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改革探索

时间:2022-02-10 03:23:11

导语: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改革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改革探索

摘要:智慧电商物流背景下,企业对电商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智慧物流方面的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专业设置上。但运用以工作岗位分析为基础,以跨平台教学模块设计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文章从工作岗位需求角度,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分析,利用多平台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智慧物流;工作过程;跨平台;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同时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物流环节,尤其是物流配送体系的影响。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和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缺乏。为了更好地解决配送瓶颈,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提及要加快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大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物流的研究深入,迄今已有多家电商物流企业在仓储、分拣、配送等环节引入了智能化设备。同时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方面的研究也较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如冼丽英(2011)、王玉勤(2014)、张娜(2017)结合电子商务物流岗位素质要求,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二是将电子商务物流的工作过程引入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如刘碧枫(2016)、梁婵卓(2018)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按照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作过程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和组织,创新工作任务。三是在不同背景下研究课程的改革内容,如高伟(2017)在新常态背景下提出注重能力培养的课程定位、针对岗位需要的课程内容改革。环梅(2018)主要分析了智慧物流环境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黄清娟(2018)基于智慧物流人才需求角度,探索培养具备专业意识、专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智慧物流人才。综上所述,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专业设置,但运用以工作岗位分析为基础,以跨平台教学模块设计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着重以岗位需求为基础,对课程进行跨平台教学改革。

1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会导致课程定位不明确,这是高校很多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即具备物流管理知识和电商技术运用等复合背景的专业人员。目前,本科教学主要偏重于理论研究,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而作为应用型本科则应该把培养技术型与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如我国主要学习条码、RFID等物流技术时,国内外就已经兴起了对智慧物流、大数据的研究热潮。因此在学习传统知识时,还要注重新型技术的学习;不仅要结合市场岗位的要求,更要着眼于未来,根据物流人才层次结构进行教学。1.2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通过调查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发现以下几个的特点一是课程涉及范围广,课程科目多,因此,学生学习效果是杂而不精。二是课程性质分布不合理,专业必修课过于集中,学生需要在同一时间段内面对各种考证和必修课的学习,学习效果不理想。作为必修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这门课程也是如此,因此需要精简专业课程设置,按照知识线或知识模块进行设计,同时合理分布必修课的开课时间。1.3现有平台建设使用不充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偏向应用,学生的特点比较明显:一是对应用实践性的课程感兴趣;二是数学模型运算基础薄弱;三是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四是社会资源丰富,能较容易获得好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要有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当前,管理学院具有电子商务实训平台、物流设施设备实训室以及物流综合软件实验室。但在课程设置和学习过程中,两个平台之间的资源未充分结合,造成平台之间相互分离,知识学习未形成统一的模块。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学习中,学生对整个运作流程没有全面把握,更没有从实践中获得有效的能力训练,将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1.4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性不强。该课程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训练为辅。如在讲解物流相关的设施设备时,主要是以PPT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但对于一个陌生的设备还是摸不着头脑,因此,整个教学过程略显单薄,学生对这些设备的实际操作不易理解。虽然可以采用成熟的案例穿插教学,但也仅限于理论探讨,在实践训练方面仍有待提高。

2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改革

2.1明确培养目标。由图1可知,电子商务物流的教学内容与电子商务的流程及岗位能力要求密切相关,因此,在课程改革时需要将教学流程与工作流程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完成的流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将电子商务环节和物流环节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融为一个模块。工作岗位及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2.2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应依据专业和学生情况,采用配套的教材和教学模式。相对于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在理论学习方面深入一些。但本科院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也必须立足于岗位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培养,所以,其实践环节不是削弱而是应该增强。课程教授过程中,不一定要按章节顺序,应以模块或流程式进行。需要对课程章节、知识进行梳理,有需要可以自编教材。总体可以分为电子商务模块和物流管理模块,其中电子商务模块主要以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为依托,进而促进物流活动的产生。针对电子商务的学生要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逐步到物流的学习过程中。因此,依据跨平台教学原则将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流程模块如表1所示:2.3建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一体化平台。充分利用学院现有资源,将电子商务教学实验系统和物流实训系统结合使用。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电子商务B2B、B2C、C2C等分角色线上业务基本流程与物流实训室搭接。以B2C为例,博星电子商务教学实验系统中,B2C实验流程主要顾客向入住商城的企业购买商品(见图2B2C购物流程),过程中涉及商城管理员、企业的销售、采购、财务部门以及第三方的物流储运部。交易流程最后一步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中。即货物的配送问题,该部分由物流小组在物流实训室完成。完成环节主要分为货物分拣和配送模块(见图3)。2.4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使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自行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独立制定学习计划、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地评估计划并执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设定B2B、B2C、C2C等流程任务,让学生小组自己完成,并做出评价。(2)案例教学法适用性强,可以贯穿于课程的各个章节,在实践训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案例教学使学生课上和课下学习相结合。如引入大数据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农产品滞销现象等材料,要求学生结合各方资料和走访周边农村,从电商物流角度为农产品设计合适的解决模式和方案。可以通过建立专题论坛,或使用蓝墨云教学软件使师生对本课程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探讨。(3)智能情景模拟法。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借助情景化数字资源设计教学模块,让学生置身于智慧仓储、智慧配送的虚拟现实场景中,智慧仓储与配送的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运用智能化配送设备、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从货物的入库、储存、下架、拣选、装卸、搬运、出库等一系列作业环节,让学生真实体验智能技术与创新科技在物流行业领域中的全流程运用,学生通过对智能硬件与软件的认知、操作,掌握智慧仓储与配送的核心作业内容,加深理论学习的理解与认识。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大大提高学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相关岗位工作奠定基础,适应市场对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需求,实现零距离就业,赢得职场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总结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构建内容充实合理、方法系统科学、知识与技能并重、师生互动的跨平台教学系统。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以流程学习为主线,以实践项目来驱动,开创性地把“企业真实项目”整合进《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实训课程,使实践教学更紧密,让学生行动得更彻底,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和工作就业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张娜,陈梦.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改革设计[J].物流科技,2017(8):135-137.

[2]王玉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教育,2014(2):221-222.

[3]冼丽英.浅析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1(11):605-606.

[4]刘碧枫.基于工作过程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4):182-183.

[5]梁婵卓.浅述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改革[J].物流科技,2018(4):150-152.

[6]高伟.新常态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7(6):51-53.

[7]环梅.智慧物流背景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6):150-151.

[8]黄清娟.智慧物流背景下《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师,2018(7):166-167.

[9]陶峥,张兰.电子商务物流行业人力资源需求趋势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9):54-55.

[10]慕艳平.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内容建设研究——以武汉商学院为例[J].电子商务,2016(9):71-72.

作者:王红旗 单位: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