并因此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生产价值的能力。在这些村庄社会中,村庄自主生产秩序的能力很强,农民的生老病死、社会治安、道路修建及鳏寡孤独者的照顾,都有一套自行解决和维系的机制。

考察村庄是否具有自主生产价值的能力,可以通过考察村干部职位对村庄精英非经济方面吸引力的大小,和村民对村干部职位的评价来作出。同时还可以有一些更为细致的指标,比如在明显合乎公共利益的事务中是否出现反对者,承包土地小调整能否实施,有无及有多少村民利用制度来公开反对“习惯法”(比如山东农村农民普遍认为承包地小调整有道理,却频频出现那些土地较多者借国家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土地30年不变的条文,来反对村干部调地,并因此频频上访等),村民是否在乎他人的评价,是否关心声誉,是否在乎村庄内标志性建筑的竞争,是否讲理(村庄的道理),等等。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结果上来反推村庄是否具有自主生产价值的能力。村庄秩序较好,合作力强,公共物品供给充足,公益事业有所保障,村级债务较少,村集体资产没有被破坏性卖掉的村庄,村民的主要收入用于建房等长期投资,就是自主生产价值能力较强的村庄。

自主生产价值能力强的村庄,是村庄生活面向朝内的村庄,是有大量“庄外的庄里人”的村庄,是“第三种力量”发挥作用的村庄,是社区记忆强的村庄,是村庄社会关联度高的村庄,也就是具有共同体特征的村庄。在这样的村庄中,村民生活朝向村内,因此在乎其他村民的评价;外出工作的村民很难断绝与村庄的联系,他们关心村庄的事务,并因此成为“庄外的庄里人”;成为村庄治理中除村干部和村民以外的“第三种力量”。

如果从当今中国农村的情况来看,自主生产价值能力较强的标志,正是那些宗族和地方传统重建较为完整的村庄,是那些理性人逻辑没有完全浸蚀村民,而地方性知识可以发挥作用的村庄。

列出村庄自主生产价值能力,有助于理解乡村治理中的诸多事务。因为村庄价值生产能力强,村干部职位对村庄精英具有吸引力。村庄精英愿意当村干部,是因为他们认为当村干部可以获得体面和尊严,可以为本宗族增加荣耀等。因此,在这类村庄中,无论是村党支部还是村委会的干部,都在乎村民的好评,而在对待乡镇要求与村民利益上,偏向村民利益。这也是时期,南方农村普遍出现村庄秘密共守和瞒产私分的原因,至今仍然如此。在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上,也因此不会出现村党支部倾向作为乡镇人,而村委会作为村庄的人,而展开对立的事情。

村庄自主价值生产能力也是理解村庄事务的重要指标。在某些村庄,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用于长期投资,比如河南农民关心的两大人生任务,一是建房,二是为儿子娶媳妇,而在短期消费上极其节俭。而有些农村,主要经济收入用于购买短期消费品,如吃穿较好,购买生活奢侈品等。在同等经济收入的情况下,一些农村农民将几乎所有收入用于建房,住房宽敞明亮;一些农村将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性的消费,住房却破败不堪;一些农村注重外在的装饰,而另一些农村却关注个人的享受。自主价值生产能力强的村庄,更为关注长期投资,反之则会凸显短期利益。

具有自主生产价值能力的村庄,并非只是宗族村庄。因为生产价值的能力,本质上是为村干部和村民行为提供意义说明的能力。一个具有自主生产价值能力的村庄,一定是一个有着共同体意识的村庄。现代传媒和市场经济不断地瓦解和破坏着村庄的共同体意识。但是,今天的村庄依然有着作为共同体来建设的诸多潜力,其中之一是土地的集体所有。如果允许村民自愿决定土地的小调整,则可以调动村民关心村庄事务的那部分力量。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工商业和城市,向农村转移支付不仅具有道义上的合理性,而且有着现实的可能性。如果国家不断给村庄一些财政转移支付,用于建设与村民共同利益有关的公益事业,会有利于村庄共同体的建设与维系,从而有利于村庄自主生产价值能力的提高。

较强的村庄价值生产能力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乡村治理中的诸多难题。中国是一个有9亿农民的大国,9亿农民从农村转移进入城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进城务工经商的1亿多农村劳动力的绝大多数,并没有(实际上也不可能)真正脱离农村,而是依托农村完成劳动力再生产;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依托农村来养育子女,在年老后再回到农村生活。

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向农村的渗透,农民大规模的流动,会损害村庄的自主生产价值能力,而没有较强价值生产能力的村庄,在国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情况下,很难成为一个理想的再生产农村劳动力的地方。因此,在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并通过财政、行政乃至文化的办法,提高村庄自主生产价值的能力,使农村成为中国劳动力的生产基地和存储器,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