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移动互联研究

时间:2022-05-27 03:30:45

导语:电工电子技术移动互联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工电子技术移动互联研究

摘要:本文将蓝墨云班课平台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深度融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帮助师生轻松实现课堂教学互动,是在移动互联时代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电工电子;课程建设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笔者所在高校通识类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每学期主修这门课程的学生约为1000人次。作为技术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的适用专业广,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而各专业生源的基础和素质参差不齐,纵向比对近几年各专业学生的成绩优秀率和及格率,我们发现机电、电气类专业学生的考试优秀率和及格率可以达到18%和91%;而机械、数控等专业学生的优秀率和及格率仅为8%和73%。为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笔者所在课程组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依托蓝墨云班课的移动互联平台开展《电工与电子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经过三年六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里谈几点体会。

一、实现高效便捷的课堂管理

教过专业基础课的高校教师一定都体会过面对一个150人的合堂教室:教师每节课记录学生的考勤、课堂提问、分组讨论等成绩是费时费力的麻烦事;教师课后批改300人的作业、随堂测验、阶段性验收、课程报告等工作量巨大;教师每节课布置给学生的复习、预习作业,学生到底有没有看书?看了多少?教师不能清楚的了解学情;教师想在课堂上即兴辩论、答疑、问卷调研、进行投票等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进行……蓝墨云班课的出现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网络环境的教学互动App,是帮助教师开展日常教学的工具,也是开发微课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助力。蓝墨云班课是一个开放、实用、高效的免费教学平台,操作简单易懂,且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轻松获取学习资源,真正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信息化、碎片化的自主学习有效结合。通过云班课,教师可以在个人电脑和任何移动设备上跨平台管理自己的班级,发送最新的课程通知、分享课程资源(如视频、动画、图片、课件、文档等资料),布置和批改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开展提问、投票、辩论、问卷、头脑风暴、讨论、答疑等教学活动,来活跃课堂氛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

由于主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多,每学期评定学生平时成绩、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评定结果也难以做到全面、客观和公平。蓝墨云班课则可以成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激励学生的有效途径,轻松的实现课程成绩管理。以笔者现任教的18级班级为例,蓝墨云班课为教师提供了直观的学生日常学习考核情况:云班课可以记录学生的每一次学习行为,如观看视频、课件、课堂提问、参与讨论等情况。云班课可以记录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进度,如学生在学习时随时查看教师的批注,同学间分享学习笔记,完成每一次预习测验、课堂测验的成绩分析等。教师可以开启挂科预警监测功能,设置各项学习任务的权重,随时预警班级同学的学习状态,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记录,云班课会同时向教师和学生推送预警消息,督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有效的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学期末能够得到每位学生客观、严谨的学习评估报告。

笔者尝试将学生基本信息都实名制录入云班课,与本校学籍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联网,学期末可以轻松的导出期末成绩单,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使学生成绩管理更加高效、公平和透明。当今,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科技迅猛发展,传统课堂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模式终将被逐步被取代。以蓝墨云班课为代表的教育类App不断推陈出新,这一教育行业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时代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思考总结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合理细化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因材施教的引导和激励学生由传统的服从、静听、接受向自主、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迈进,才能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艳雯,王小根,陶鑫荣.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与设[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2):106-109.

[2]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9):18-24.

[3]沈飞.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一种智慧课堂实施路径[J].计算机教育,2018(11):137-139.

[4]张淑霞.论电工电子技术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风,2017(09):214-215.

作者:戚龙 单位:吉林化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