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口述历史分析

时间:2022-09-12 09:25:12

导语:纪录片口述历史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纪录片口述历史分析

[摘要]2017年电影纪录片《二十二》放映过后引起了人们对于经历过抗战时期的慰安妇生活的广泛关注,对于电影纪录片中慰安妇的采访的“口述历史”的历史文献价值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一下记录电影《二十二》中慰安妇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对历史记载的意义,记录电影中口述记载历史所存在的缺陷性,以及我们需要在进行纪录片“口述历史”的研究时应该有哪些突破。

[关键词]纪录片;《二十二》;口述历史

一、记录影像中口述历史的意义

(一)史料价值。多角度、多元化叙事,修补历史,还原真相。文献史料的正统性、固定性被削弱。早期的口述历史的档案建设的目的在于补充档案和史料的缺失,在口述历史的功能上,有“补白、发声、批判、继承”几个作用。首先,影片《二十二》的慰安妇题材需要我们争分夺秒去抢救,这个题材本身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史料价值是十分珍贵的,随着这个群体数量的不断减少,这个题材的价值也是愈发珍贵。郭柯导演开拍时命名的《三十二》到上映的《二十二》,这个群体的人逐渐减少,随之带来的是这段历史也将逐渐跟随着慰安妇数量的减少而最终被人们所遗忘。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在为慰安妇发声,更是在为中国发声,在历史学的角度对抗战期间日军所犯罪行的批判,更是对后人起到了教化作用。(二)人文价值。采访者的口述历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采访。纪录片不是为了好看而拍的,而是为了它本身所记录的时间和人物的意义而拍摄的。在很多纪实类电影中,编导设定的痕迹很明显,受访者说话的方向、叙述的方式,表达的倾向很多时候都受其影响,但在纪录片《二十二》中,只是记录当事人平淡的生活,用他们最朴素的话语来还原历史,没有仇恨偏激的词汇,有的只是经过了时间的治愈留下的看似愈合却狰狞无比的伤疤,从这个意义上讲,《二十二》的人文价值是值得肯定的。通过用影像的方式来记录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让更多人去了解她们、化解对她们的误会,这是记录电影《二十二》所体现出的人文情怀。

二、口述历史的进展困境

(一)口述历史档案的真实性评估工作难。1.记忆的时间差。所谓口述历史,简要地说,是指口头的、有声音的历史,是对人们的特殊回忆和生活经历的一种记录;或者说,它是用录音和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记录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所谓回忆,又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记忆的搁置,在回忆起来的时候难免会有偏差,口述历史又是以几十年为单位进行回忆的口述,这种偏差一方面是生理的,身体的衰老导致的记忆力的下降,以及长时间的碎片化记忆的积累导致了记忆偏差;另一方面则是心理的,在口述的时候选择性叙述,导致口述历史的模糊性。在电影《二十二》中,对于经过了几十年之久的抗战时期具体的事情慰安妇老人们都有些记不太清了,但是对于关于自己的沉痛的记忆还是记忆犹新。在已有的重大事件记录的基础上,如果口述历史的内容与其不符甚至有很大偏颇的,一般不会把口述历史的证据作为主流证据,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多元化思考的角度。2.不够权威。口述历史其实就是依靠“人证”,相对于物证而言,人证的主观意识更强,会根据自己的个人情绪篡改事实发生的经过,所以客观性上就有所欠缺,因此在说服力上也会相应变弱。另外,根据受访者的身份、受访者的个人故事与重大历史史实之间的关系,也是判断其口述的历史的权威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一般与重大历史事件有着直接联系的当事人的口述历史的史料价值会比较高。记录电影中的影像资料能否作为口述历史的档案保存下来,这个评判的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但是无论这个内容是否有悖于原有的历史,这都为口述历史档案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二)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分散分布。因为抗战时期我们的战场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和东部,所以这一段历史的档案资料记载最多的也是这部分地区。一方面,因为战争的不稳定性导致这些珍贵的资料“颠沛流离”分散到了各个地方,使得研究者们在研究这类历史事件时没有办法得到一手资料,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去将这些分散的资料进行收集、再整理,使得研究者的研究进度变得缓慢;另一方面,口述历史的主体人物具有分散性。因为战争时期的动荡不安,很多当事人因为战乱无家可归,这就使得我们在研究某段历史进行口述历史档案的记录时,找不到关键人物,不是直接当事人的口述历史的记录,一是不够权威,二是也缺乏说服力。因为关键人物的分散性和缺失导致了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记录电影《二十二》中,接受采访的几位老人也是分散在中国的各个地方角落,导演在拍摄这部影片之前,电影名字叫《三十三》,三十二个老人找起来也是很耗费精力的事情,在拍摄的途中,在辗转老人与老人之间的拍摄过程中,三十二变成了二十二,而且变得越来越少,因此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的分散分布对于这些急需抢救的口述历史来说,打击无疑是致命的。(三)档案馆的发展落后。档案馆作为口述档案形成的重要单位,难以完全适应口述档案综合发展趋势,所以提供的组织保障不足。现阶段的中国社会,需要计入口述档案的内容越来越多,范围也更加广泛,传统的人力记载以及传统的记录方式明显已经感觉到吃力。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口述历史资料的保存和记录也有了新的方式。在资料保存时,光盘和磁带会因为放置时间的长短、放置位置的环境而在保存时无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这对于口述历史的资料的完整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因为口述历史的主体人物会因为时间流逝而去世,使得某一段重要的历史再也没法从第一当事人那里获得,是非常遗憾的,以往的口述历史的存档用光盘磁带刻录的时代已经过去,怎么对原来已经存在的档案进行重新扫描和保存以及对新的口述历史的档案进行记录方式、保存方式的革新是我们需要看到的。

三、在进行记录电影口述历史的研究上应该有哪些突破

(一)加强口述历史的真实性评估。很多口述历史的真实性难以判定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其他学科的支持,尤其是科技发展下的纪录片这种新形式的记录,很多学者难以定义纪录片的真实成分的多少,这是电视电影的特性决定的。在作品的创作前期,纪录片其实就包含了创作者的主观色彩;在拍摄时,镜头的内容、画面的选取,则是创作者对现实的有一场“筛选”;到后期的编辑环节,镜头的选用又是一场“筛选”。因此,即便纪录片的宗旨是真实记录的原则下进行的,但最后呈现出来的则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创作者主观意图下的“真实”。因此对于纪录片口述历史的真实性评估不能只看到这种媒体的自带属性的缺陷,而应该发动所有学科为这种新兴但有力、直观的影像资料保驾护航。口述历史档案的真实性的判断不是孤立的,因为历史不能离开了其他条件自己形成。记录电影《二十二》中慰安妇们的口述能不能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被保存应该在各个学科领域,如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档案馆、博物馆等各个部门学科的支持下展开,对纪录片中的口述历史的判定就会容易一些。(二)国家加大对口述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的投入。对口述历史资料的收集不光极度耗费精力,也是非常消耗资金的。比如《二十二》的导演郭柯在筹备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因为成本太大一度难以进行,最后通过众筹和明星、导演力挺终于得到上映。很多口述历史的资料的采集和整理是非常消耗时间的,但是在口述历史的研究上时间是比金钱还珍贵的,因为它的采集有时间限制,一旦错过时间就是极其大的无可挽回的史料缺失,因此为了节省珍贵的时间,国家就需要在可以节省时间的事情上投资。因为口述历史资源具有分散分布的特点,首先,需要成立专门的小组成员去到地方收集,而这个小队可能会在某个收集资料的考察点进行为期不短的考察,因此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国家需要为他们提供一切支持和扫清阻碍,为了抢救历史,必须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因为很多地方、很多角落是略微敏感的地方,调查取材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国家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权力。(三)档案馆电子化覆盖。这里指的档案馆电子化的覆盖不仅仅是为了口述历史资料的保存与发展。口述档案的发展极其迅速,其记录方式、保存形式等都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革新,以前是文字,后来有了录音磁带,再后来有了《二十二》这些视频影像,不久之后,AR.VR等技术也可能会运用到口述历史当中,科技在进步,档案馆也应该跟上科技的脚步,在庞大的信息网的覆盖下,将高科技记录的内容以符合它高科技的技术保存在档案馆里,另外,为了使得庞大是档案信息网的存档、录入、检索等更加的方便快捷,将原有的文字史料、磁带、录像带进行电子扫描重新录入,以防原有的史料因为各种原因受损而无法恢复,对档案馆进行电子化覆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研究效率,节省各个环节上耗费的时间,而且也为将来的科技化的档案馆的工作打好基础。

四、结语

纪录片作为重要的具有史料价值的资料被存档屡见不鲜,但是我们还是要讨论,在互联网语境下我们应该如何让我们的纪录片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同时,我们也必须抛开记录电影本身无可避免地弊端去赋予它去承担责任的权力,影像资料作为目前为止口述历史记录最好的方式,其文献价值是值得我们影视工作者必须要去探讨的,同时为了抢救我们的珍贵的历史,各个方面也需要积极配合,相信我们的口述历史的发展,会在各个学科部门的协同合作下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惠玲.香港经验分享——口述历史档案库的创建兼论图书馆的角色[J].图书馆,2015(12):10-14.

[2]王景高.口述历史与口述档案[J].档案学研究,2008(2):3-8.

[3]魏瑚.我国口述档案建档现状及思考[J].浙江档案,2006(9):53-54.

[4王茂跃.关于口述档案概念的困惑[J].兰台世界:下半月,2011(5):11-12.

[5]庞喜哲.我国口述历史档案平台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作者:庄娟 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