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在电影摄影的应用

时间:2022-01-10 10:18:46

导语:电影镜头在电影摄影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影镜头在电影摄影的应用

摘要:小津安二郎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日本电影工业在上世纪50-60年代黄金期的标志性人物,其作品多次入选日媒《电影旬报》年度评选十大影片。他的家庭剧在日本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本文研究分析了小津安二郎电影镜头电影摄影中的应用,以便为中国电影借鉴其摄影风格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津安二郎;摄影技法分析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迅速发展,我国很多电影制作追求大场面的视觉效果,普遍存在票房高口碑差的问题。喜剧题材电影盛行但其内容空洞,更新快,很多作品都没有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小津安二郎代表作《晚春》以黑白画面方式进行拍摄,故事内容简洁,剧情给人一种亲切感,台词质朴,其电影风格非常别致,摄影技法较为独特,充分展现了小津安二郎电影的魅力。研究小津安二郎电影摄影技法有利于为我国电影制作提供借鉴。

一、小津安二郎导演简介

(一)小津导演个人经历。小津安二郎在日本电影界享负盛名,其一生共拍摄影视作品53部,其中36部得以保存。小津安二郎电影在二战后日本经济低迷期,也不减其热度,可见其作品的魅力。小津安二郎制作电影的工匠精神是其作品获得大众认可的关键因素。青年阶段的小津安二郎对当代小说非常入迷。中学时代,他曾经到津市与名古屋区看电影,中学毕业后,小津安二郎怀揣着对电影的热爱放弃了深造的机会,在机缘巧合下进入松竹映画,作了摄影助理[1]。进入松竹莆田制片厂后,小津安二郎在牛元虚彦导演身边学习了很多的电影知识。1927年,他指导了首部作品《忏悔之刃》这是他制作影视作品中唯一的一部时代剧。1931年,小津安二郎拍摄的《东京合唱》获得《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第三位,从此开始专注于拍摄庶民剧。《独生子》是小津导演在1936年创作的首部有声电影。1949年起,小津导演进入创作巅峰期,其《秋日和》获得第八届亚太地区电影最佳导演奖。丰富的创作经历为其电影风格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小津导演的电影风格。自电影诞生以来,拍摄方式不断创新,镜头语言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方式。小津却敢于打破固有的模式,他认为:电影文化非严格意义上的文法,没有固定的文法。小津导演在拍摄手法中的跨越轴线,对音乐的运用及对特写镜头的摒弃都是他电影拍摄的突破与其电影作品风格形成的基础。小津导演电影的一大特色是拍摄中轴线的大量使用。如拍摄两人对话的场景,传统的拍摄方法是摄影机轮流拍摄两人特写,且不超过两人间的视线。这种拍摄方法使甲的左面与乙的右面面向镜头,观众观看双方对话时看到两人的左右侧的面部镜头,如同二者视线交叉,好似真实对话场景。小津导演大胆突破此方法的束缚,认为这种拍摄手法过于牵强,拍摄者会受到很大约束,过于拘泥轴线拍摄则会失去电影轻松的本质,破坏电影画面的美感。电影拍摄的特法由美国导演里格菲斯创造。如拍摄演员悲伤时紧握的双手迅速拉近镜头,使观众体验电影的细节[2],这种表现手法被广泛的运用。小津的电影中,表达演员的情绪时较少运用特写镜头,表示悲伤的效果时,小津导演通常使用远景展示,通过整体氛围渲染说明。小津导演的电影中的音乐也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他会通过反差的手段,用欢快的音乐衬托悲伤的场景,以增加场景悲伤的效果。小津导演说,电影应是能牵引观众情感共鸣的表达方式,拍摄激发要服从于整体,打破固有的文法才能使观众对电影产生新奇感。最好的表达方式要从自身感觉出发,通过实践达到某种电影艺术效果。小津导演认为电影是一种意识的表达方式,电影拍摄中的表演,镜头等要服从于意识的表达。在电影的后期创作中,小津导演对命运不可抗拒进行重复解读,小津作品表现形式成为思想工具,使得小津因人生无常的苦痛与悲悯意识贯穿于其作品中。

二、小津导演的拍摄手法研究

(一)仰视拍摄手法。低视点仰拍是小津作品风格中的惯用表现方式,这种角度拍摄将摄像机置于小于距离地面50cm处,以微仰的角度拍摄。这种拍摄角度,能够对日式房间塌塌米上的人物坐姿展现独特的视角,这种拍摄方式也成为了小津作品的独特风格表现。小津的摄影师厚天雄春表示:在小津作品中贯彻低机位摄影,具有高度的拍摄技巧,可使电影画面展示独特的艺术效果。低机位角度拍摄能使画面形成客观性构图,便于观众欣赏接受,容易描写戏剧氛围。小津导演在用低视角拍摄手法的电影中存在一些有悖常理的镜头,如其导演影片《风中的母鸡》中,小津先用仰拍手法拍摄妻子上楼,窥视丈夫睡觉的房间的情节,再以低视角的镜头拍摄熟睡的丈夫。这种拍摄处理方式,使得妻子坐在丈夫身边的凝视状态的画面构图显得自然和谐。沟口建二导演是日本电影界的大师,他拍摄电影在表现形式上习惯于用俯瞰的镜头。在《雨月物语》这类描写恋爱的场面中,也大胆采用俯拍的镜头,如拍摄男女爱情状态时,运用俯视角度表现人物身份及心理支配关系[3]。小津表示,日式房间为榻榻米设计,拍摄时电影画面构图较难,通过降低摄影机位置可有效解决此问题。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源自于视线观察角度。平视的角度使人感觉亲近,仰视的角度具有一种崇拜的意味。小津的电影中广泛运用低角度仰拍手法,使电影中生活化的人物形象更具神圣的色彩。《小早川家之秋》中幽会的父亲与《早春》有外遇的丈夫,通过小津导演仰视镜头手法使得人物表现方式较为怪异。小津导演坚持以仰视的角度讲述故事,表现了其对人性恶劣的宽容与人类整体的关怀。小津导演习惯于用仰视的方式观察每个人,他的电影中普遍以普通百姓为对象,但总是以独特的角度展示人物形象,展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二)固定镜头拍摄。小津导演电影作品中拍摄手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固定机位的使用。固定机位的使用可避免因变动摄像机位置破坏原本画面的构图。小津导演非常重视画面构图的稳定性,他认为演员动作的设计,镜头的组解等都应展现画面的美感,因此,他大胆的运用不同的视角进行拍摄,独创了小津电影风格。在小津导演的电影《麦秋》中,有一场一家人吃早饭的镜头,画面拍摄中,房门与榻榻米作为前景铺垫,通过中景手法表达父女与两个孙子坐在桌前用餐的内容,院子中的事物组成远景。画面整体错落有致,保持了清丽的生活之美,使观众感觉真实且有条理。小津拍摄电影时,习惯于正面角度的拍摄手法,以使画面显示出稳定和谐的美感。他常要求摄影机镜头对准演员正面,人物对面对话时,镜头要移到说话者的正面[4]。用微仰的角度拍摄,正面的拍摄方式使观众与影片中的人物产生直面接触,更容易增加观众的直观感受。人物的对话,动作打破了以往观众作为旁观者的立场,为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使观众切身感受到人物的生活。(三)画面构图安排。当两个人物以上出现在同一画面内时,传统的拍摄手法通常采用同一姿态。拍摄榻榻米上的人物时,人物的身体前倾角度几乎相同。小津导演不喜欢对立的人物关系,通常采用拟态式的人物布局。小津导演不允许画面人物有粗暴的举动,其电影作品中很少有人物在近景中通过,人物通过主要在远景中,小津导演习惯于将摄影机放在走廊中间位置,只让人物从画面中间的1/3中走过。画面左右两侧1/3由墙壁填充[5]。人物进入画面时,尽量不让人物从画面两侧闯入。日本的家庭生活中,人们常坐在榻榻米上,拍摄这种画面不宜用夸大的动作,否则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小津导演此艺术手法是其表现人物细微动作刻意追求的结果。

三、结语

小津安二郎的影片拍摄多处于室内,为减少因硬件条件限制造成的拍摄障碍,满足日式房间的构图美感,小津导演习惯用低角度的独特固定机位进行拍摄。特殊的拍摄技法成就了小津导演电影的独特风格。借鉴小津导演独特的拍摄手法,可使电影回归本质,使电影画面更加平和,表现真实和谐的电影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静文.悲悯的观察者[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

[2]鲁承临.小津安二郎的都市影像空间(1949-1962)[D].杭州:浙江大学,2013年.

[3]李栗.论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的日本传统审美意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豆耀君.论小津安二郎电影的编剧艺术[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5]王华进.生活诗学视野中的小津安二郎电影研究[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6]李嘉,周世波.浅谈电影摄影中小津安二郎电影镜头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2(05):274-275.

[7]王若璇.浅谈电影摄影中小津安二郎电影镜头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5,(12):125.

作者:叶松 郑杰 单位:1.武汉传媒学院 2.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