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探析

时间:2022-04-11 09:29:05

导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探析

一、电子信息相关概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夯实电路知识基础,同时掌握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方法。该专业涵盖电路知识、通信原理、计算机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以及电子技术等多门课程,作为系统性学科,要求学生既掌握数学知识,也掌握物理学知识,并且能熟练处理电学问题。与此同时,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还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能自主连接一些电路,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实验活动,如利用计算机设计简单的通信系统,自己动手设计带有传感器的电路,或者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信息处理设备运行情况,了解有线电视的传输路径等等,有机会的情况下还能由老师牵头参与大型工程设计,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学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就要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技术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并且在开发与应用设备过程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通信干线领域的应用。对于电子信息工程而言,主要用于衔接用户企业网络接口与接入线路,它是广域网通信干线的重要一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准确区分专用线路和公用线路,然后采取不同的处理技术。(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例如在信息查询、资源共享等方面,信息技术独具优势。尤其在当前“媒体热”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高校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业务价值。因此可以说,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是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网络浏览器领域的应用。借助网络技术,基于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实现文本阅读;再有,内部企业借助内部网络就能获取有用的网络信息,确保有序完成工作任务、

三、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策略

(一)利用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调动学生的探究学习积极性,自然要从培养兴趣为切入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校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非常感兴趣,将其用于课堂教学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让学生能够自主、自发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交流和思考,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学习局面,他们主动探索知识,从中锻炼思维能力,在轻松、民主、自由、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才能提升求知欲望,主动探索信息工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创新发展能力。(二)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大力推进电子信息系统安全的完善是国家“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因此,重点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中的对信息安全的重大需求,从战略、体制机制、宏观协调、微观管理、技术、产业、服务等多个层次全面、协调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我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的协调发展。特别要勇于创新,大力推进不适应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合作,在两化融合和推动三网融合中,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在目前电子信息建设中,系统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做到系统的全方位防范。在注重防范外部威胁的同时也要加强内部保密,杜绝内部泄密发生;其次,加大打击互联网犯罪的力度。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相应的技术侦查措施对犯罪源头进行追查,即使打击犯罪分子;最后,建立健全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培养电子信息人才的安全意识,提高信息安全技术,从根本上加强电子信息系统安全建设。(三)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培训。笔者认为进行信息化培训,提高其信息化水平,为电子信息工程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相关专业人才,采取政策倾斜,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此外,笔者认为企业可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合作,聘请教授等作为电子政务、电子信息工程顾问,作为企业、政府的“智库”。同时,进一步加快电子政务一体化、网络化建设将。

参考文献

[1]李阳.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4):12.

[2]朱文昊.电子信息工程对高中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探讨[J].通讯世界,2018(12):265-266.

[3]栾听月.浅谈计算机通信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8(12):44-45.

[4]孙昱.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前景[J].通讯世界,2018(12):65.

[5]黄宣茗.浅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8(12):68-69.

[6]郑庆庆,吴谨,朱磊等.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4):126-129.

作者:林启明 单位:三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