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觉时期电影美术反思

时间:2022-09-05 03:09:25

导语:后视觉时期电影美术反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后视觉时期电影美术反思

后视觉时代,伴随着后物质化的文化消费与审美意识的觉醒,人类的视觉消费和审美意识反映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欲望。与此同时,美术文化借助上世纪80年代西方文化的强风和东方文化的自我快速复苏,西方美术文化注重模仿、再现的美学观与东方美术注重写意、表现的美学观再次碰撞和交融,促进了各个门类美术文化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这种变化以造型元素的方式迅速进人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促进和推动了电影美术的大发展,在很多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倾向和事实是,近年来的电影美术出现了一种现象,即忽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片面强化视觉的感官刺激,偏离了东方美术文化的伦理传统,片面制造影视场景的伪东方化、伪民俗化;远离东方文化的含蓄蕴藉,制造了过多过度血腥暴力的动作场景。它给大众带来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股背离民族美术文化传统的伦理危机。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建设文化强国的当下,清理和矫正其负面影响,从学术维度予以反思,就显得十分必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电影是文化产业,是一种文化消费品,它凭借光影艺术的生产方式,以视听盛宴的空间平台完成产品交易,赚取剩余价值。在好莱坞,平均每部电影动用246个行业,以现代大企业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投人生产和运作。在产业链中,每个视听元素都被看做赚取剩余价值的要素,制片人充分挖掘其商业潜能,予以包装和促销,而美术作为电影不可或缺的视觉元素,其艺术和商品功能受到了电影人的充分重视。中国电影美术历来注重借鉴中国民族美术文化传统。比如表现中国战乱期间知识分子爱情、命运、道德和伦理纠结的影片《小城之春》,导演费穆在影片中大量使用长卷式的、舒展的长镜头,借鉴、运用中国画的空白语言,创造出了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美学效果。

在戴秀给章志忱唱歌的桥段中,借助场面调度、画面构图和戴秀、志忱、礼言三位演员之间微妙的眼神、表情和心态,传达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远意味,对此后的中国电影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美术在继承现代电影美术经验和中国民族美术传统的同时,大胆借鉴、吸收西方电影纪实美学理论和开放式构图技巧。欧洲电影的视觉主义传统在80年代以后大面积进人中国银幕,中国电影美术的造型功能被充分运用,产出了《黄土地》、《红高粱》、《一个和八个》、《欢乐英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良家妇女》、《欢乐英雄》、《阴阳界》、《南京大屠杀》等大量优秀作品。进人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人和商品意识的确立,不少电影人在追逐票房的同时,不顾道德伦理,唯利是从,其结果恰如阿多诺等人指出的那样,只顾商业利润批量生产的艺术作品,往往失去了个性,只会庸俗地迎合大众。

在背离民族视觉审美伦理传统和伦理底线方面,《让子弹飞》堪称显例。全片充斥着血腥、暴力的画面,张默饰演的老六“切腹取粉”,姜文饰演的张麻子摸县长夫人胸部等画面,都被列为“少儿不宜”。影片中恶霸黄四郎为了搅乱麻匪阵营,派手下化装成麻匪在鹅城作恶。抢夺民财、强奸民女,而那场扒光女人衣服露出雪白胸部,甚至露点的强奸镜头,不仅拍得“真实”,而且还配上众麻匪“透、透、透……”的喊声,让观众大跌眼镜,真是“黄”极了。本来,作为大众艺术和文化的电影,拥有各个审美层级的观众,不同审美层级的观众对电影文本审美内涵的感悟力和审美水平差别很大。而电影美术文化的“三俗气质”,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特有的窥视癖心理,另一方面也与观众盲目追捧有关,与电影和文艺批评界少数人商业化、人情化的低俗批评、片面肯定有关。同时,这种危机在新时期第五代导演横空出世之初,已有大量展示。许多作品如《红高粱》中著名的“野合”桥段及其环境造型,《良家妇女》借助美术元素过度表现性具、性器、J隋欲进行性暗示等,这些作品和桥段不但没有从伦理层面得到应有的分析批评,反而被大加肯定,对中国电影美术文化的负面影响一直蔓延至今,加速了电影美术的伦理失范。近年的《花样年华》、《大鸿米店》、《英雄》、《夜宴》、《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集结号》、《南京,南京》、《三枪拍案惊奇》、《让子弹飞》等,借助美术元素过度表现性、暴力、血腥,制造视觉奇观,吸引观众眼球,如表现中年男女婚外恋的《花样年华》以变化不断的旗袍配合低机位构图,《英雄》红、黄、黑色的过度暴力渲染,《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丰乳巨胸,《夜宴》中借助面具制造的暴力、恐怖场面和气氛。也有的借助美术元素表现低俗、媚俗、庸俗场面和人物,迎合观众和市场,片面追求商业利润。在《三枪拍案惊奇》中,小沈阳男着女装,一副娘娘腔,不顾叙事逻辑和传统伦理,极大地“俗化”和污染了银幕,暴露出电影文化的低俗化倾向。

电影美术伦理缺失的负面影响绝对不容低沽,它会产生错误导向。过分渲染自杀、凶杀、等镜头,会给人的心理留下阴影或刺激,对某些人会造成暗示、引导作用,以致受其诱导而模仿。因此,要强化传统伦理道德所具有的先进文化引导力,注重先进文化对影视创作的规范作用。事实上,东西方文化在民族传统、审美和道德标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品性。社会和文化发展历史表明,当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指标发展到一定速度和高度时,公民社会心理和文化发展质量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甚至失衡,以致跌破社会道德底线,出现道德滑坡、伦理紊乱等病灶。电影中社会伦理的缺失,势必造成过度依靠感官刺激赢得票房的不良倾向,使电影美术创作被票房所左右,暴力、血腥、色情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银幕上,这对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对观影的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心理行为是有害无利的。因此,以先进的、符合中国传统伦理的审美文化指导电影文化的健康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我们要重视电影的实际状况,因为它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