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14 09:54:53

导语:陇南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陇南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也在逐渐发展。通过实地调研,本文通过对陇南地区整体环境的剖析,了解到阻碍陇南地区电子商务的主要问题,着重关注支撑体系、各类机制以及农村的基础设施。对此提出优先重点突破、健全支撑体系、完善保障、反馈与监管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扶贫;对策研究

一、甘肃省陇南市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瓶颈分析

(一)甘肃省陇南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1.经济环境。根据《2016年陇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73、21.57和56.70,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仍旧较大。2.政策环境。为了落实中央政策,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陇南市将电商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2014年以来,陇南抢抓“互联网+”机遇,以农产品为主的电子商务实现了较快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电子商务与扶贫攻坚的融合发展。2016年以来,全市深度落实“1333”思路促进电子商务全面发展。3.基础设施2013年以来,陇南市将9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和80%以上的涉农资金,用来解决基础设施“短板”。一是交通运输方面,各区县硬化公路增加。二是网络通讯方面,实现了全市城区和乡镇4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三是物流体系方面。整合发展各类物流企业200多家、快递服务站800家、村邮站1200多个,基本建成了“县区有物流园、乡镇有快递服务站、村有代办点”的物流快递服务体系。(二)甘肃省陇南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瓶颈。虽然陇南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走在全省的前列,陇南各县区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本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工作,但是就目前而言,陇南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遇到了许多问题与限制瓶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认识不到位,电子商务相关培训群众参与度、认可度不高。虽然政府积极地推广农村电子商务,但是农村群众长期形成的传统交易习惯仍占主流。尤其在陇南市的山区农村,有很多农民思想认识不足,认为电商不能成为主要销售渠道,网络使用中的风险也成为他们所担忧的问题,同时相当多的青年人存在“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2.农村生产条件有限,传统产销方式依旧占主流。(1)农村生产条件有限,农产品的生产极受自然环境影响,而在农村,绝大多数以自家小农经营为主,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与防护措施,抗灾能力低下。农产品的减产与品质下降,直接影响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规模。(2)产销方式传统,合作社有名无实,收购商低价收购,价贱伤农。以礼县为例,其苹果销售主要依靠收购商收购,少部分自销,这种销售方式使得收购商打压价格,以低价收购苹果从中牟利,并且果农难以借助合作社捍卫权益。3.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发展尚不完善。(1)行业准入标准高,网货种类和销量少、低附加值。很多从业者缺乏食药局注册认证资质,药材等仅停留在粗加工阶段,质量检测等品控要求还不能达到网络销售的需要,因此不能归类为药品,导致网货种类和销量少,缺少附加值,大大侵蚀了利润空间。此外品牌培育不够,缺乏相对稳定的供货渠道和专业的供货商。(2)电商运营成本较高且技术培训不到位。农村电商从业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基础设施所需的成本。其次,尽管多地区都开展了电子商务技术培训,但多数依旧停留在电脑、移动支付等的简单操作,缺乏实质性技术培训与运用。(3)金融扶持政策难以落实,电商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为扶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来助力农村电商的发展,然而农村电商难以提供实质性的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对政策响应并不积极,导致电商融资困难,难以发展。4.保障、反馈与监管机制初步建立,尚不健全。(1)保障、反馈机制不健全,大多数人放弃向政府反馈寻求帮助。从整体来看,随着学历水平的提升,调查对象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和诉求随之提高。结合调研反馈,大多数人认为向政府反馈效果甚微,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提升公信力和健全反馈机制,畅通反馈渠道。(2)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监管缺乏,大众创业也需要规范。首先,部分地方政府倡导扩大生产规模,却没有帮助打开市场,导致供过于求的情况,谷贱伤民。其次,农村电子商务形式化严重,已经沦为政府官员求政绩的手段,很难惠民便民,而且存在各区县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个别县“雷声大、雨点小”,电商工作的落实力度不够,效果不佳。

二、对策研究

(一)优先重点突破。就目前而言,陇南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问题还是集中在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农村地区电商基础设施、农村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三方面上,需要作为重点来突破。第一,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推动创建农村电商经营主体的聚集区势在必行,积极发挥团体协作和宣传教育作用。与此同时,吸引与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此外,积极引导由当前的“个体农村电商”向管理先进、设施完备、制度完善的现代电子商务企业转型。第二,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扎实推进农村地区的道路、互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地区电商发展基本条件。陇南的公路硬化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与速度需要进一步提升。此外,提升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率与扩大农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是电子商务信息交流的关键。最后,加强商贸、农业、供销、邮政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共享衔接,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第三,促进农村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确立各地区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同时,推进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积极打造如礼县苹果的全国知名品牌。最后,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企业和示范合作社。(二)健全支撑体系。加快陇南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完善支撑体系是关键环节。第一,大力引进和培训专业人才。一方面陇南地区需要积极引进、培养电子商务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大量技能型支撑人才。相关部门应与省内外高校密切联系,以培养电子商务实践操作人员为工作重点。鼓励高校毕业生、“两后生”、大学生村官、有创业意愿的农村青年加入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队列中来。第二,大力发展物流和仓储服务。一是加强与国内各大快递公司合作,创新性建立区域临时性快递集散中心,以满足如苹果等季节性农特产品的物流运输。二是充分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优化物流配送的布局,加强农村物流站点与农村网店的联系,加强对农村网店的物流保障和支撑。第三,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金融,为电子商务产业提供专项服务。首先,政府牵头,当地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增加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专项信贷支持。其次,银行加大对专项业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知度,使其深入了解线上支付的流程与优势。(三)完善保障、反馈与监管机制。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势必要完善坚实可靠的保障、反馈与监管机制。第一,加强农特产品的防灾防损。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较大,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及电商充分认识风险,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做好防灾防损工作。另一方面,积极与当地保险公司洽谈、合作,在农村电商中积极推行农业保险,是农特产品遭遇灾害,补偿损失的有效措施。第二,畅通反馈渠道,提升公信力。首先,建立官方自有反馈平台和官方社群,如问题反馈建议微信群,及时解答困难诉求。其次,主动搜索,实地调查,与各电商主体形成良好长期互动。第三,加强监管统计与督查落实。首先,强化对农特产品在生产加工、网上销售、流通等环节的监管,确保质量安全;促进网络交易主体守法经营,加强对网销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其次,强化将各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纳入市上对各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责任书考核体系,以销售业绩为主,确定具体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及时通报督查情况,严格兑现奖惩。积极总结优秀经验,推广先进典型,不断推动电子商务在农村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勤,周卓.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181-183.

[2]王妍,王登荣.“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发展与金融支持[J].西部金融,2015,(07):58-61.

[3]张熙物.农村电子商务标准化运营初探[J].标准科学,2016(2):58-60.

[4]任鹏.江苏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研究[D].江苏:东南大学,2015.

[5]胡杨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7).

作者:张艺馨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