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常升起后现代主义元素

时间:2022-09-05 02:53:52

导语:太阳照常升起后现代主义元素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太阳照常升起后现代主义元素

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改编于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但实际上姜文的电影已经完全摆脱了原小说的局限,片名《太阳照常升起》来源于《圣经》:“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影片中,姜文讲述了一个碰巧发生在中国的却可能属于全世界的故事,他用四个既独立成篇又互为悬念的故事制造了一个超越地域和时间的谜题。这部电影无疑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实验性质和前卫立场,是一部无中心的、无根据的、拼贴的、多元主义的带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影片。

一、跳跃的结构

《太阳照常升起》讲述了一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故事。影片由四个独立而又有联系的故事所组成。导演姜文没有按照正常的时间线来安排几个故事的发生,而把最先发生的放在最后去讲。四个故事按照影片讲述顺序发生在1976年春、1976年夏、1976年秋、1958年冬。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姜文讲的故事是这样的:1958年冬的某天,周韵饰演的疯妈正值怀孕去新疆找自己的志愿军丈夫李不空,沙漠里同行是孔维饰演的南洋华侨,她按约定要去找到姜文饰演的未婚夫。孔维走向“尽头”方向找到姜文,然后在一个篝火晚会上他们结婚。周韵走向“非尽头”方向见到的是自己丈夫的遗物。在姜文和孔维结婚那天,周韵在铁路上生下了孩子。之后,周韵和儿子住在丈夫的家乡。1976年春天,因为行为的怪异,周韵被人们认为精神不正常,让儿子房祖名苦恼不已。1976年夏天,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的唐老师(姜文饰)和老婆(孔维饰)两地分居,与学校医务室的陈冲饰演的林大夫关系暧昧。而唐老师的同事梁老师(黄秋生饰)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可某天晚上放露天电影,梁老师不小心误摸了一个女工的屁股,被人当流氓穷追不舍。最后他洗脱了罪名,却在第二天自杀。1976年秋天,唐老师和林大夫的奸情被暴露,唐老师被下放到周韵的儿子房祖名的村子。与此同时,疯妈周韵消失在河里。下放的唐老师整天打猎冷落自己的妻子,他的妻子便勾引了房祖名。唐老师本准备放过房祖名,和自己老婆好好过下去。但房祖名找到了天鹅绒,话语刺激了唐老师。故事在唐老师的枪声中结束。

这样简单的一个故事,在导演姜文的安排下却变得扑朔迷离。姜文不再沿着传统时间顺序叙述,而是在片尾交代整部电影的缘起,使得看似无关的四个故事形成若有似无的关系,并给人一种悬念迭起的感觉。与此同时,姜文采用散点方式去呈现人物复杂的现实生存状况和内心世界,在银幕上呈现碎片式的生活现象,隐隐约约交代情节的脉流络,使叙事变得跳跃不定。在导演姜文的这样处理之下,事件本身便隐含在时间帷幕背后,电影时间已经变成为叙述语言,使得《太阳照常升起》在跳跃的叙述、拼凑的结构、细碎的情节下合理地建构后现代主义电影的艺术境界。

此外,影片《太阳照常升起》时空结构虽然自由,但生命体验却是真实的。观众在银幕上看到虽然只是零碎的情节现象———画面绚烂、温馨和透明,但却可以感受到影片本身叙述事件的惨烈而残忍,以及充满紧张的气氛,因为普通人性的善恶在电影中得到了真实的再现。这样,《太阳照常升起》的结构叙述和历史的本相一致,美丽的银幕形象和惨烈的悲情故事糅合在一起,在后现代的组合拼贴中淡雅地叙述历史事件,让影片打破一般影片所带来的常规、固定的感受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说,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使电影的传统结构模式和现代结构模式遭到解构,电影时间经过作者的重装,不再是电影作品叙事稳定的平面,而是一种进行叙事的手段与工具,并且姜文建构了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故事结构,真实事件通过人物及场景本身的叙述在电影中断断续续的呈现出来,使电影中出现的仅是片断式想象的生命现象自由地结构作品,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极具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影片。

二、不确定的中心

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上映后,因为其结构的拼接组合以及破碎的情节,给观者留下了许多的谜团。观众及评论者都在猜测影片到底讲述什么,表达什么。此片的乐趣也许就在于无休止的探寻。一部成功的电影应该包含多个层面,有多种解读方法,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理念热衷于剧情的解码,深究只言片语的理解。常规的影片是把众多的故事尽量宣传成一个有头有尾有起有落流畅完整的故事,由此告诉我们一个比较明确的主题。而《太阳照常升起》对常规性的影片进行了颠覆,击破了传统影片的规律,表现的是闪烁不定的多重意义主题,姜文为观众按自己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能够唤起观者思考的故事。在《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影片中,到处都是行为荒诞狂颠怪异的人物,并且他们都处于莫名的躁动不安之中。也因为他们的躁动不安,他们言语和行为动作频率加快,从而影响到影片的节奏也变得急促。在急促的节奏中,影片中又到处充斥着带有暗示象征与疯癫的细节,而这样的细节大多具有模糊暧昧不确定的特征,使整个影片都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并在思维的不断跳跃中体验这部极具后现代主义色彩影片所带来的不确定的无中心的多元化含义。

我们不妨回顾那些让人浮想联翩却又毫无答案的影片内容:影片开始就是一双女人的脚。脚在洗脚盆中,而洗脚盆中的水被阳光照射,因阳光照水,水的光影把脚衬托的很有灵性。自从这双脚踏上土地后,镜头长时间的跟踪拍摄这双脚。后来我们得知这双脚的女主人不喜欢穿鞋,可是由于她在梦里看见了一双绣着鱼的黄须鞋,于是便去买了一双和梦里一模一样的带有两只活灵活现的鱼眼睛的鞋。可惜她把鞋挂在树上后被鸟叼走了。接着她因为鞋丢失而迷乱了。于是我们看到似乎癫狂的她也就是疯妈周韵行为———不让儿子上学,不让儿子上工并把儿子的算盘摔碎,经常打儿子的耳光,上树去抓羊,并在树上大呼几句呓语,给树刨坑因为她认为树下有石头使树长歪了,用石头垒房子,把曾经破碎的东西都拼合好,在屋顶上用她的家乡方言反复地背诵古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①,甚至讲莫名其妙的笑话、疯话,可同时她又像正常人一样时不时有着正常的行为和有道理的话。而剧中的另外一个经常湿漉漉的女性林大夫,面容姣好身材苗条却总是带着些许暧昧表情和神经质的语气,一闻到梁老师的气味就会兴奋得不能自持,甚至晕倒。而且因为暗恋梁老师而出面指证梁耍流氓并想趁机声明自己是老梁的人,并设下陷阱导致老梁陷入困境。

也喜欢梁老师的厨房里五姑娘会满怀激动与好奇的心情轮流接一个个匿名的性骚扰电话;而打电话的丑女人,打骚扰电话的目的就是想听听梁老师声音,并为梁老师亲口对她说的“丢你老母”而感到幸福。黄秋生饰演的梁老师是众多女子的梦中情人,欲望的寄托。在看电影时不小心摸了女子屁股而莫名其妙卷进一场啼笑皆非的抓流氓活动。这场活动中,政治和色情混合在一起合成怪异的效果。可当真相大白,梁老师恢复名誉之后,他却又含笑上吊自尽。和林大夫有私情的老唐下放后,因为长时间打猎,因此他冷落了自己的妻子。而妻子却又勾引了疯妈的儿子。当老唐经朋友劝说打算和妻子好好过而放过房祖名时,可房祖名却又找来绣有“积极分子”的天鹅绒,于是不想开枪的老唐被刺激而开枪……毫无疑问,影片中处处都是谜团,到处都充满“无厘头”的疯癫。鞋,树,羊,石头,拼凑的相片,组合的屋子,漂流在河上的衣服,像芭蕾舞者一样揉搓的面团,神秘的白色纱缦以及扭曲的被单,像冲锋陷阵一样挥舞手电筒抓流氓,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坦然死去,以及用瓜果蔬菜作为祭奠的葬礼,枪,尽头与非尽头的路标,辫子,以及导演安排老唐在长达十几分钟时间的打猎,代表禁止的树杈……凡此种种,都拥有他们特别的寓意,而那寓意究竟是什么,答案又是模糊的。

我们唯一可确定的是在老唐射击房祖名的枪声之后,影片回到了1958年,色彩绚烈而广袤的新疆戈壁展示着宽广、宏大无限空间,绚丽的篝火晚会,灿烂的鲜花,滚滚的烈火,突然停止轰鸣的火车,在这一切中,在太阳升起的时候,疯妈生下了儿子房祖名。疯妈抱起了躺在铁轨中被鲜花环绕的儿子,爬上火车车厢大喊:阿廖沙,火车在上面停下了,天一亮他就笑了①。于是悲喜交加的她被永久置于疯癫状态。而新的生命降临,所有的一切都在烈火中重生,预示新的希望也将启程,太阳照常升起了。姜文说,《太阳照常升起》故事可以放在任何时代背景来演绎。而对于观者而言,它是一个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的电影。导演姜文运用了大量隐喻、象征等后现代色彩的多种元素,将细节和细节连接并没有逻辑上因果关系的故事进行散点连接,用模糊多义的方式创造出一个各种联系仅是可能性的世界。而且在这个世界里,各种意象相互配合,但却没有排除其他可能从而产生出许多可能,于是整个故事处于一种疯魔的,随意的荒诞中,使观众参与创作,充分展示了后现代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