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电影《功夫》的视听语言分析

时间:2022-04-09 11:26:28

导语:周星驰电影《功夫》的视听语言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周星驰电影《功夫》的视听语言分析

摘要:本文从视听语言元素出发分析电影《功夫》。导演用了许多非常规手法拍摄的创意性镜头,运镜风格有“古灵精怪”之感,创造力十足。其次,带关系镜头拍摄和多样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在拉出人物关系的同时拓展了电影的时空维度。致敬经典、领先观众的创作技巧以轻松诙谐的格调言说底层人物的侠肝义胆。台词、音乐和武术动作无不彰显出传统武术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精髓,让观众在捧腹大笑中体会草根人物的悲欢喜乐。

关键词:《功夫》;视听语言;草根人物

电影《功夫》是香港著名导演周星驰执导拍摄的一部经典喜剧片。影片讲述了不学无术的混混阿星一心想加入第一大黑帮斧头帮,在斧头帮急欲铲平唯一未收入势力范围的地头中邂逅了一群生活在猪笼寨的隐士侠客,阿星在历经正邪对抗之后最终成长为一代武术家的故事。导演运用一系列夸张搞怪的镜头营造出别样的武侠世界,诠释了正邪不两立的侠义精神和功夫情结。

一、视听元素的应用

(一)带关系拍摄镜头分析。《功夫》中有多个带关系拍摄镜头,尤其是长镜头的使用,意在拉出人物关系、交待环境背景。这种镜头的使用在考验导演拍摄功底的同时也突出了周星驰的场面调度能力。下文就电影中的几个经典场景进行分析。一是长镜头的使用拉出人物关系。开场镜头定位在局长脸上,再拉出来带出警察局环境和人物位置的关系。镜头一直上移落到牌匾上,接着人入画切背拍,简短的55秒干净利落。第二个经典长镜头是在三位隐姓埋名的高手离开时,一段时长38秒的镜头展示猪笼城寨市井生活的长镜头调度。从跟拍包租婆沿走廊下楼和剧中角色酱爆走五五位,接着包租婆演员走位,一个人面对众人显示她的强势,镜头继续推,改变景别,引出三个高手;横移过来前置酱爆,和包租婆构成纵深。这一个长镜头从高到低然后跟随人物走横移,一气呵成,给观众带来连贯顺畅的观影体验。二是带关系拍摄。在鳄鱼帮大佬欺负完警探后,镜头随着大佬前推,预示着前方肯定有某种事物出现。特写下移,镜头十分灵活,全运动镜头一推一拉形容斧头帮人多势众,镜头移过来带上侧面群演。这些镜头的运用不仅轻松地交代了环境背景布局,拉出人物位置关系,还构造出纵深关系,如琛哥拿斧头过来形成纵深三层景深:琛哥、鳄鱼帮大佬和斧头帮喽啰,画面瞬间有了层次纵深感。同样,在包租公出场镜头中,前置包租公喝酒画面,后置阿鬼揉面背景也形成了纵深格局。(二)蒙太奇手法的使用。蒙太奇借由建筑学术语的构成装配引用到电影中,《功夫》多次使用平行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以及心理蒙太奇手法,通过不同镜头的剪辑和组接拓展了电影的时空自由度,带给观众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时空感。一方面彰显了周星驰导演技巧的高超,另一方面也展示了电影画面非同寻常的时空感。一是平行蒙太奇的使用。开场斧头帮老大跳舞和斧头帮杀人放火的两组场面交叉同时进行,以凝练的叙事和镜头语言,交代了斧头帮罪恶的积累。同时跳舞的人员越来越多也暗示了斧头帮势力逐步壮大。这组平行蒙太奇的叙事技巧,在让观众处在荒诞的喜感之中又深切感受到恶势力的恐怖、疯狂和极端。二是隐喻蒙太奇的使用。电影开场由一只蝴蝶带出“功夫”两个大字,一来暗示正片人物化蛹成蝶的蜕变剧情;二来也用以小见大的方式,配上磅礴的音乐把观众代入一个充满神秘感的世界。后面剧情中再次出现破茧重生的画面隐喻混混阿星起死回生、弃恶从善。第三组镜头是星爷打劫哑女用刀威胁的动作姿势和背景墙上挂的电影海报《礼貌》场景如出一辙,一来交代电影背景,二则预示星爷和哑女美好的结局。三是心理蒙太奇的使用。混混阿星受斧头帮老大琛哥委托去精神病院救出火云邪神,当他突破重重关卡后来到了病房前的走道时,突然从尽头的门后涌出了洪水一般的血水,但这一切都是星爷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幻想。作为电影中心理描写的刻画手段,从而凸显出门内人物的威胁性和星爷的恐惧心理,通过幻想和心理活动来烘托气场氛围。(三)致敬经典。电影中多次出现了向经典电影和经典人物的致敬,其中包括台词、动作、场景的构建等,这充分说明了周星驰导演的深厚电影知识储备和融会贯通的学习实践能力。这些致敬镜头贴合电影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调动了观众的别样情怀和记忆,可谓一举两得,应用得十分成功。致敬1:影迷观众看到救火云邪神的场景,周星驰想象着大门开启时鲜血如潮水般涌出的镜头,是来自库布里克的名作《闪灵》。周星驰在此刻借鉴,不仅是“恶搞”,致敬的情节能贴合自己电影本身的氛围,更是难能可贵。致敬2:当火云邪神上位后,带领斧头帮围剿猪笼城寨时,所有人堵在一个房间的门口,当大家以为周星驰要走出来时,在紧张的氛围之下,周星驰却从另外一个房间走出。这段致敬来自《沉默的羔羊》,此刻的借鉴利用观众的情绪变化,由紧张到期待,再到长舒一口气,这种拿经典段落为我所用营造出的喜剧感,不可谓不高明。致敬3:电影打戏动作设计干净果断致敬李小龙;星爷最终打戏的白衣黑裤造型是在致敬李小龙;包租婆用手势比划威胁琛哥的动作是在致敬李小龙电影《猛龙过江》;结尾处小孩舔棒棒糖流鼻涕的形象致敬的是李小龙儿时的造型。(四)领先观众。电影中多次利用声画关系给观众带来出乎意料的感觉,处处领先观众,带来先人一步的高超感。混混阿星和喽啰被抓住后利用开锁技能解开了手铐,斧头帮老大琛哥向手下伸手动作让观众原以为是想拿斧头砍阿星,结果却只是点烟反而放走了星爷;另一组镜头是声音先入,阿星在受重伤后躲入街头的信号箱里疗伤,先出现挥拳击打的声音,而后人物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处处领先。琛哥观看天残地缺武斗却被包租公包租婆打败后叫司机赶紧开车逃路时,包租婆包租公早已坐进车内,领先观众一步。(五)台词的精妙应用。周星驰电影中人物的台词设计充满了无厘头,幽默十足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契合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玩世不恭的外表下折射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功夫》中天残地缺台词“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改编自“一曲肝肠断,轻羽此去莫留连,更有南国花正好”,这句话既暗示了聋人和盲人的杀人手法,用琴声杀人,又暗示他俩武功高强,天涯何处觅知音,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铁线拳回答聋人问询布料的艺术成分说,有三四楼那么高,包括前面买衣服在后面都有隐喻,暗指包租公和包租婆住在三楼,最终他们是被这对夫妻打败的。最终天残地缺被包租婆的狮吼功打得衣不蔽体都在台词里有精妙的暗示。(六)音乐的应用。一是民族性。电影的配乐选用了以《东海渔歌》《十面埋伏》《四川将军令》为代表的民族音乐作品,极具民族性。《东海渔歌》舒缓轻柔的节奏被应用到猪笼寨的生活场景,描绘出寨子里人们生活的随性安逸。聋人、盲人对打铁线拳和阿鬼时,用中国古典乐器古琴作为战斗媒介,并演奏了黄华英的名曲《筝锋》,改编自琵琶曲《霸王卸甲》中的高潮部分,杀戮之气跃然纸上。整场打斗都是和声波在战斗,无形胜有形。二是经典性。不论是民族音乐《十面埋伏》《闯将令》等还是西方经典曲目《流浪者之歌》《马刀舞曲》,都是不同时代中西方音乐中的代表作,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流浪者之歌》小提琴的快节奏配合包租婆追赶阿星的运动画面,节奏轻快紧扣画面。《马刀舞曲》应用在主人公去精神病院搭救火云邪神的一系列场景中,舞曲的高强节奏感和紧密的旋律结合救人过程的惊险刺激极大提升了画面的张力和表现力,引人入胜的同时又惊险万分。

二、《功夫》电影中的传统文化

《功夫》聚焦小人物的悲喜,用丰富的视听元素服务电影的主题设置,弘扬惩恶扬善的正义之道。“功夫”二字就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和匡扶天下的习武精神之中,而多重视听元素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一)武术狭义文化。功夫如水,包容万物。电影《功夫》中荟萃了各种传统经典的武术流派和武术大家,对武术精神的解读独树一帜。电影施展的传统武术招式包括少林十二路谭腿、五郎八卦棍、狮吼功、太极拳、铁线拳、蛤蟆功、琴光剑影和如来神掌。该片演员中的武术大家包括饰演裁缝的洪拳大师赵志凌,火云邪神扮演者、武术家梁小龙,苦力强扮演者、少林寺习武参禅释行宇。扮演阿鬼的董志华原是中国京剧院资深武生,演包租公的元华为香港老一辈的武术指导和功夫巨星。“自古正邪不两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武术侠义精神在猪笼寨一众隐世高手反抗邪恶中得以表达。(二)经典岭南文化。一些经典的粤剧粤曲在珠江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如来神掌》《七十二家房客》等经典电影中被观众广为熟知。而周星驰《功夫》电影中多个场景的应用都来自于对这些经典影片的重构和致敬,通过改编借鉴完成了场景的升华。岭南戏曲和粤语中的俚语俗语也被多次应用到电影中,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感体验的同时又赋予了经典岭南文化的二次生命。(三)武侠小说元素的应用。电影中各种功夫招式的应用和近身搏斗的东方美学让观众置于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中。武术招式的命名取自经典武侠小说中的命名:以杨过、小龙女来称呼包租公包租婆,源自《神雕侠侣》;火云邪神的叫法来源于柳残阳的小说《邪神门徒》《火云邪神》系列。狮吼功的扬名出自于《倚天屠龙记》、蛤蟆功出自《射雕英雄传》,还有多次出场的乞丐售卖的武功秘籍《独孤九剑》《九阳神功》《降龙十八掌》等都出自金庸武侠小说的绝世秘笈。这些武侠小说元素的应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观众的情怀和记忆,引发观影的共通感和集体记忆,同时也表达了周星驰对经典武侠小说的致敬,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结语

如果把一部电影比喻成一栋房子,那么视听元素就是这栋房子的框架和脊梁,支撑起了整部电影的建构和调性。《功夫》导演应用无厘头的叙事手法和古灵精怪的拍摄手法打造出荒诞不羁的喜剧风格。该片没有一个多余镜头,每个镜头的运用都贴合剧情发展和演员表演,也很好地完成了人物塑造和气氛营造,其中诸多经典之处被后来的功夫电影引用和借鉴,确实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之作。

参考文献:

1.苟红.电影《功夫》无厘头人物语言审美特征[J].四川戏剧,2015(02):148-150.

2.毕亚楠.电影《功夫》中的传统音乐赏析[J].电影文学,2014(14):133-134.

3.古浪屿.论符号在周星驰神化影像系统中的具体表达———以《功夫》为例[J].戏剧之家,2016(14):111+116.

4.徐燕琳.周星驰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和岭南叙事[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1-7.

5.程士元.周星驰《功夫》情结与电影的美学理念[J].电影文学,2017(09):83-85.

作者:周玉玲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