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信息类教材编写反思与对策

时间:2022-10-13 03:12:13

导语:高职电子信息类教材编写反思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电子信息类教材编写反思与对策

摘要:为了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材编写和选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概述了我国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材编写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数据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法,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高职院校的教材编写与使用情况作了初步的反思,认为这类教材在自身素质方面存在“旧”“土”“偏”问题,以及外部运营环境方面存在“乱、滥、烂”等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改革促编写;有重点地提高教材编写水平;且需要政府、学校、出版社三方联动,做好制度建设,建立教材编写运营的良性环境,才能使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材编写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教材编写;电子信息;对策

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材主要包括提供给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CAD、电路分析、计算机基础、电工技术等课程使用的教材。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材编写概况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教与学的基本工具,衔接着教与学两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教材是教学活动围绕的核心之一。我国高职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办,为解决高职教材匮乏的问题,各高职院校的教师们和出版社,就开始了不懈的努力进行编写,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998年,在教育部职教司教材处的直接领导和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积极组织下,北京联合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组建了三校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于1999年出版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等共计13部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材,这是我国首批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成系列的基础课程教材。随后的一二年内,教育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出版社,邮电、机械出版社和其他出版社也先后采取类似的方式组织编写了以基础课教材为主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这批教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匮乏的问题。但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理念的更新,上述这些教材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教材内容体系与结构框架上仍然带有本科类大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其中只有少数教材指导思想明确、结构新颖,具有较为鲜明的高职特色。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专业组织编写的《高频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电路分析》等教材,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项目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说,这些教材在一段时间内引领了全国高职电子信息类教材编写的方向。从2000年至今,教育部先后开展了全国性的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教学水平评估、骨干院校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专业资源库建设等活动,并评选出一批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这些活动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与专业和课程相关的教材编写也从中受益。在政府、出版社、学校、教师多元结合编写的基础上,企业和社会团体中的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一线人员也都参与到教材编写中来,基本形成了校企协作的教材编写、出版、发行模式。教材的形式也从纸质向与其他多种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化教材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今数十家出版社与一些高职院校,以及电子、通信、计算机方面的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出版了数以百计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材。以“模拟电子技术”为例,从1999年至今,已出版这方面的教材220种以上,其中高职教材占了半壁江山。电子信息类其他基础课教材的出版情况大体类似,十几年间从数量上出现了一个跨跃式的增长。

二、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

十几年来,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基本解决了教材匮乏的问题,还出现了不少精品,在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体例架构等方面都作出了各具特色的探索。但是,也出现了以经济利益和教研利益为导向,而非以教学改革内在驱动力为导向的教材编写乱象,暴露出种种的不足。

(一)教材内在素质存在“旧”“土”“偏”的情况

笔者用“旧”“土”“偏”三个字来概括现有电子信息类专业高职教材在内容与形式上存在的问题。所谓“旧”,一是指已出版的一定数量的教材内容陈旧、技术滞后。目前,电子信息类产业发展迅猛,基础理论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和扩大、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出现,新的材料不断投入应用等,但是一些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未能体现技术更新与变革,没及时反映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器件、新材料在行业中的广泛应用[1]。教材内容体系不仅远离行业发展的前沿,更是远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局限于对分立元件基本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而忽视了各种模拟集成电路在模拟电子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则注重对数字集成电路内部电路原理的分析,忽视了对数字集成电路外围特性的分析和实际应用系统的分析;《单片机技术》仍局限在51系列单片机,而对行业内广泛使用的新型单片机很少涉及;《高频电子技术》教材则几乎没有涉及业内广泛使用的各种新器件。电路分析、电工基础课程涉及到的实验、实训,从使用的器件与材料到仪器设备,二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二是指载体形式陈旧,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立体化教材,为教学增添活力和生动形象的表现力方面,力度远远不够。虽然已经出现了不少纸质教材与多种媒体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但在如何实现纸本教材与多媒体素材的有机结合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教学效果也令人不甚满意。三是指在教材的设计方面缺乏创新意识,体例与模式单一,只重视知识的呈现与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是高职教学的根本目的,所谓的“用”,不仅要让学生能够重复教材上所呈现场景下的应用,而且要让学生能够在教材上没有涉及的场景下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与解决问题。有些教材虽然表现出这方面的努力,但是离预期的目标尚远。“土”是指教材内容没有紧跟技术发展的潮流,却一味在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上与国际接轨,没有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高职教材要做到本土化,是指教材的设计与组织形式要符合中国人、中国学生、中国高职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特点,使知识的传播和接受路径最短化,效率最高化,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只能消化、借鉴而不能照搬国外同类教材的创意与设计。目前一些教材编写在内容上基本是国内同类教材近亲繁殖的结果,缺乏国际视野,内容上固守于国内同类教材的框架之内,呈现出很浓的“土”味,很少有教材将美、英、德、法、日等西方先进国家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最新理论研究,电子器件、装备、工艺、产品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和革新引入其中。何惠琴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的《数字电子技术(逻辑设计与应用)》,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值得肯定。“偏”,是指教材在内容体系的构建上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偏离了高职教育的大方向。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偏重理论而轻实践,或者理论部分很出彩,实践部分却显得平庸。前几年,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对高职课程实施改革,涌现了一批实施项目化教学的精品课程,由此产生了一批与项目化教学配套的教材,但总体来说,此类教材精品很少。即使是国家精品课程,主编课程教材的院校,真正能按教材设定的训练项目进行实践教学的也不多。二是教材内容与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内容脱节,表现为与考证内容衔接不足或者过于偏重考证而忽略了学科体系的前沿性与均衡性[2]。衔接不足是指过于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未能成功地将职业技能证书考试所要求的应知应会融会贯通于教材之中,导致学生为了应对学校考试和证书考试,出现一科两学的现象;偏重考证则是将教材的教学目标定为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未能充分考虑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大纲在技术上的滞后性,使教学内容落后于技术的现实应用,使学生把有限的学时花费在学习过时的知识、训练落后的技能上。2014和2015年国务院共取消了二百多个职业资格的许可与认证,这无疑为高职教材编写工作带来了利好。

(二)教材外部运营环境呈现出“乱”“滥”“烂”的现象

笔者用“乱”“滥”“烂”三个字来概括当前我国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外部运营环境存在的问题。所谓“乱”,是指教材编写脱离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全围绕利益运作,导致无序竞争。编写者和出版社都难辞其咎。一方面在现行教育评价体制下,学校和教师为了达到各种评价指标,获得各种相关的利益,在没有更好的创意和突破的情况下,盲目追求自编教材、校本教材,导致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不断重复生产,造成极大的浪费。另外一方面,很多出版社走上了自负盈亏的市场化经营道路,选题是否能获得读者认可,是由市场来决定的,选题能否赢利,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风险。相对而言,教材出版发行与学校的教学活动紧密关联,有着相对稳定的用量和固定的发行周期,是低投入低风险的项目,是各出版社激烈争夺的目标。一些知名度不高、声誉平平的出版社,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获取并保住市场份额,往往采取高回报、低门槛的竞争手法,使教材出版市场竞争环境极端恶化;一些声誉较好的出版社在这种环境下,也不得有意无意地放松选题和审核要求,导致教材出版市场整体水平不断下滑。在编写者与出版社的共同作用下,教材出版选题随意、审核随意、编写过程随意、作者随意的乱象已成为常态。某校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在20年间,出版的电子技术基础课教材,每门课不少于5个主版本,5个主编。涉及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社等十几个出版社。全国各地,很多院校都有类似的现象存在。所谓“滥”,是指教材的选用比较随意,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由于教材出版市场极度混乱,教材数量多且质量芜杂。教师在每年选订教材时,往往面对不同作者编写、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几十部教材,或者同一个出版社出版的若干部类似教材,如何选择,成为难题[3]。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通过简单的阅读确定教材优劣,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出版社的大小、发行量的多少、编写者所在的学校、编者的身份和名气来选择教材,通过若干次试错才能选出较为理想的教材。出版社面向各院校对教材的推荐、推销力度也逐年加强,有些甚至做出某些利益上的许诺,更加剧了高职院校教材选用的随意性。所谓“烂”,是指教材的质量水平不高,创新乏力。教材水平不高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编排和设计上缺乏新意是普遍现象,有不少教材还出现过理论或者技术方面基本概念的错误,语言生硬、可读性差,在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等。这种状况既是编写者追求短期功利目的的结果,也是出版社降低出版门槛所致。有些出版社,为了追求效益、笼络客户,竟然组织人手越俎代庖,替“编写者”编写教材。在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不了解教育教学规律的情况下推出的教材,只能保证内容不出错,根本体现不出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

三、未来电子信息类专业高职教材编写的思考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解决教材“旧”“土”“偏”的最佳路径

所述教材编写存在的诸多问题,多缘于相应课程建设、改革力度不够。教材编写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课程改革是推动教材编写、提高教材质量的根本途径;体现课程改革成果的教材,才有可能成为精品。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前几年,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不少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实施改革,成为国家精品课程。这些课程力图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设计了系统化的训练项目,构建了完整的内容体系,出台了课程标准;完成了电子教案、CAI课件、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指导书、网络课程、习题库、试题库、评价考核系统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并按照课程标准编写了教材,有的是综合运用多种媒体的立体化教材,将改革的成果通过教材予以直观地展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课程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持续推进。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电子信息类专业显得尤为突出),尤其国务院取消了电子信息类大部分工种的职业许可与认证以后,原本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都面临着重大变革。学习内容要更新、训练项目要重新设计、学习方法也需要变更、资源库需持续地删减和补充,即使已经跻身国家精品课程库的课程,如果不持续改革,也会落伍。因此,形成有效推动课程不断改革的机制至关重要。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首先是专业,课程建设依附于专业建设。只有在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确定每门课程的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符合教学目标的课程改革,才可能形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融会贯通的教材体系。其次是人,包括一线教师、管理者、行业与企业的相关人员,这些人的理念、素质、能力、协作度等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高质量的教材,不仅仅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编写,而且需要行业、企业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编写。教师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教材的整体结构以及教学的基本规律,行业、企业人员把握实践环节的设计。只有两方面形成合力,才有可能编写出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高水平教材。但是如何调动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教材编写的积极性,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目前,在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一般而言,计算机基础、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相对比较成熟,各出版社出版的同类教材很多,其中不乏精品。但十分重要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却受到轻视,学时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关键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些学校和专业不得已将这门课程边缘化。我们可以做、应该做的是总结课程改革的经验,审视取得的成果,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加强课程建设,将课程改革引向深入。结合课程改革的经验,把现有教材通过改编再版的方式,提高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推动部分教材立体化工作。王静霞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7月第3版的《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教材是基于单片机国家级精品课,将单片机软硬件相关技术与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技能等内容划分为22个工作任务,形成“训练任务+知识学习”的结构体系,同时配有电子教学课件、习题参考答案、C语言源程序及立体化多媒体资源,是一本较好的教材。

(二)加强管理是治理教材市场“乱”“滥”“烂”的唯一选择

教材的发行与出版是一个市场行为,要维持这个市场的健康运行,涉及到学校、出版社、政府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是政府。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把教材编写从解决教材匮乏向建设精品教材转移。通过政策、法规、制度来营造建设精品教材的环境与条件。第一要建立教材评估机制,完善教材评估体系,定期开展教材评审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优化评估指标,建立更为科学的评估体系,进行更为公开、公正、公平、准确的评价。第二要建立起推介优秀教材的机制,加大优秀教材的奖励与宣传力度。利用课程建设、教学水平评估等手段,通过选优率、适合率、配备率等指标,要求专业和教师选用优秀教材。第三要加大对出版社的制约,提高出版社发行优秀教材的积极性。其次是出版社。所谓出版,就是将知识信息产品经过加工后,以商品生产的形式大量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使其广泛传播的过程。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从作者处获取原始作品,二是对原始作品进行编辑加工,三是对编辑加工的作品印刷复制,四是发行传播。出版社获取经济利益的多与少,取决于出版活动的优于劣。出版活动的四个方面环环相扣,最关键的是如何获取好的作品,不少出版社通过提高版税率的方式来吸引优秀作者,短期内有一定效果,但从长远看,效果并不如人意。出版社的品牌才是吸引作者的关键因素。真正优秀的作者看重的是出版社的服务质量、印刷质量、诚信度、推销策略和力度等。当前出版社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对已经出版发行的作品要进行梳理甄别,对优秀作品要进行修订、整理,完善相关教学配套资源,打造现代化、立体化精品教材。二是要采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优秀教材的力度,扩大优秀教材的知名度。三是要拓宽发行渠道,疏通中间环节,增加发行量。四是要注重声誉,不要贪一时的蝇头小利,杜绝同质低水平的教材重复发行。尤其是电工基础、电路分析、模电、数电、单片机、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再版时要慎之又慎。五是要继续做好与政府、学校、教师、行业的沟通工作,加快信息流转,各方共同努力,做好教材的规划、评审、推广工作。再次是学校。在如何编写优秀教材,使用优秀教材方面,学校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在管理上,要成立由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高效运作的教材管理机构,该机构具有以下职能:一是对校本教材的编写进行统筹和把关,避免学校层面教材编写时各自为政的乱象,杜绝教材编写质次量少的现象;二是联合全国同类院校,共同研究教材编写问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校际联合,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三是搜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专业教材出版的最新信息,为专业教师教材选用工作提供参考信息;四是搜集校本教材在使用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为未来修订再版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五是对本校教材选用情况进行评议和审核。其次,要调动教师编写、选用优秀教材的积极性。目前教材选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普遍性的,不排除教师出于责任感而做出的自发选优行为,但不能仅寄希望于此,必须做好教材编写的选用方面、制度建设,让教师在编写和选用教材时有规可循。在学校层面要加大对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精品专业的教材编写工作的扶持力度,可设立教材编写研究专项课题,该课题既覆盖新教材的开发,也覆盖现有教材的修订,根据实际情况配给相应的开发经费。开展教材评优活动,采用师生共同评价的方法,对于优秀的教材编写团队要予以奖励。对于取得更高一级优秀教材奖励的,学校要予以配套奖励。同时要建立健全教材选用制度,从制度上将教材的稳定性和适用性纳入专业考核范畴,杜绝教材一年一换的现象。选用教材时由任课教师提出建议,经过校级教材管理机构评议通过后方为有效,对于不能通过教材管理机构审核的教材,由任课教师重新建议,教材管理机构重新审核,直至通过为止。对于教师在教材选用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要计算一定的工作量,予以承认。

作者:王瑾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博兴,汪明群.高职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30-31.

[2]汪元慧.高职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可行性建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8):19-22.

[3]姚五民.我国高校教材发行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5(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