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类节目特征分析
时间:2022-03-27 03:07:00
导语:电视文化类节目特征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视文化类节目指的是“能够明确表达一定文化信息,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提升大众审美品位与思想水平为主要宗旨和功能,具有深刻内涵和品位的电视节目。”①电视文化类节目采取演讲、竞技、访谈、诵读等多元化形式,诉之观众的理性认知、情感需求,从内核到形式直指人心,强调节目深刻的思想性、艺术性、感染性,对荧屏生态以及社会风气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在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发轫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生产与传播尚未进入栏目规模化发展阶段,节目类型特征还不成熟。九十年代末期,电视文化类节目又经历了数次断层式发展。本世纪以来,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取得了长足发展。2017年年初,一系列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电视节目以“慢”的姿态如一股“清流”般静淌在观众的心间。《见字如面》《朗读者》《儿行千里》《阅读•阅美》等作为“现象级”电视文化类节目,成为当下娱乐化碎片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优质精神文化渴求的生动注脚。本文拟对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演变特征进行探析。
一、文本框架:从“精英气质”走向“大众审美”
改革开放时代到来,思想解放,知识分子、艺术家迫切希望将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观念通过诸种文化形式向各个社会领域进行广泛传播。由精英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合力形成社会主流文化意识作用于电视媒体,使得文化类电视节目得以蓬勃发展。如198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采用章回小说体结构方式,配上虹云、陈铎两位老艺术家翰墨华章的解说词,展示长江两岸旖旎风光,诉尽长江传奇故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被印上了显著的精英文化气质。到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化发展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相继发生,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思潮逐渐渗透社会各个领域,精英文化受到极大冲击。这个时期,电视文化类节目在精英气质与大众审美之间寻求平衡点。如1998年创办的科普类节目《走进科学》,利用科教知识的专业性与大众化相融合;2000年开播的益智类综艺节目《开心辞典》,节目面向大众,提供广泛的参与空间和机制,强调节目与观众的互动。这类节目不再游离于大众之外,而是努力放下身段,尊重观众兴趣,创新娱乐化、竞技化的节目形式,改变了过去严肃呆板的节目语态。本世纪以来,媒介格局深度调整,电视节目竞争加剧,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大众意识越发坚定,涌现出一批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策划的电视文化类节目。以2001年科技频道创办的《百家讲坛》为转折点,我国电视文化类节目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具体体现在节目数量急剧增加,节目形态日益丰富多元,并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而后兴起了一大批诸如《子午书简》《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传承者》等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强调雅俗共赏,注重传播互动的电视文化类节目,成为电视荧屏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二、致效机制:从“诉诸理性”走向“诉诸情感”
在传播学理论中,“诉诸理性”与“诉诸情感”是两种差异明显的说服性传播技巧,“前者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与逻辑达到说服目的,后者通过营造某种氛围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效果。”②理性传播看重受众的逻辑思维方式,而情感传播则更加注重个体心理取向。形成之初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具有较强的理性色彩,更多依赖于观众的理性认识与理性思维,如《百家讲坛》节目中专家学者用讲述的方式分享自己学术研究的成果,需要观众调动逻辑思维能力思辨问题。又如《汉字英雄》《中国汉子听写大会》等益智类文化节目,考验选手对汉字书写、文化常识等知识的记忆能力与理解能力,明显注重观众的理性思维。即使为了易于观众理解,某些文化类节目会运用到图片、音乐等声画手段融入情感因素,但单线条式的科普更多地倚重专家的传知解惑。电视是一种以线性叙事为特征的传播媒介,转瞬即逝的特点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很难对文化信息形成记忆,具有理性色彩的知识性、思想性需要观众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如何在文化节目的诉求、电视传播的特质与大众心理取向之间寻求平衡点,依旧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命题。“情感”是一切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物的情感与生命共同诞生。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强调,在进行演说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调动听众的情感,要善于分辨听众的各种感情,掌握这些不同感情产生的原因和激发这些感情的方法。“当听众的情感被演说打动的时候,演说者可以利用听众的心理来产生说服的效力。”③学者郭景萍认为“从情感的指向看,后现代社会人的情感对象则呈现出多元化取向。”④在以主张压抑、虚拟情感为特征的“后情感社会”中,对审美、本真、纯粹情感的追求显得难能可贵。情感叙事是电视节目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重要手段,观众“观看节目行为时往往不受理性的制约,不以逻辑推理的方式展开,而是遵从观看者情感体验线索展开”。⑤诸如《见字如面》《朗读者》中让“书信”这一具有怀旧意义的媒介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单“书信”这一文化符号就足以唤醒观众的情感力量,一封封信记录着特定年代的世事变迁,承载着执笔者沉甸甸的思悟与深情,让观众见证了特定年代人们的感情与思想,实现自身情感与历史人物情感的融合共通。《朗读者》以共时态的“一个人一段文”为契合点,通过现代人的自我敞开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见字如面》以历时态的“用书信打开历史”为开口,在具有怀旧情结的过客与历史之间搭建情感桥梁,不管是从副题还是标题都能读出故事的情感话语结构和情节流动节奏,信件本身就映衬着历时性语境变迁中的故事与情感,演员以恰如其分的展演方式塑造情景,驱使受众融情于景,达到情感共融的目的。节目仿真性的场景化布置与诵读主体塑造的情景交互叙事表意,使观众在对信件话语文本认知与嘉宾直观的内容演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表现手法:从“单向度”展演走向“场景化”叙事
电视文化类节目在形成初期,主要表现为电视文学节目与文化专题节目两种形态。前者主要运用电视艺术的表现手段,将文学作品搬上电视荧屏,使之具有浓郁的文学氛围,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电视小说《孔乙己》《雾失楼台》、电视诗歌《古诗三首》《海的向往》等;后者以文化专题片形式展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丰富的地域文化,在对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画面构筑中进行文化寻根,融入哲理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与艺术品位,较为出名的作品有《江南》《望长城》等。但过去这些节目大多是以单线条式讲述或展演的方式进行传播。《百家讲坛》以单纯的“讲”为主要形式向公众普及百科知识,背离以图像传播和视觉冲击见长的电视传播特征,陷入举步维艰的发展状态,最终不得不放弃学者授课的单向模式,采用电视媒介特有的视听手段讲述故事,将讲故事与理性分析相结合,以生动的故事吸引观众。故事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人类对故事有着天然的认同心理。《朗读者》《见字如面》以书信、朗读、画面构建与观众对话的桥梁,让观众在互动参与过程中激活个人记忆,每封信都像是在还原一个真实场景,读信者以精彩的声音与面部表情演绎着年代往事,使得信物中所描述的社会风气、人文情怀触手可及,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场景化”时空的塑造唤醒观众集体记忆,强化观众社会历史文化记忆认同。
四、文化是电视文化类节目之魂
近年来,一批深具人文情怀、精神品质的文化类节目,以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和人文理念为创作核心,通过构筑颇具诗情画意的场景,演绎具有象征性的文化行为,在传承创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愈加坚定观众对中华文化自信,彰显电视媒体的“文化担当”。“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它的文化记忆还在发挥作用,就可以得到持续发展。相反,文化记忆的消失也就意味着文化主体性的消亡。”⑥但也要警惕节目在对“文化记忆”进行重塑、对“情感共同体”进行建构的同时,出于不断流行化的文化符号生产,出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丰厚情感的疏离和平面化、浅薄化的理解。消费主义和市场经济原则不断侵蚀着“文化”的本真与至善,一些电视文化类节目已经显现出具有消费色彩的后现代文化景观,与“文化工业”的商业逻辑不谋而合,造成电视文化类节目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与其自身所具有的精英文化逻辑之间形成悖论。电视文化节目可以借助诸种形式吸引观众,但应避免因过度消费而丧失其自身得以安身立命的文化意识。“文化”是电视文化类节目之本。电视文化类节目一方面要借助多元表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吸引人的姿态展现给大众,另一方面亦要时刻警惕资本和商业力量可能对其构成过度干预。如是,“文化寻根”与“节目远行”才可兼得。
作者:李霞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