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讨

时间:2022-03-02 11:12:07

导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讨

[提要]“一带一路”的实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巨大的交易规模和产业集群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供应不足的情况开始在各个岗位中显现出来,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多领域的综合产业,因此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别多,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高需求。因此,本文根据“一带一路”倡议,阐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优劣势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一、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发展现状

(一)我国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现在,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缺乏具备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跨境电子商务战略技术两方面的高质量人才。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约八成的中国电商企业存人才缺口。2019年,杭州召开了第四届世界跨境EC峰会。胡容内在讲话中表示,跨国境的电子商务的当前数字变革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加快对跨国境电子商务专家的培养,注重复合人才的培养,致力于物流、金融人才的培养。每年都有几十万名高校毕业生从事外贸工作,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一般不认真了解企业需求,“不健全的专业知识、弱项解决能力、狭隘知识”已成为普遍问题。人才供求不平衡是限制贸易交易变革和跨国界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COVID-19流行期间,各个领域都遭受了巨大损失,外贸企业陷入了苦战。有效维护客户的方法和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将“中国制造”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方法,提出了人才能力和水平的新要求。这不仅要求商务人士熟悉电子商务操作,了解买卖双方的需要,还要掌握目的地市场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文化禁忌等,保证“走出去”的所有程序都合规,并能保证资金支付的安全。看似简单的交易,但为了顺利开展跨国境电子商务,更好地支持“一带一路”发展,业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技能。(二)我国跨境电商人才的供给。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在大多数大学还没有表现出独立性,有些大学将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唯一的培养方向而设立,少数大学开设了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课程,但仅注重一个方向的培养是不能培养出市场上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而且我国还没有设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标准,各学校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品质评价标准不同。人才培养项目多来源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等专业,专业标准类别很分散,各学校开设的课程名称也各不相同,授课时间和授课内容有很大差异,课程体系不健全,专业特色不鲜明,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推进难度大等,导致没有形成跨境电商的专业人才,对社会的供给大大减少。

二、跨境电商人才的发展优势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支持。截至2019年8月底,中国与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展开合作,同时签署了194个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并与19个国家签署了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一带一路”建设,对跨国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对外贸易企业不断开拓沿线市场提供了空间。而后,随着中国开放水平的扩大和深化,进口力也在不断增强,国内市场对海外品牌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海外品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许多世界500强和行业领袖都通过了跨境电子商务的渠道进入中国市场,进口业务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随着2019年8月末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六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建,国内已经有18个自由贸易区,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人才引进便利化、体制革新等方面有较大的政策支持力,跨境电子商务给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随着政策支持,也有了崭新的进程。(二)跨境电商产业的不断扩大。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规模正在扩大,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各类大学都根据自己的特性,在跨越国境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探讨了“2+2模式”、“2+1模式”、“复合模式”、“工学结合模式”、“培养订单模式”、“学校-企业共同培养模式”等多种培养模式。根据国境间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方向、电子商务企业资源、教师力量及培训条件,形成“学校-企业整合、工作技术交替、选择“换代”模式,强调培养跨境电子商务实际战斗能力,适应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集群的多种人才需求。作为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系列措施,各高校正积极申报和设立相关专业。苏州各高等专科学校(包括高博软件技术职业技术学院)申请设立跨越国境的电子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了冠名班级,开发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课程。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在苏州地区的边界上,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将带动全国高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更多的可用之才。

三、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劣势

(一)课程不健全,专业特色不明显。由于跨越国境的电子商务对管理、技术、运输、安全和接近准入标准具有严格的管理机制和交易流程,因此出入国境的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的语言、技术等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了适应出入国境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为了适应大量人才需求,陆续开设了相关课程,在国际经济贸易实用英语等相似专业方面设置了跨境的电子商务方向。但是,大部分学校都是单独开设一个或两个跨境的电子商务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少之又少。(二)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很难促进学校-企业合作1、企业与大学之间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原因:第一,企业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企业和大学要联合培养人才,需要投入一定时间、资本、人力等。以投入成本为例,企业获得的收益难以测定,短期效果不明显,企业参与不活跃。第二,企业的合作对象选择有多种多样的倾向。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具备了实现人才自我培养的完善教育体系。通过购买国境间电子商务平台或第三方教育外包服务,中小企业可以立即实现人才的招揽。面对市场低风险、低成本、高质量的人才供应,企业就缺乏与高校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积极性。2、双方缺乏深度的长期合作,产教融合效果不佳。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现有的学校-企业合作模式有工作实习、订单班、学徒制等。在开办订单班和实施学徒制的合作中,学校和企业双方还不能真正体现产教融合思想的精髓。其他合作也只是企业专家讲座聘请、学生组织、工作岗位认识等短而快的形式。(三)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方法单一,不能满足行业的需要。目前,学校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现实,并培养出能熟悉涉外经贸部门、外商投资企业和政府机关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等工作的高级人才。对于当前跨境贸易所要求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专业知识之外的能力拓展和综合素质培养相对较少,同时也存在如动态调整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形态的不足,传统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仍然是传统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行业的需要。(四)缺乏实用的教育平台,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热情不高。在高等职业大学进行国际贸易才能培养方面,实用教育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许多高职和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都在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而努力,与对外贸易企业一起建设共同训练场,让学生熟悉实践课程和业务运营。但实质性问题是,企业在大部分事业上都很忙,容纳的量和容纳的度都有限,学生的业务运营能力培养的时效性指导并没有顺利进行,因此实际教育课程是单纯的形式。另外,一些学校-企业合作不能为学生提供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真正稳定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不能在这一点上发挥出来。(五)跨境电商受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肺炎疫情的发生是标准意义上的“黑天鹅”事件,预计今后几年将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巨大影响。目前,国内的肺炎疫情已经基本上被控制,预防措施将由强硬的遏制隔离向准确有效的预防转变,但事件对商业经济的影响仍将存在。根据海关统计,2020年1~2月份,中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9.6%、15.9%和2.4%,且跨越国境的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因各国的交通限制而无法正常运转。

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建议

(一)设置吻合“一带一路”对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跨境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在人才教育培养的计划当中,我国的高职学校和大学应该充分了解“一带一路”的建设要求,掌握该地区的经济特性和产业优势。根据跨境间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岗位要求,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与实践、电子商务的理论与运营管理、国际海洋货物运输管理、国际航空运输实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物流运输、等主要专业课程;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一带一路”建立选择民族语言的课程;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对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专攻,最后达到培养跨境电子商务综合人才的目的。(二)创建跨境电商跨企业培训中心,深化校企合作。我们要积极发挥各种角色的作用。在学校的跨境电子商务之间,企业培训中心属于学校和企业建设的生产实践基础,目的是加强企业的主体性。该中心促进生产和教育之间的合作,促进现代学徒系统和企业的新学徒系统,促进学校注册和企业招募的融合,为学校提供深化学校-企业合作的新方法。它可以在实行的过程中,提高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参与,尝试多种模式,为了让学校能够加入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加强与地区阿里巴巴工作站的合作,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培训中心,研究运营机制、资本资源的来源及分发、组织结构及相关系统、人力设置等,促进校企合作。(三)增加国际化教学资源和建设资源。要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就必须改变国内教育状况,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适当地在高等学校增加跨越国境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内容,结合电子商务英语、贸易往来,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避免因能力不足而使学生不能加入跨境电商行业。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脉络中,学生对周边国家的发展趋势要有更多的了解,更要理解国际化的贸易往来规则,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四)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就业。近年来,由于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全国人口逐年增加,同时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巨大。许多学生在求职前都面临着写简历的问题。在撰写简历时,不能保证自己的实力能够满足跨境电商企业的需求,导致毕业后失业率上升,从而成为社会经济动荡的不利因素,阻碍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稳定社会经济,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这种效果的主要途径是让人才接受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比如,在新模式下,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团结协作、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当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满足跨境电商企业的要求时,他们就能更好地就业,从而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率,更好地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此外,除了就业,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创新项目创业。在创业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新培养模式下所学知识和能力,使自己的生活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卓如.疫情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8).

[2]付传明,何倩.“互联网+”时代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3).

[3]李世红.“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J].港口经济,2017(02).

[4]葛丹.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经贸周刊(中),2020(09).

[5]黄小丽,史艳平.CO-OP模式应用于“一带一路”视阈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可行性分析[J].营销界,2020(16).

[6]章艳.跨境电商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0(12).

作者:朱传丽 崔 强 单位:山东外事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