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对策

时间:2022-07-19 09:16:58

导语:新时期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时期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对策

摘要:互联网消费金融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是传统消费金融的升级和转型,已成为新时期全新的商业模式,是支撑传统消费金融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如何针对新时期背景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新时期;互联网消费金融;现状问题;发展对策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与时俱进,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网络经济中的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重要。我国日渐完善的金融体系、多样化的社会融资渠道、不断刷新的金融创新速度,为消费金融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在现阶段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影响和限制因素,这也就需要针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

1新时期背景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管缺失

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管严重缺失,究其原因是,其具有的混合性质无法具体归到某一金融行业中。虽然有银保监会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但是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管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为P2P网贷平台构建了相应的监管系统,为网贷平台的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依据,但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细节内容的繁琐,监管作用仍然起不到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对于电商平台而言,互联网消费金融在操作中始终在打法律的“擦边球”,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某些业务始终处于灰色地带。

1.2融资渠道有限

由于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界定始终没有清晰划分,因此其并不完全包含在金融机构的范围之内,并不具备公开融资的资格,而对于同业拆借的融资方式,也不能使用,所以这就导致了互联网金融融资的成本非常高,其资金的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是依靠平台的现有资金,而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各大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资金出现了紧缺的现象。由此可见,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融资渠道非常有限,要想从平台以外渠道获取资金难度非常大,尤其对于中小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更是如此。

1.3风险管控滞后

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不断发展,其逐渐趋向完善化,但是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依旧存在,风险类型主要表现在:技术风险、操作风险、外来风险、信用风险,等等。由于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其系统发生风险的概率也会因此提升,如系统瘫痪、系统被外来者入侵、系统病毒等,这些问题一旦发生,将会给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带来严重的损失。从目前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的发展来看,企业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管理体系的不健全、监管体系缺乏等,都会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操作带来巨大的风险,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大,给金融平台带来的损失也会因此提升。与此同时,信用风险也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其风险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用户所产生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是平台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具体为金融平台的违约、对平台用户信息的泄露、伪造信息等,信用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平台风险监管体系不健全所导致的。

2新时期下如何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伴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无论何种业务形式都处于飞速增长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如何确保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市场经济下的金融发展保持同步,以不断推动互联网消费金融健康、良性、科学地发展,针对此问题以下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策略。

2.1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个人征信体系尚且不够健全,而几大银行系统的个人征信体系并未完全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共享。但是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健康和高效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个人征信体系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在推动互联网消费金融实践的过程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完善和优化个人征信体系,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一,建立并健全个人征信制度,以实现个人征信的信息共享;第二,对征信范围进行清晰划分,现阶段以央行为核心的征信体系覆盖范围还不到50%,信息的盲区仍旧存在,因此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而言,不仅要借助央行的征信系统,还要不断利用大数据技术,以扩大征信范围,最终完善个人征信体系;第三,目前金融市场中的征信机构之间没有形成信息的共享,信息相对闭塞,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征信信息的征集难度。因此,要积极建立并完善征信机构,以从根本上提高征信的覆盖范围,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高质高效发展夯实基础。

2.2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健康发展而言,只有完善和健全的征信系统是远远不够的,完善和健全的监管制度同样重要,其是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奠基石。现阶段我国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的监管存在力度严重不足、监管细则不明确、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推动互联网消费金融走可持续化道路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和优化监督管理制度,使其保障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不断发展。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第一,在原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以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进行规范化和严格化,使其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有章可循。第二,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中的高风险业务要进行重点关注,对其进行不定期的核查,以降低其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加大监管的力度。第三,严办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披露的相关内容提出标准化的要求,并按照此要求严格执行,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必须严惩。

2.3建立高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无论哪种金融模式,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金融模式与风险是共存共生的关系,对于银行消费金融而言,其对风险的控制为银行的防控系统,其管控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但其实际的操作效率却差强人意。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控制系统而言,都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通过实际经验总结而构建的,鉴于这两种构成性质,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要远高于银行消费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针对这种情况,构建高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以下从贷款前、贷款中、贷款后三个方面着手论述如何建立高效的风控体系。第一,进行严格的贷款前的审查。这一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进行个人征信的审查,通过自身征信系统或者第三方征信系统,以及大数据信息来综合审查借款人,之后再进行消费贷款额度的审批。对贷款人进行综合信息的审查,是降低贷款风险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第二,严格跟踪调查贷款中贷款人的资金使用途径。在通过贷款审核,借款人还款的期限之内,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对于借款人的资金使用途径要进行跟踪调查,如果发现资金投向高风险产业中,则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或对其进行抽贷,或停止授信等。第三,及时催收还款。对于临近贷款还款日的借款人,要提前1~2天对其进行提醒,以避免产生逾期,对于逾期超过1个月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可委托催收公司进行合理合法的催收,以降低坏账率,降低由于坏账所产生的风险。由于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以互联网相关技术为核心基础的,因此要最大程度地保障互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只有系统平台的稳定可靠,才能最终确保借款人的信息和资金的安全,所以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而言,要不断加强内部平台的建设,为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以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健康发展。

2.4拓宽融资渠道

无论何种金融形式,其关键的核心即为流动性,而这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而言同样如此,因此不断提高互联网消费金融资金的流动性,不断放宽融资渠道,以推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运转效率,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在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的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审核上,要适时地放宽审核条件,为互联网消费金融减轻压力,从根本上降低其融资的成本。在增加互联网消费金融资金流动性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工作,风险的产生是无所不在的,对于风险的防控也要时时刻刻关注。另外,也要认识到金融科技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重要推动作用,凭借金融科技的力量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助力。

3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消费金融是建立在传统消费金融的基础之上的,其仍旧属于消费金融的范围之内,是以互联网相关技术为核心依托,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使金融服务更加趋向于信息化、时代化、网络化,是符合时展规律的,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优势——效率性和多样性更加明显。虽然互联网消费金融在发展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新时期背景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金融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互联网消费金融必将高质高效健康地发展,不断拉动消费金融需求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庄晨菲.浅谈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问题及对策建议[J].营销界,2021(16):57-58.

[2]张俏.互联网消费贷的商业模式和金融体系安全研究[J].时代金融,2021(09):7-9.

[3]程雪军.互联网消费金融征信:域外经验与中国镜鉴[J].征信,2021,39(03):1-8.

[4]王霞.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创新研究[J].中国产经,2021(04):23-24.

[5]尹娅玲,曾开瞳.“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财务效应分析[J].商展经济,2021(02):57-59.

[6]赵丹.互联网消费金融信用风险分析及其防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1(02):96-98.

[7]赵瑾婷.互联网消费金融背景下高职院校征信教育路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5):132-133.

[8]郑夕玉.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研究——基于美国发展模式的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12):92-96.

作者:焦丽丽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