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监测维护与安全播出
时间:2022-10-22 02:32:40
导语:广播电视监测维护与安全播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时期,为了进一步保证广播电视播出质量,需要加强监测维护技术与安全播出技术水平。通过进一步实践研究,结合有效工作实践,深入讨论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以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播出水平。
关键词:广播电视;监测;安全播出;技术
在研究广播电视播出技术与监测维护工作过程中,要结合有效技术措施,进一步加强实践运用能力,以此才能保证工作效率,进一步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晰流畅的电视节目。
1电视播出系统的组成部分
1.1供电保障系统。我国电视广播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系统,保证电力资源充足。在传统的应用过程中以模拟播放系统为主,对外电源进行双备份,但现代化广播电力系统中则是以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为基础,优化播放系统。此类播放系统更加优化,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若现场数据发生中断,则可使用较短的时间进行整理,重新恢复现场数据传输,并在供电系统中引入UPS。此类系统在应用中,不仅可以保证电压的稳定性、电流的不间断性,同时可以排除干扰、净化电源、适于在基层推广,由此可见,在电视广播系统应用过程中配置较高级别的UPS系统极为重要。1.2播出保障系统。常见的电视播出系统包括数据转换器、硬盘播放器、光发射接收机、数据切换机等。任何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播出保障系统出现运转问题,因此在出现故障之前需要及时进行备份存储,降低故障破坏损耗率,保证故障出现后系统可及时恢复正常。1.3监控保障系统。在设置监控系统时,需要对仪器仪表、监视器、维修设备等进行检测,保证各设备完好无损,出现问题及时修复,保证系统电视的播放质量,控制画面播放清晰度、真实度、及时性。
2广播电视监测维护技术
2.1加强对广播电视监测技术控制。在检测广播电视播放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技术强化管理,采用相对应的检测、监测技术,落实管理与措施,大大提升广播电视的监测质量与水平。对此需要做到,第一:落实不同部门的监管职能,设立区域性管理机构与部门,自上而下管理有关机构,明确不同部门的管理职能,更好的落实区域管理计划与监测措施;第二:政府强化资金投入、加大资金吸引,增加管理服务投入,不仅重视日常检查与维修,同时还要注重技术的研发与升级,从基层部门提升监管水平;2.2进一步优化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为更有效的提升广播电视监测技术水平,应及时采用相对应的措施提升技术应用率,优化检测设备,不仅满足现代化监测需求,同时满足地方监管需要。优化监测技术需要较多的操作环节,工作内容极为复杂,在业务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对电视广播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因此,需要优化相关监测技术,保证并提升数据传播质量,控制不同频段信号传输的特殊性。通过监控技术及时发现广播信号传递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关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定期检查并更新设备,及时学习先进的监测技术,满足现代媒体的基本需求,促进传播技术全面发展。2.3大数据在广电监测领域的应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对大数据应用广泛,不仅可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同时可实现海量数据的传输。在广电监测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不仅有利于全面收集、存储、应用海量数据,同时有利于深挖数据背后的价值,促进广电业务不断发展与拓展。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帮助电台更好的分析客户需求,了解社会不同人群的参考性意见,发挥数据广泛性、透明性的特点,促进广播电视向大众化需求发展。大数据化技术发展不仅可帮助企业收集更多的信息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企业及时分析数据隐藏价值,为做出精准结论提供参考,帮助相关企业更好的掌握市场的变化,利用数据完善自身的不足,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根据客户调整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原有资源的优势,促进广电相关产业不断发展,为广电监测提供支持。2.4完善电视监测系统,加强中心数据控制。常见的电视信息传播监测系统包括无线电监测、有线电监测两种。常见的信号检测形式为一对一模式,实现人工远程监测,监测人员可利用监控系统观看电视节目实现对信号系统的检测,并根据播放情况及时调节节目频道,或是应用实时点播的方式进行信号调整。在此过程中,监测系统可根据回放录像资料实现播发预警。通过对近一周内节目的回放,对黑场、彩条、无载波等异常状态进行自动报警,及时向检测中心发送异常数据代码。通过实时监测广播电视信号,及时存储、备份数据信号,为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提供操作参考。在广播电视监测维护技术控制中心,需要不同子系统间相互配合,保证系统有较强可操控性,为实时监测提供良好的运行系统。并在此过程中,加强对中心数据的控制,全面分析数据,及时生成错误数据的代码源,完成输入、输出操作,进而发挥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
3.1统一监测监管平台。在广电总局的相关政策及要求指导下,通过对必要的节目内容、媒体频道、广播电视技术进行监测与检查,为节目安全播放提供保障。对此,要做到统一化、协调化管理,重视协调节目播出效果与内容,并不断促进向先进技术标准方向发展。构建统一的规范化监测与检测标准,设置相关机构与有关部门相联合,实施统一监管。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创新优化广播电视各流程,缩减广播电视技术之间的差异性,促进广播电视在稳定的环境中安全、有效的发展。3.2构建可靠播出传输系统。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展,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全覆盖,通过互联网实现有线、无线的转化,与卫星传输技术等相结合,实现跨网络服务。同时采用互联网技术等实现跨终端数据传递,为跨平台数据传输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各类播控平台的融合,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促进广播电视传播向智能化转型。在此过程中,可利用云计算、数据平台等构件可靠的传输系统,结合现代ICT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保障传输系统的迅速性、便捷性、高效性,对广播电视网络实施可控化操作,进而保证广播电视节目保持的高品质性。3.3及时维护播控系统。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广播控制系统进行硬件维护、软件维护等播控系统的分别处理。维护硬件系统时,需要做好应急录像带的存储与备份,采用多路应急信号源的模式为服务器出现故障做准备,保证电视节目不出现播出延误,通过应急硬件为零延误提供安全保障。在维护软件系统时,需要对硬盘数据进行维护,定期清理、存储关键信息,注意对重要文件进行及时备份;维护自动播出软件与字幕,避免出现随机失误、减少出现死机的概率,及时安装防火墙,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定期重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及时重启、更换硬盘等方式维护视频软件的服务性能,并利用录播等形式做好相关频道的应急处理措施。3.4完善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3.4.1视频信号的数字化模拟。网络盛行时代,广播电视信号及频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相比于传统的视频信号模式,新型信号传输模式与网络视频技术相结合,向技术化、数字化、模拟化发展。数字经由取样操作、编码操作、量化操作向高效的、保真的、稳定的传输模式发展。数据传输的抗干扰性大大增强,频率样品连锁载波能力增加,不仅可以保证视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品质,同时可有效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噪声问题,更满足用户的生活工作需求。3.4.2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通过数字化模拟传输数据,可实现同步传输图像、音频信号,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高速转化视频与图像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形式实现不同信号之间的便捷转换。在处理数字化信号时,需要进行分开处理,根据数据间的差异性分别为处理图像信号、音频信号,以及不同频率信号实现对信息的区分,进而保证不同信号高质量传输。
总之,通过有效的技术运用,能够提高广播电视播出质量。结合以上研究,总结了具体的监测技术与安全播放对策,希望借此分析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效技术参考,从而进一步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佟立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维护管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9(8):215-216.
[2]马彭浩.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对策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6):220-221.
[3]梅晓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9(3):118-120.
作者:齐宇丹 单位:黑龙江省穆棱市电视台
- 上一篇:生理学教学对医学生科研素养的影响
- 下一篇:乌鲁木齐广播电视集团发展思考