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3-27 11:03:34

导语:微电影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微电影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微电影时代的来临,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高校扩招导致研究生毕业分流日趋普遍。目前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单一、课程设置随意、课堂教学僵化和实践教学缺乏的弊端,已然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在人才定位与评价、课程结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实施转型,重建新的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适应微电影时代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微电影时代;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2010年12月,由吴彦祖主演的90秒微电影《一触即发》上映,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微电影。随后筷子兄弟主演的经典青春电影《老男孩》在优酷网上映,2011年又推出一部30分钟的短片《赢家》,网上人气爆棚,微电影才开始为人们所关注。微电影虽已走过7年历程,但学界对于微电影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而言,微电影是与普通长片比较而言的:“微电影时长在30~300秒之间,能够在各种具有视频功能的移动设备平台上播放,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具备与传统电影大片相媲美的高制作水准,通过紧凑、新颖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受众,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传播,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带有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1]微电影因契合年轻人的青春心理和网络时代的草根气质,发展非常迅速,使影视艺术进入了一个“微电影”时代。微电影借助网络传播,具有低门槛、广泛性和参与互动性等特点,这使影视艺术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成为年轻人近距离接触影视艺术的最佳方式。影视由“精英”向“草根”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视艺术进入了一个微电影时代。在微电影时代,人人都可拍电影、拍电视,成为艺术工作者。微电影创作除了能满足大众的表演欲和创作欲外,也开启了新的商业模式。在普及影视艺术,促进影视市场繁荣的同时,它对高层次影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更加迫切,也势必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掌握基本影视理论,具备快节奏、高制作水平和强创新能力的影视人才,才会成为微电影时代的市场赢家,这对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戏剧与影视学教育,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但目前戏剧与影视学的研究生培养,麻木于时代变化,对此关注和讨论甚少。应微电影时代的市场需求,服务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构建与微电影时代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当前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将艺术学科独立升格为艺术门类的决议,从此,艺术学终于不再归于文学门类之下,成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艺术学“升门”,既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文化经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高校艺术学科蓬勃发展、艺术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的需要,更是“升门”后,能够更好地遵循艺术学本身的学科特点、解决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合格艺术人才的需要。检讨当前戏剧与影视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培养目标单一。当前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于电子技术和研究生精英化的历史语境。在电子技术时代,进入影视艺术需通过专业训练,提升了进入影视行业的门槛;研究生教育的精英化,视“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为核心要求,将从事戏剧与影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就业方向。微电影时代到来,降低了影视艺术进入的门槛;而高校扩招,导致大学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硕士生进入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已非常困难,毕业分流已日趋普遍。毕业生顺应微电影时代影视市场的需要,影视公司、文化机构、自主创业都成为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的择业方向。这种与时代需求脱节的所谓“精英”目标设置,凸显了人才培养与市场就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难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课程设置随意。目前戏剧与影视学的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存在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课程内容重复交叠现象比较严重;课程结构不科学,理论知识偏多,实践创作偏少,学生缺乏产学研的转化能力;传统专业课程多,跟踪社会和市场需求的课程少,缺少构建微电影时代卓越影视人才的课程;基础课、理论课偏多,适应学生个性和时代需求的选修课少,导致课程结构缺少弹性和柔性,难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3.课堂教学僵化。目前地方高校的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硕士点,多以文学艺术、新闻传播等学科为背景,相关的专业师资,特别是具有行业背景的师资力量比较缺乏,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存在所学与所教脱节的现象。课堂讲授偏重理论灌输,缺少项目参与和方法引导。因艺术教育本身的人文性特征,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准确量化与评估,由此无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明确教师的教学责任,并制订持续改进的措施,因而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4.实践教学缺乏。对于戏剧与影视学而言,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建设和发展应该永远处于第一位。只有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师资建设、专业实习等环节都强化实践教学的地位,才能把这个学科真正地往前推进。但目前的戏剧与影视学的研究生培养,或受限于传统僵化的研究生教育观念,或受限于硬件设施的不配套、双师型教师和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实践教学内容明显缺乏。从学术研究而言,产学研脱节,学生难以形成真正的学术问题与学术研究;从学生就业而言,实践能力的缺乏,也窄化了学生的就业去向。高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天职,人才定位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地位。在研究生扩招和毕业日趋分化的情况下,必须放弃传统面对少数学生的“精英”培养模式,适应微电影时代影视繁荣发展的需要,面对全体学生,扎根地方文化产业,主动服务社会,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与培养模式,以提升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二、微电影时代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微电影时代的来临,在给戏剧与影视学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繁荣的影视产业与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也为戏剧与影视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与发展空间。改变传统的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既成为必须,也成为可能。(一)人才培养目标转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指导研究生教育的纲领和指针,具有导向作用。高校“要想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合格人才就应根据自身的性质、任务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2]。1.制订分类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由市场需求来决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以毕业要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随着研究生毕业去向的分流,高校也要相应地制订分类人才培养目标。热爱学术,并具备深厚理论根底和研究能力的学生,则鼓励深造,以为进入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奠定基础。其他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及培养方式方面进行相应调整。高校要明确戏剧与影视学的办学定位,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顺应市场人才需求,协调区域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整合区域优势教育资源,制订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2.制订“3+X”的人才评价体系。微电影的本质是艺术与新媒体的融合,它虽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廉,属于大众文化消费品,但并没有改变电影的艺术属性。微电影与传统电影一样,追求高制作水准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只是它利用移动终端等传播平台,并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时代观众的碎片化时间,因而更加追求创意,特别适合广告营销、新闻事件、生活剧情和搞笑视频的拍摄。深刻的思想、新颖的创意及完美呈现思想和创意的表现力,充分把握受众心理的营销能力,这些传播能力构成了微电影时代戏影专业研究生的核心能力。因此,在微电影时代,戏影专业研究生教育要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卓越人才为培养目标,并制订新的人才评价标准和考核指标。高校要充分激活地方文化资源,加强与本土影视传媒机构、广告公司的合作,共同建立“3+X”的影视专业创新人才评估体系。“3+X”中的“3”是指微电影时代戏影专业研究生应该具备的三项核心能力:理论基础,研究能力和策划、创意、营销传播能力;“X”则是指微电影时代的戏影专业研究生应具有的专业特长。在全球化语境下,制定和反映戏剧与影视学特性定位和学术指向的能力指标,应该成为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培养的优先选项。为了改变艺术教育评价随意性的弊端,可以借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不但可以强化人才培养目标对整个培养过程的价值导向和评价考核,也可彰显视觉艺术特色的国际通用性评估指标,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适应微电影时代的人才需求,并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课程结构体系的转型。没有课程体系支撑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是海市蜃楼。“培养目标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课程体系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与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开的。”[2]1.设置能力本位型课程体系。微电影时代的课程设置,可以借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设置课程。认证标准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培养目标对日常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坚持以“能力本位”原则,将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分解为对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学习和毕业论文的全程跟踪与进程式评估,以明确每门课程、每个教师、每个环节在学生能力养成中的责任。戏剧与影视学作为艺术学科,其能力结构与评价虽然难以和工程教育一样刚性,但可以借鉴其基本原则和精神,强化“3+X”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作用,课程设置必须能够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应能实现毕业能力的培养。简言之,研究生的理论、研究、策划、创意、营销等能力目标,必须由相应课程来支撑,每门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构成来证明开设的价值。根据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按照“加强基础、优化结构、突出个性、加强实践、形成特色”的原则,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构成完整、有机的知识和能力体系。2.设置交叉型课程体系。微电影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新媒体的技术属性对影视艺术的策划、制作与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也深刻地影响到了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的能力构成。熟悉新媒体技术,具备互联网时代的戏剧与影视生产的创意、策划和营销的学生,才能成为微电影时代的佼佼者。在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的课程结构设置上,从知识创新与能力养成的影视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要适应微电影时代的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分流的实际情况,激活本土文化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在传统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课程之外,强化新媒体课程的设置,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建构文理交叉型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具备网页设计、APP制作、微信运营和数据分析、数据营销的能力,提升学生在微电影时代的竞争能力。(三)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课堂教学是实现知识创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体性和基础性地位,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1.确立以能力养成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师生间的交往行为。传统影视教育,技术的高门槛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和主导性。而在微电影时代,影视技术的“草根化”,导致老师在某些知识领域与技术能力方面甚至还不如学生,需要向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和学生作为拥有不同生活阅历、知识经验和技术能力的个体,在知识分享与创新中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彼此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微电影时代课堂教学方式转型的基本内容,就是将灌输型、理论型的单向度教学模式转型为讨论型、案例型的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将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堂师生关系,转型为以知识创新和能力养成为中心的师生关系。要发挥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以课堂教学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为考核标准,明确教师的教学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以持续改进课堂教学的效果。2.建设以微电影为内容的创作型教学模式。与普通长片不同,微电影时长在30~300秒之间,内容短小精悍,投资成本低廉,制作周期短,既可在课堂上讲解分析,也可在课堂上制作完成,为创作型课堂提供了技术条件。顺应时展趋势,将微电影制作引进课堂,以项目研发、内容创作驱动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最终实现融项目研发、内容生产与知识传授、理论研究于一体,使课堂教学转型为产学研用的合作平台。因此,创作驱动型课堂能够达成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的多重培养目标:一是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微电影是记录、保存和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强烈的现实关怀能帮助他在多元的世界里进行艺术探索时能够找到方向;二是微电影虽然短小,但涵盖了影视生产的全部流程和各个环节,“使学生接受全方位的创新实践训练,实现教育教学与行业需求、现代科技发展全面对接,实现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与文化产业前沿的无缝对接,推进戏剧与影视优势资源与项目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学生能快速地了解行业动态与岗位技能,为进入企业实习和市场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3]。三是通过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研发和微电影创作,能够提升高校的办学效益和地方影响力,建构良好的美誉度,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四)实践教学模式转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更加迫切,也势必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协同创新成为构建学生实践模式,提升研究生质量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2)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2015)都明确指出,强化企业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校企合作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是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在微电影时代,随着商业资本对戏剧与影视生产的强力介入,市场需求与成果转化成为戏剧与影视生产的关键环节,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是戏剧与影视学“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本质规律的具体体现,是充分利用政产学研多元组织优势资源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路径,也是努力突破科研体制中创新主体彼此孤立的体制壁垒,促进协同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之一。高校联合地方广告公司、影视机构、新闻传媒、政府宣传部门和文化传承中心,联合培养戏剧与影视人才,不仅能极大提升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企业解决人才需求和技术难题,还能充分释放多元组织创新要素活力,实现企业发展、科技创新乃至地方经济发展等多重目标。1.构建“双主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构建“双主体”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双方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评估体系与运行机制,建立有关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在共同的章程约束下,展开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合作办学、产学研合作等全方位、深层次、持续性的合作,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2.构建协同创新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通过构建校企协同创新的实践机制,拓展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领域、形式和方法,把研究生培养与应用研究、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市场导向的高层次的戏剧与影视学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力求通过“项目带动、技术攻关、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研究生人才培养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进行有机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吸引产业、行业、企业界的优秀人士参与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指导与管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促进研究成果产业化,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3.建设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在微电影时代,高校在重视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行业背景,着手打造一支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提高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则是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从“速效”来看,高校可以通过聘请行业精英、高管担任客座教授,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高素质人才,以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从“长效”来看,高校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杠杆,鼓励教师进入与影视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以在岗锻炼方式提升专业技能,并获得相关行业经验和人脉,及时了解技术前沿与行业发展动态。这种内部挖潜、升级改造的方式,也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4.构建“五共建”的实践教学合作模式。延伸校企合作领域,实现校企“全程培养”。在学生从“入口”到“出口”的系统培养过程中,校企互动合作,形成共商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共管实习过程、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共享行业动态与教学科研信息、共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五共建”的合作模式,将合作企业切实建成学科教学贴合市场需求、学术科研推动校企共进、生产实践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基地。共建人才培养质量与评价体系是指在实践过程中,由学校带队老师与电视台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采取三种评价办法:一是日常评价,评价重点是每位学生在劳动纪律、工作态度、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基本表现;二是阶段评价,评价重点是学生的工作责任意识、岗位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状况;三是总体评价,评价重点是学生整个实习周期的综合表现情况、学用结合能力、实习质量等级。评价结果与实习成绩挂钩。在微电影时代,“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参与为牵引、以双师型教师团队为保障”是戏剧与影视学构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的精髓。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平台过程中,往往企业缺乏动力,而高校因需借助企业解决学生的实践教学,分享企业的案例资源,改善教师的能力构成,补充和完善高校教学资源,因而更具积极性。为了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学校要充分发挥智库作用,鼓励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要深入企业调研,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在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的同时,双方联合申报科研课题,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参与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实现学校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企业带来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高校还可为企业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也可从实习研究生中选拔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生力量。校企双方形成优势互补、双向介入、利益共享的良性循环,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性,在解决企业现实需求的同时,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获得了大幅度提升。

三、结语

电影是大众文化的产物,虽然电影的“梦幻”特性对普通大众深具吸引力,但强大的资本需求、高技术特性和集体创作的特征,使得普罗大众望而兴叹,但“微电影的结构、形式与传播渠道,为观众建构了一个参与电影的新途径”[4]。微电影拆除了影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围墙”,并借助于移动终端的传播平台,契合了这个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具有强烈的草根性、消费性与商业性。微电影的这些特性促进了影视艺术的繁荣,旺盛的人才需求也为艺术教育开辟了更多可能性。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教育可以借助于微电影所提供的技术平台和市场需求,对其人才定位、人才评价、课堂结构、课堂教学和实践方式进行重新认识,重构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在这个新型模式中,人才定位始终对培养模式发挥导向与指南作用,课程体系设置、课堂教学方式与实践教学模式等教学环节都始终以达成人才定位为目标,能力养成成为各教学环节的中心任务,而人才评价则始终以定量与定性方式对各教学环节发挥监控与反馈作用,以明确教师责任,并建立持续的改进机制。如此,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教育能够培养出适应微电影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保证在面对毕业分流时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这种新型培养模式,应当成为微电影时代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超.浅谈微电影的产生原因以及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2(25):188.

[2]陈立乾,高亮.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2014(2):270-272.

[3]孙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产学研用平台构建[J].戏剧之家,2014(15):114.

[4]陈晓萌.一种新的电影形态[J].艺术评论,2012(11):34.

作者:阳海洪 周颖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