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课程教学流程及实践方法

时间:2022-01-04 10:36:49

导语:互联网课程教学流程及实践方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互联网课程教学流程及实践方法

摘要:阐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育的状况,网络课程的教学流程与教学实践,包括注重网络课堂节奏与内容设计、拓展线上课堂互动类型、线上环境与线下环境的教育融合。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网络课程,教学流程

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课程时,可能会存在一些负面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控制。因此,需要在明确开展网络课程教育方法流程的基础上,探索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明确处理方式,为未来进一步展开教学工作提供理想条件。

1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课程教育流程

合理选择网络教学平台并落实课前准备工作。在高校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展开教育课程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用平台类型与相关准备流程[1],确保后续能够正常部署教学工作,避免出现处理混乱的负面问题。当前,线上教学用软件平台主要分为两个种类,即MOOC与直播会议投递式。MOOC智能教学工具平台可以完成发布授课视频内容、自动组织线上练习活动等基础任务,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信息平台。直播会议投递式工具主要以钉钉、QQ、微信为典型代表,这些工具的开发核心与教学应用无关,但其基础功能可以被高校线上教学所应用,包括网络会议、直播等。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课程时,应当综合应用两种工具类型,确保优缺点得到有效整合,尽可能提高网络教学课程的开展质量与效率。教学平台选择完成后,还应当针对课前展开教学准备。高校需要通过培训与引导方法,使教师可以正确完成课前准备流程,避免网络教学与线下差距过大导致授课质量下降的负面问题出现。通常情况下,网络课程教育准备环节分为两个基础阶段。第一阶段需要录制预习用视频资源,在录制完成后上传至计算机网络平台,要求学生在线观看或利用下载方式自行完成预习流程。预习视频内容需要将授课知识点进行细分化处理,并尽可能提高讲解的清晰性与趣味性,使学生可以快速融入网络教学流程中,降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的概率。第二阶段中,高校应当要求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并展开正式授课流程。正式授课时学生已经完成预习任务,因此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教师仅需要针对在线知识点进行科学设计,并合理利用线上平台互动优势达到趣味授课目标,即可有效完成网络教育任务,使高校可以正确展开相关教学流程。在实践工作中,高校需要确保教师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方式,包括日常系统管理、QQ微信等工具使用要点等。若教师存在不熟悉等负面问题,则高校需要组织线上培训活动,利用视频会议、分发文档等方式,帮助教师掌握计算机网络教育课程的开展要点,确保后续工作能够正常进行。重视实际教学流程管控与功能应用。在网络课程教育开展阶段,高校需要重视多平台协作体系的构建,确保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正确处理新冠疫情期间存在的主要挑战。实践教学阶段,高校需要保证教师具有开展网络授课的基础条件,同时还应当利用调研等方式分析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网络教育流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确保后续改进工作能够正常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在高校在线课程开展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平台功能的引导,确保教师与学生能够正常利用相关模块,进一步提高技术适应性与网络授课质量。通过应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2]开展课程建设,可以使高校师生获得完善的教学体验,有利于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图1)可以提供课件编辑、文档阅览、教学视频点播、线上作业、在线考试等多种关键功能,在实际应用阶段高校需要合理规划计算机客户端与智能手机客户端的应用方案,确保两者能够得到有效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为保证师生使用状态能够趋于一致,高校需要及时开展技术指导,使超星平台的网络功能得到有效利用,强化网络课程教育质量。除超星平台外,高校还应当结合其他应用工具展开网络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优势。例如,可采用腾讯会议平台作为网络课程开展模块。腾讯会议最多可同时容纳300个客户端,能够有效覆盖高校专业人员。在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下,还可以申请临时扩容服务,使容纳人员数量进一步提升,为满足高校大规模教学提供坚实基础。同时,腾讯会议允许对客户端进行多种操作,包括屏幕共享等。通过结合其他应用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如钉钉、QQ群等,可以显著提高网络课程开展质量,能够降低师生沟通基础成本,解决新冠疫情期间存在的线上教学问题。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高校需要指导教师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工具优势,包括QQ群文件共享、班级管理功能等,使高校在线教学流程可以得到有效规范,避免出现过于混乱的负面问题。针对学生的签到管控,则可以采用钉钉平台实现相关功能。钉钉可以提供健康状态统计、专业教学打卡签到等应用,能够使教师轻松管理专业人员,避免出现缺勤无法及时发现的负面问题。在课后作业管理阶段,高校需要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线上考试、作业智能审核等,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使教师的工作压力得到减轻,为后续进一步展开相关教学流程提供理想条件。

2网络课程教育的教学实践

注重网络课堂节奏与内容设计。高校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课程需要注重对课堂内容与节奏的把控。通过采取培训与引导措施,可以使教师快速适应线上教学条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对课堂基础节奏与内容进行把控,尽可能提高吸引力级别,使学生能够深入参与教学流程,避免出现负面问题。在实践工作中,高校需要引导教师展开模块化整理活动,使线上教学内容能够得到有效分解,降低单一课程信息密度,使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中以精益求精的概念进行学习。同时,还需要保证教学目标的清晰性。高校可以针对教师授课方法进行考核,并通过指引方式,使教师能够改变网络授课内容,强化分层清晰性。例如,可以针对网络课程进行时间段划分,每隔十分钟展开一次教学模块切换。通过这种方式,维持在线课堂的实际吸引力,确保学生参与度得到增强。拓展线上课堂互动类型。在高校展开线上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教学课堂的多样化与多元化。缺乏充足内容的网络教育课程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后续进一步展开教学工作。因此,高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科学指导,要求他们合理拓展课堂互动方式,使教学流程得到显著革新,进一步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环境的适应性,充分利用相关技术优势条件。教师可采用问答方式进行授课,定期抽查网络课堂学生个体状况。加强线上环境与线下环境的教育衔接。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特征。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教师可能难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容易产生教学掌控力不足等负面问题。针对相关现象,高校需要加强网络课堂与线下的衔接紧密性,通过应用学分考核等方式,间接提高学生在网络教育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为教师提供理想教学环境。同时,还需要鼓励教师应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功能,如QQ群文件分享、超星线上考试等。通过借助信息平台模块,构建与线下课堂相似的授课环境,使课上与课下能够达到理想衔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高校需要加强指导与支持力度,保证学生与教师都能够快速适应网络教育课程,进一步提高整体授课效果。

3结语

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网络教育课程环境,使停课不停学的概念能够得到全面落实,避免教学进度与质量受到负面影响,为未来发展提供理想条件。

参考文献

[1]郝敏钗,乔振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8):54-56.

[2]李萌.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6):36-40.

作者:管春苗 徐素红 王晓君 单位: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