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建设机电工程技术研究
时间:2022-08-27 11:19:48
导语:智能电网建设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的隐患及解决策略研究就目前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来讲,智能电网以其科学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了我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1]。电力是城市运行的基础资源之一,电网工程关乎国计民生,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走入智能时代,配电网不再仅仅承担电力供应,也要承担用户多余电能的回收,智能电网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也是这一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一、智能电网概述
(一)智能电网特点。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建设的重点,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它除了具有传统电网技术的作用和特性,也具有自身的技术特点。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1.兼容性。 传统电网具有区域性,不同地区之间的电网存在一定的差别,导致彼此之间不能相互兼容,必须经过调整,但是智能电网不存在这些问题,不同区域的智能电网之间可以相互兼容,不需要经过任何设备的中继或者调整这是在电力输送上的兼容性,。同时对于电力生产来源也具有兼容性,智能电网能够容纳风电、水电、火电等任何产生方式的电力,对于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等都可以实现合理有序的接入,这种良好的兼容性是传统电网所不具备的,既满足了不同用户对能源的需求,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电力能够相互补充,增强了电力的稳定性,也是实现供电方与用电方之间良好互动的基础。2.安全性和智能性。 传统电网存在大量安全隐患,虽然一直以来都有学者在进行相关的安全性研究,在近年来也取得了许多成果,逐步减少的用电安全事故就是明证。但是相比于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利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自动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于智能电网自身的影响因子,可以及时排除电网中的潜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保持电网运营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3.经济性。 智能电网既包括了电力的下行以供用户生产生活使用,也包括了电力的上载,将用户产生的多余电力输送给其它使用者,其应用有助于用户减少对于发电厂的依赖,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也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社会居民的生活成本。此外,需求和供给交互式模式的形成主要是依靠能源提供,并且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提供和供给,从而确保整个市场得到持续稳定的运行和发展[2],也是其经济性的重要体现。(二)智能电网建设意义。智能电网的建设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智能电网具有传统电网的电力下行功能,也具有其不不具备的电力上载功能,智能电网的建成,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实现部分家庭或区域能源的自给自足,同时将多余能源输送往对电能有需求的其它区域,降低用户对于发电厂的依赖性,间接地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率。2.提高电网数据的收集能力。 智能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相对传统电网更高,并且可以通过收集各项技术数据对电网进行自动化监测,全天候、全过程地对电网运行情况实行监控,并通过对反馈数据的分析处理,不仅为检测电网设备的运行程度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通过运用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运行系统进行不断地优化[3]。
二、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机电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在发电环节,智能电网的良好兼容性使其对于任何来源的电能都能够实现顺利接入,有利于多样化电力生产方式,同时也使不同地区的能源能够得到更高效率的利用,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通过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既能保障各种电能对智能电网的接入,也减少了传统电网中因转换而发生的能量损耗。在输电环节,通过应用机电技术可以建立起更高压的输电网络,能够降低由于输电线路造成的能量损失。例如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维持智能电网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并有效处理直流电与交流电之间的矛盾。机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自动化的定期自我检修来降低事故发生率。在配电环节,机电技术在电能配置环节中,推动了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连接,分布式发电技术广泛运用并接入智能电网可以维护电网的稳定性,降低资源损耗,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在用电环节,不同的用户对于电能的使用有不同的需要,因此这是与机电技术结合性最强的环节,也是最浅显的环节,企业生产各种机电设备都需要电力来驱动,人们的社会生活也需要电力的支持。
三、智能电网的机电工程应用实践
(一)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建设以减少自然资源损耗为前提,保证在维持经济一定的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少的消耗自然资源。这就需要应用机电技术来实现这一要求,其中比较关键的就是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机电技术专家必须研发高效的能源转化器,为智能电网中不同性质的电力高效安全转换提供基础。(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我国传统电网输送的电力是以交流电的形式存在的,但是我们知道在高压输电的前提下,直流电的损耗会比交流电更小,因此,在高压输电处在主流的时代背景下,研发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通过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方式进行传输,有利于降低电能的损耗,实现长距离输电,这也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关键一环。(三)质量优化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提是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电能质量标准体系,智能电网的双向传输性决定了其建设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电能上载和电能下行的经济性能,通过市场需求来优化供电的质量,维持供电与用电之间的动态平衡,降低供电成本。此外,质量优化技术还可以用于铁路的电气化建设,有利于降低铁路的运营成本。
四、结束语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在此过程中,我国应当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打造适应我国国家社会状况以及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的智能电网,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添砖加瓦,保护自然资源,维持代际正义。
参考文献
[1]于刚杰,姚娜.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7):179.
[2]卢顺吉.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8,45(6):148.
[3]谭伟力.基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173–174.
作者:周遥创 单位:广东江南理工高级技工学校
- 上一篇:机电设备安装隐患及解决策略
- 下一篇:网络消费者知情权民法保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