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微电影创作新路径
时间:2022-07-30 08:45:09
导语:学生微电影创作新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创作观念俗套。理论指导是学生进行实践创作的基础,但近几年来,随着各种级别、范围的微电影大赛不断涌现,学生在创作上更重视实践而忽略了理论的重要性。学生在没有把握微电影创作规律的情况下盲目实践,导致学生的选题集中在爱情片、友情片两大类型,突破不了“爱情”与“怀旧”两大主题,呈现出的作品跟风模仿、题材单一,忽略了微电影反映、反思社会现象的深度与广度。(二)产业链不成熟。就目前而言,学生微电影作品展播的渠道特别狭窄,主要通过:学院内部展映、视频网站展播和以电影节为平台的播映。因多数学生作品不具备视频网站看重的商业属性,无引导页面指引,播放量和点击量并不理想。另外,在重要的电影节上学生微电影高级别奖项获奖少,以致学生作品曝光率低。
二、新模式:从微电影到大电影
(一)微电影:优质IP的生产。2004年,导演梁旋做了一个梦,他和好友张春把这个梦做成了一个7分钟的动画短片《大•鱼》,影片在当年中国数字盛典DIGGID大奖上获得专业区动画——故事类大奖、第四届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最佳新人导演奖,并且该片在网络上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基于影片本身而言,获奖是对其作品的认可,保证了影片的质量。同时,作品在网络上受到网民的追捧,获得了一批忠实的观众,而12年后这批观众成为如今的消费主力军,保证了影片的市场。《大•鱼》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成为一个优质的微电影IP。影片《二十二》《指甲刀人魔》都是由短片升级为大电影的成功案例。(二)叙事美学和风格的再创造。2004年微电影《大•鱼》的故事构架在两个平行世界,主题围绕“有的鱼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他们属于天空”展开。影片整体叙事散漫、无逻辑性可言,这正是微电影的空间叙事特点所带来的疑惑,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曲折的情节。基于此,导演梁旋和张春希望能够构建一个庞大的宇宙观,去塑造一个更完整且更具中国风的故事。12年后,这一切都体现在大电影《大鱼海棠》中,影片将主题上升到报恩和舍生取义的精神中,探讨了生命的由来、死后的归属问题。在传统的中国故事模式中,导演将充满民族文化的元素符号和古代哲学思想融入画面、文字、服装中,在保留微电影内核的基础上丰富了自己梦中平行世界的构建,扩展微电影中的构想和美学风格,使得《大鱼海棠》的美学风格从微电影过渡到大电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三)多元经济下的资金融合。短片《大•鱼》的制作主要依靠导演张春的美学设计和技术支撑以及导演梁旋的故事蓝本,耗费的成本非常少,而制作《大鱼海棠》历经12年,其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资金。随着“互联网+IP”概念的提出,互联网跨界的连接、融合丰富了电影产业的形式。IP的价值能否转化为电影有两个核心条件:第一,这个IP与电影的媒介属性是否匹配;第二,电影创作和制作是否有能力转换。微电影《大•鱼》碎片化的叙事特点决定其延伸成大电影的发挥空间较大。因此,《大鱼海棠》的成功不是偶然,它是互联网时代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然,微电影到大电影的路径也由此清晰起来。
三、新路径:从微电影到大电影
(一)打造优质电影。IP短片《大•鱼》二元时空的构建充满新意;纪录短片《三十二》以“慰安妇”为主题,以战争遗留的历史问题为中心挖掘社会现象;微电影《指甲刀人魔》以全明星阵容讲述爱情的本质。从以上个案中不难看出,短片要孵化成IP首先需要精准定位短片的创作方向。其二,利用电影的影响力。《大•鱼》《三十二》两部影片曾在国内获得多个奖项,在国外也获得了高度赞誉。(二)转变资金筹集理念。《大鱼海棠》因为资金的问题止步不前,但IP时代的来临以及《大•鱼》收获的好口碑和大批受众已为大电影奠定了市场和内容基础。同时,众筹经济又为大电影的制作提供了资金支持,使得电影在上映之前通过了市场的检验,也因此获得更多投资人的关注,最后促成了大电影《大鱼海棠》的诞生。(三)“互联网+”下的电影教育转型。近几年来,电影专业的招生比例大幅增加,由于高校的教育理念没有紧跟市场和时代的发展步伐,造成设备不足、师资匮乏,高校艺术教育陷入窘境,最终导致大学生在创作中出现盲目跟风、类型单一、缺乏深度等问题。从学生短片《大•鱼》到大电影《大鱼海棠》,从纪录短片《三十二》到大电影《二十二》,这种以微电影为自助孵化器的方式推动学生从校园走向产业、从网络迈向院线的成功实践,使我们看到了电影教育崭新的可能性。
四、结语
微电影升级为大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大学生微电影创作的新路径。学生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电影观念,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打造微电影IP;教师应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在注重理论培养的同时兼顾实践操作,利用这一新路径正确引导学生创作微电影。
作者:邓丽娟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 上一篇:西方恐怖电影叙事动力分析
- 下一篇:女性电影的破局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